全台米店這裡!座落於「金典 綠園道商場」三樓「第六市場」,「金仔米店」不僅是賣米,邀請到國際大獎團隊「十一室研」操刀空間設計,首創「食驗型」配方米概念,米種口感、香氣特性,調配出滿足訴求配方米,讓吃飯變得。
金仔米店匯聚全台各地農種植好米,支持無毒耕作(圖片提供:金典 綠園道)近年隨著國民飲食習慣西化轉變,米需求量降低,米業銷售造成壓力,「金仔米店」主打「吃多少,買多少」消費模式,匯聚全台各地農種植好米,支持無毒耕作,並結合體驗服務、穎轉型,藉此推廣「米」文化。
因應飲食習慣改變,金仔米店主打「吃多少,買多少」消費模式(圖片提供:金典 綠園道)「金仔米店」店裝邀請到2023年榮獲日本Good Design Award、韓國K-Design Award獎項「十一室研」操刀,從品牌理念「支持耕作、推廣台灣農米食文化」出發,木頭作為主要材質,運用、、機能設計,空間帶入温暖氣質。
例如展示櫃外垂直木條造型,便是取自稻穗意象,希望讓客人走入「金仔米店」店內,像走入稻田間。
「十一室研」木頭作為主要材質,運用、、機能設計,空間帶入温暖氣質(圖片提供:金典 綠園道)展示櫃外垂直木條造型,便是取自稻穗意象(圖片提供:金典 綠園道)
近日里昂國家美術館舉辦「Pierre Soulages 21世紀回顧展」,展出一系列 more
「!你們看到光了嗎?海平面處了,大家可以逃離鯊魚魔爪了。
」(雙手滑 more
現在我國大力鼓勵青年人發展實業,所以我們可以選擇開一家店來實現我們人生理想和發展人生理想。
我們開店時可以選擇取帶木字旁字來做店名,這樣店名能我們店鋪帶來財運,寓意着我們後會有發展。
店鋪取名技巧第一,帶“楊、彬、森…
木字人第一印象來自感覺,有脱俗感覺,是生命力吉祥徵兆,帶木店鋪名是一種店鋪祝福意,並不是所有公司適合用木字旁起名,需要結合店鋪五行屬性才能採用木字旁字作為名字。
店鋪起名技巧帶木字旁漢字…
天庭上動物猜生肖,十二生肖中為何沒有“…水瓶座幾點出生,水瓶座性格解析-出生…《宛如星辰你》描述瀨户內島上長大高中生曉海,和京都搬來島上的櫂,因為雙方家庭「」,而承受保守島民眼光。
十五年歲月中,兩人懷抱和欠缺,吸引、彼此錯過,離合,人生旅途上各自成長。
命運他們拉近時,那顆晚星之下,他們關係不能愛情或友情定義。
今年底,《海產店Ⅱ》端出奇特海鮮,並多了11道小吃、11樣下酒菜前菜、22樣主菜,以及4樣提配料。
」作者凪良汐故事一開始挑戰讀者價值觀,而閲畢後,會徹底改變你這句話觀感。
如果破壞家庭、搶走爸爸三,是教會你養活自己人生導師;如果偷談師生戀老師,是學生有第一個伸出援手可靠大人;如果和作家婚外情編輯,是方時給予鼓勵和支持心靈支柱。
那麼誰?誰錯?凪良汐筆下有缺陷人們,這世界,過著認可人生。
儘管如此,她筆觸,鋭點出愛本質,同時肯定愛所有形式。
「無論捨棄或捨棄人人關係,嘗到痛苦是,不過你要選擇哪一種痛苦去承受。
這個故事裡沒有人,但即使是社會上看來生存方式,只要自己認真,無論別人説什麼有關係。
我想一視同仁地書寫,不想單方面去決定錯,不想説什麼你是男是女、是大人還是小孩該如何。
每個人是遵循著自己正義而活,我想所有樣貌生存方式寫進這本書裡。
」
如果愛是道德,這裡有無辜人;如果愛是,這裡有有罪人。
一如凪良汐説,你閲讀這本書時,若感到書中提到關係「確」,會覺得「」,是不是代表你開始思考,錯之外是否可能?這本書裡描繪關係或許並,這個故事裡沒有人,卻才是複雜世界裡樣貌,那麼即使羣體放逐,容不下你地方不是世界全部;別人想像中,你。
「如果説戀是著無法抵達目標奔馳,那麼不知不覺間漂流到既定歸處,愛吧。
」説是愛情太過侷限,因為這是一本愛情説,這是一本愛説。
你今天有吃魚嗎?最近一次吃海鮮是什麼呢?
台灣是個婆娑之島,取得魚貨,我們需大費周章能吃到各式各樣水產,是現流漁獲。
無論是遠洋漁業帶回鮪魚、中南部養殖蝨目魚、隨季節賜烏魚,還是近海捕獲石狗公、白帶魚,駕著車到鄰魚港,百貨超市可以買到。
不過,這些能詳魚種外,有多名傳,或者因為得、名字海鮮值得你一試!
《海產店》這樣一家店。
蒐羅台灣沿海水產,舉名字奇特、奇怪、由來美味海鮮!魚類、蝦蟹、螺貝,到海藻、水母類有,可以做成各式前菜、下酒菜、主菜,以及小吃。
譬如有著橘紅色身體,一隻超中空狀圓形嘴巴,如鰻身體,有一個尾巴「馬鞭魚」,見,還疑惑「這魚可以做為食用嗎?」
譬如,出現屏東東港魚市場裡,有鮮魚、有調理成小吃小鰭鐮齒魚,紅色張烈著嘴唇,露出尖刺牙齒,裹粉漿入鍋炸後,外表、內部鬆。
(若要形容其口感,中國稱「豆腐魚」,可略知一二。
)這尾魚,你若問闆,這是什麼?他會回答你:「那個魚」。
解除我們臉疑惑,「這個『那個魚』!」
去年底,《海產店》首次開張,「那個魚」和「佛手」成為熱門品項。
其他諸如電影裡出現「瀨尿蝦」、明明是葷讓人誤解「海香菇」,掀起一波討論。
」他強調,三槍是自己開,和哥哥無關,於很少人離部落那麼地方開槍,其他人聽到槍聲後,影片中才有這麼多人。
魚貨範圍擴大到魚肉煉製品。
譬如,基隆獨有「古吉拉」、府城台南特有「魚冊」,透過這些魚肉加工品,讓我們進一步看到漁業是如何與地方文化、歷史典故而結合。
流口水了嗎?《海產店Ⅱ》續攤!
這起案件讓大武長期以來只流傳部落狩獵文化,以及與黑熊鄰關係,攤陽光下。
《報導者》耗時半年深入現場,訪談承辦檢警、主管機關、起訴族人,並交叉鑑定報告部落耆老、目擊民眾證詞,整起事件,反映出原漢文化、欠缺生態監測和地方田野調查,以及地下市場多重問題,使得部落獵熊者徘徊罪人/英雄邊緣;大武族人引以傳統,當代法律價值觀中存續。
顏明德女兒開部落早餐店中,拿出保存了幾年相片,一一我們介紹:「這是山豬、那有拍到黑熊,學校助理特地洗出來拿我,頒6,000塊獎金我喔。
」這是顏明德2015年,為研究人員引路到山上,放自動相機監測動物工作紀錄,他小心翼翼保管照片,以及臉上微笑,看得出身魯凱族獵人。
「研究人員知道動物路線;我們是獵人,知道哪條路是動物路、作息,光看腳印頻率,走得愈多,表示這一條放陷阱話抓到。
」顏家是當地獵人家族,功績展現在家門前獵人英雄石碑,學者做研究要找顏明德帶路,連2009年八八風災後產業,是他當時擔任村長老婆彭玉花部落穿針引線。
然而,顏明德是這波獵熊案中,第一個逮捕族人。
黑熊「三貼」影片引眾怒,顏家父親為兒頂罪早在影片釋出前一天,駐地屏東保七總隊第八大隊掌握情資,負責此案件小隊鍾育達透露,3、4年前聽聞大武部落獵熊,「一年有2、3次」。
去年接獲確切線報後馬上兵分兩路,一組人上山監看,一組人火速聲請搜索票,黑熊下午2、3點獵殺,警方晚上9點多來到顏明德家門。
下午2-3點:顏家兄弟持獵槍巡水路途中遇黑熊,開槍獵捕晚間9點44分:保七第八大隊搜索顏家,顏父頂罪檢警復原村民手機照片,查出另有3隻黑熊遭獵殺鑑定黑熊胃內容物DNA家犬,疑死亡前6-8時吃過狗這讓鍾育達嚇了一大跳,因為手機中不只一隻,還包括前幾年獵到熊時留下合影,以及顏家小兒子單獨背著一隻熊背影,熊生殖器官、胸前白色V形、毛髮,鑑定出前後共有4隻黑熊,而三貼熊因為體內有兩種子彈,檢察官懷疑應不只顏家小兒子開槍,可能連哥哥有動手。
當時承辦這起案件前屏東地檢署主任檢察官張鈞翔,偵查多起山老鼠盜伐、盜獵事件,和鍾育達,獲林業及保育署(簡稱林業署)頒布「林業人士」,雖然案件見多了,但他和另一位承辦檢察官周甫學,這起案件印象還是,「大武有一個習慣,打完熊要讓大家知道,給村民參觀;有一張照片,熊拖去顏家民宿那邊拍照,這次獵捕熊是放在村子路口給大家看。
」《野生動物保育法》(簡稱《野保法》)和釋字803號,原住民狩獵限於祭儀和自用,禁止商業販賣,且申請。
起訴書,2020年到2022年,共有4隻黑熊獵殺,申請,去年12月查獲獵熊案,第一隻熊是2020年1月射殺,第二隻則是2021年5月,第三隻是2022年10月熊中了套索陷阱後槍殺。
這四起案件後有9個人依違反《野保法》起訴,7人參與黑熊獵殺,其中參與2次以上獵殺犯行者共3人,另2人獵捕台灣野山羊、水鹿起訴。
影片、照片俱全情形下,顏明德承認自己為兒頂罪,他解釋,保七找上門時兒子在家,因為擔心兒子入獄,情急之下謊稱是自己獵到。
我們透過顏家友人聯繫訪,但即便答應受訪,顏明德強調「有什麼事問我好了」,希望不要打擾兩個兒子。
交代完案件後,訪問末了,他開口提及,因為兒子之前叛逆期喜歡讀書,和朋友走錯了歧路,「我鼓勵他回到山上,回到屬於自己地方,山上只要肯工作應該會餓死,鼓勵他去走狩獵這條路,沒想到遇到這件事。
」獵黑熊公開展示,挑釁公權力舉止,大武部落是分享榮耀過程。
其他原住民部落將獵熊視禁忌,小心獵到可能帶來厄運,不能將熊肉或熊部位帶回家;大武部落,若能夠帶熊肉回來分享,會視獵人,而且地流傳著,有一位過世輩臉黑熊抓傷,這樣經驗增加了大武獵熊英雄象徵。
顏家那個有命格家族,顏家兒子結婚照片中,顏明德頭上黑色熊皮做成頭飾,插著潔白百合花,眾人中,那是他父親留下來傳家寶,出現祭典或場合。
延伸閱讀…
顏明德説,後來自己有了一個頭飾,要傳承孩子,不知為何,家族遇到熊,但不是獵到熊有榮耀,和部落分享。
去年兒子獵到的那隻熊,原本是希望部落耆老能到證,但有耆老下山,放進凍櫃,等待隔天拿出來分享,沒想到保七來查了,兩個頭飾當成證物沒收。
顏明德喜歡跟著長輩上山,原本父親交代要讀書,但高中肄業後就回部落跟著父親上山採愛玉,順便學習怎麼放陷阱,兩個兒子是9、10歲跟著阿公上山練膽量、背獵物,「我會教他們怎麼處理肉。
腿有腿經絡,哪塊肉要分誰,要學習。
」顏明德帶著兒子學傳統魯凱族文化,他自家民宿前停了下來,撫一塊塊切割得整整齊齊石板。
「第一棟(石板屋)是父親教我,第二棟是我帶兩個兒子一起堆出來,那時他們園,叫他們幫忙搬石頭,這要傳承。
」八八風災帶來破壞,有新生,振興產業,八八風災帶來大片土石,墊高了哈尤溪河牀,枯水期驅車可前往秘境「哈尤溪七彩巖壁」,為大武帶來觀光資源,2020年霧台鄉成為屏東第一個「人文生態景觀區」,統一由部落安排車輛才能進入七彩巖壁,每年1月到4月枯水期開放時,大武部落假日一房難求,堪稱霧台鄉8個部落中賺錢部落,許多年人外地返鄉。
顏家兄弟霧台成立生態景觀區前返鄉了,育有2個和1個年幼孩子,協助家裡民宿、觀光事業,會開怪手幫忙其他人整地,閒暇之餘和部落年人到附近山區打獵。
「外界可能覺得熊皮可以賣錢,可是我們知道那是我們榮耀,別人出高價我們會賣。
」於是否有買賣熊,兒子堅決地搖搖頭,「警察來了很多次,我們手機查扣了,要拿出證據才能説我們有賣吧!」事件發生後,顏家沒有上山打獵,連家門前放頭骨拿掉了,兒子顯地説,跟著阿公學習狩獵,部落長大,「本來希望寫到第四代家族獵人英雄石碑,第五代能寫上我名字,但現在好像可能了。
」這份榮光壓得喘不過氣,有顏家女主人彭玉花,她一面為家中3個男人奔走,籌措數十萬元交保金,一面承受外界理解眼光,「我們文化中,生下來頭上冠冕去爭取,可能對孩子教育上,我們有疏失,遺失了那個精神(指過於張揚、誇耀),這次事件我們不是沒反省過,可是覺得代價了。
」「開槍當下,我想是保護部落」當年林業署眼中模範生,如今卻可能淪為階下囚,然而這起震驚全台獵熊事件,部落有截然不同故事版本。
獵熊案發生半年後,我們來到大武部落,訪談一位熊近距離接觸部落婦女,她表示,「我那時芋頭田,有人打電話我説,姊姊你快回來,你旁邊有熊。
」村民看到熊距離她摩托車不到2公尺,打電話警告,「我等到其他人來救我,才敢移動回家,後來我家裡狗放到田邊工寮附近,過去時有狗叫,我會安心。
」想起熊出沒到部落那幾天,她餘悸猶存,説那時有一週睡,外面有動靜會醒來。
監察院調查黑熊近期傷亡案件,9月底來到大武,大武村村長麥顏家門口,一路帶著監察委員和調查官到事發地點,走不到10分鐘來到木頭和鐵皮搭建狗窩,現場看不出生活痕跡,「那熊吃掉狗待地方。
」步行10分鐘即達當時獵熊地點,麥庸指著一個大型蓄水桶旁陡坡解釋,熊當時這個坡上面樹,而坡下去有部落耕地,「離我們。
」咬大武前村長歐光夫狗,他回想當天,突然聽到狗叫聲,發現狗見了,地上留著一灘血,加上部落有人看到熊,當下想到可能是熊吃了。
顏明德則指出,獵到熊前一天,部落傳出有熊靠近消息,年人到部落周遭巡視發現,事件當天是因為水出問題,兩個兒子去山上巡水路,帶上獵槍防身。
發現黑熊顏家小兒子補充,當時哥哥去看水管有沒有毀損,自己下坡檢查抽水馬達電。
沿著水管看水有沒有送上來時,突然發現有樹搖,仔細發現熊吃狗,而且熊轉身看向自己,因此開槍,第一槍命中肉多屁股附近,「熊沒死,我走上去牠突然轉身我這邊走,所以我直接近距離牠開槍,發現牠掙扎,後頂著牠頭補上第三槍。
」他強調,三槍是自己開,和哥哥無關,於很少人離部落那麼地方開槍,其他人聽到槍聲後,影片中才有這麼多人。
延伸閱讀…
「如果熊離,可能會鳴槍看看,可是熊太近了,吃小狗,會開槍。
我當下不是想要那個榮耀,我想是,熊造成部落恐慌,要保護部落。
」他澄清,當時自己騎車,熊夾中間,知道後座人做什麼,是發現有人拍影片,知道後座揮熊掌。
起訴資料,坐在後座柯姓村民是聽到槍聲後趕赴現場,顏家兄弟合力將熊抬到顏家機車上,參與此次以及前三隻黑熊獵捕,因此未遭起訴。
舉證「危難」,殺熊動機成羅生門儘管部落指證歷歷,然而現場完全沒有狗殘骸,沒有人拍下照片,加上一開始頂罪態度,讓熊吃狗的説詞,檢警心中大打折扣,且檢察官認為3年內殺了4隻熊,而且是同一個村落、關聯人,並非偶發性。
屏東地檢署4月以「你我是台灣黑熊守護者」名召開了記者會説起訴原因,會中這4隻熊獵殺位置一一標示出來,其中一隻離部落中心16.2公里,一隻16.1公里,一隻4.2公里,去年底影片裡的那隻,離部落有400公尺,不過檢察官認為和部落中間隔了一片森林,有一段距離,適用《野保法》第21條第二項:「急情況下,未及報請主管機關處理者,得以主管機關核定之人道方式予以獵捕或宰殺以防治危害。
」張鈞翔説,主張「避難」(《刑法》第24條)要舉出相關事證,例如附近有沒有監視器拍到、有無證人、是否有通報政府機關,但這些事人沒有提出;退一步言,今天若發生某隻熊入侵村落,但是牠離開了,村民去獵殺這隻熊,可能主張防衞或急避。
不過大武居民來説,山上腹地狹小,像平地鄉村界線那麼明確,部落居住區和耕地本來有段距離。
記者實際走訪和地圖發現,顏家經營民宿熊獵殺地點附近,距離熊可能出沒隘寮北溪溪牀不到1公里,民宿旁種著小米,時不時去拔草、趕鳥,離他們部落內住家步行20分鐘即達。
「那屬於部落生活範圍,是我們耕地,有修水管路,」顏明德説。
顏家辯護律師江鎬佑爬嘉湖時遇見熊媽媽帶小熊,「熊看到人,從路上邊坡直線下切離開」,他認為,檢察官是用人走路黑熊與部落距離,但熊會走產業道路,若看直線距離,實際上熊離部落5、6公里,熊每公里時速可到4、50公里,10幾分鐘能到,加上部落有狗吃掉,村民主觀上會認為,加上部落本有狩獵文化,雖然防衞手段是否過當可以討論,但希望台灣社會苛責時可以思考部落危難狀況。
雖然熊到部落邊陲,但實務上要舉證危難而殺害黑熊並。
2022年5月6日,南投武界山區一隻編號16711(簡稱711)、兩次野放黑熊,第三次中套索後,一祖孫持槍射殺,事後祖孫倆坦言,當時熊中了陷阱,因為沒有處理過這種事,加上黑熊掙扎,害怕樹上陷阱熊扯,遭遇攻擊,孫子打電話離島兵舅舅求援後,情急之下射殺了黑熊。
不過判決書,法官認為,當時熊陷阱裡,且祖孫有時間打電話求援,表示黑熊沒有造成生命、身體威脅,應該射殺,因此適用避難豁免刑責。
顏家主觀經驗和檢警偵辦方向之間,有,殺熊動機成了一場羅生門。
不過江鎬佑閲卷時,發現獸醫研究所以及警察大學鑑定熊胃內容物DNA,和家犬或狼有99.85~100%相似,但台灣沒有狼。
《報導者》取得此份2023年2月9日完成鑑定報告,結論寫到:「台灣黑熊胃內容物檢體應家犬(Canis familiaris),亦非屬華盛頓公約(CITES)附錄物種。
」林業署保育管理組簡任技正鄭伊娟證實,獸醫研究所和警察大學鑑識科分析過熊胃內容物DNA,結論;具有獸醫專業承辦人員解釋,食肉目胃內容物排空6~8時,胃內會有東西,因此推測這隻熊應該6~8時內有吃狗,不過哪裡吃、是否為部落內狗,判斷,檢警現場調查。
包達夫形容武人英勇:「我們有獵場小鬼湖裡面,我聽輩説他早上繞一圈看到4隻熊。
我阿公爸爸,山上開槍射擊鬼湖翻過來、跨過界台東布農族人,所以我們有這麼獵場,是因為有祖先榮耀,其他部落知道大武有祖先。
」2009年八八風災,讓大武部落和這個保育類鄰居距離近了。
拉克颱風霧台帶來3天破2,500公釐驚人雨量,巨量泥沙隘寮北溪、哈尤溪河牀一夕填滿,原本距離溪流有1公尺橋直接被淹沒。
這次風災完全改變了大武人生活,包括顏明德和他兩個兒子、大武村長麥以及多名大武族人指出,河牀墊後,動物深山下來了,原本狩獵、回舊部落繞山區古道族人,河牀墊、變後,1月到5月乾季直接走溪牀。
顏明德兒子指出,5年前買了吉普車後,目前大多是開著車到溪牀,山壁兩側有動物。
儘管黑熊和大武族人這麼,傳出獵熊事件時,當地野生動物主管機關林業署屏東分署,第一時間媒體指出,霧台鄉及隘寮北溪並沒有接獲黑熊通報及自動相機監測紀錄,「沒想到第一次發現遭到獵殺」。
這番言論使外界對大武獵熊諒解,大武族人卻感到不可思議,湧上怒意,質疑官方生態調查,了地經驗,「道只有官方拍到叫有熊嗎?我們看到不算?」幾位族人説道。
鄭伊娟坦言,雖然之前大武部落推動林下經濟,但主要著重產業復興,進行5、6年後部落自立,相關計畫退場了,於大武狩獵文化以及黑熊生態調查,確不夠瞭解,「目前全台動物調查自動,大多放在中海拔,雙鬼湖野生動物棲息環境有,拍到熊,但是往部落路徑上沒有放,隘寮北溪沒有,知道熊移動路線。
」先前屏東分署到霧台舉辦人熊衝突宣導講座,不過進到大武部落。
但仔細搜尋這幾年大武部落做相關研究,有熊出沒紀錄。
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研究助理林軒宇,電腦中存放著2017年在隘寮北溪周遭拍到黑熊痕跡,排遺中有沒消化完植物種子、成年男性手掌黑熊掌印可見,齒啃食過水鹿頭骨和腿骨。
這是當時劃設人文生態景觀區,屏東縣府委託中華民國續發展學會調查大武周遭生態環境,獲得紀錄。
「雖然我們並不是特地調查熊而去,但現場走有熊痕跡,」林軒宇認為,主管機關沒有整合這些生態調查資料,因此會認為大武部落和附近沒有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