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去半個多世紀,人類世界處於城市化時期,超過一半人口遷移至城鎮,使城市規模變化顯著。
1955年,東京和紐約是全球有兩個人口過千萬城市。
到了2015年,人口超過2000萬城市已有東京、德里、上海、聖保羅、孟買、墨西哥、北京、大阪八個多。
聯合國報告預測,到2100年,世界人口現在76億增長112億。
,城市規模發生怎樣變化,超級“巨無霸”出現哪些國家和地區呢? 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上月發佈《世界人口展望》報告預測,到2030年,世界人口現在76億增加86億,到2050年達到98億,2100年達到112億。
預計到2100年,這一風險可能會影響近7300萬人。
不過這印證了《世界人口展望》 報告中指出,2017年到2050年,預計世界人口增長一半會集中印度、尼日利亞、剛果民主共和國、巴基斯坦、埃塞俄比亞、坦桑尼亞、美國、烏幹達和印度尼西亞九個國家。
拉各斯位於尼日利亞西南沿海,既是該國第一大港,是全國工業中心。
於人口過於,城市交通擁擠,1991年,尼日利亞政府宣佈拉各斯遷往阿布賈。
即便如此,拉各斯今天是西非第一大城市,並以速度繼續擴張。
2011年,聯合國估算拉各斯人口數量1120萬人。
一年後,《紐約時報》 稱該市人口數量突破2100萬。
全球城市研究所預計,拉各斯人口2100年達到8830萬,當前德國人口總數多出850萬。
剛果民主共和國金沙薩1881年比利時殖民之前,不過是一個有5000居民漁村。
如今它1012萬人口超越蒙特利爾,成為於巴黎世界第二大法語城市。
全球城市研究所預測,到2100年該市擁有8350萬人口,成為全球人口第二大城市。
新華社聯合國11月28日電(記者王建剛)聯合國開發計劃署28日發佈報告顯示,過去20年裏,海平面上升導致洪水風險影響全球沿海地區1400萬人。
我們看看今天世界第一人口大國。
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氣候變化研究機構——氣候影響實驗室合作,通過“人類氣候視野”平台公開了這些數據。
報告説,中等排放情景下,即維持人類目前全球温室氣體排放水平,到2050年,數百個人口密集沿海城市面臨洪水風險,影響沿海城市5%人口。
預計到2100年,這一風險影響沿海城市10%人口。
此外,拉丁美洲、非洲和東南亞沿海許多地區面臨永久性淹沒威脅。
報告説,如果排放情景下,到2100年,16萬平方公里沿海土地可能會被淹沒,這影響厄瓜多爾、印度、越南國主要沿海城市。
然而,報告指出,通過顯著減少排放,並使全球升温幅度控制2攝氏度以下,預計可以挽救約一半面臨淹沒風險土地面積。
2022年11月15日,聯合國發佈了一個數字,全球人口正式達到80億。
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話説:“今年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年份。
”回望歷史,世界人口增加,並不是線性。
古代,世界人口處於而增長中,增長是最近400年事,是20世紀後,藉助農業和醫療技術,世界人口出現了爆炸式增長。
據估算,公元元年前後,地球上所有人加在一起有2.5億;工業革命前,徘徊5億左右;到19世紀初,得益於玉米、薯類美洲作物推廣,地球人口達到了10個億,那時候中國有3億人,佔世界1/3;過了100年,1925年左右,世界人口達到20億;然後了30年左右達到了30億,兩次世界大戰未能阻止世界人口繼續增長;到1974年,地球上人口達到了40億,説50年實現了翻一翻;今年世界人口增加到80億,48年實現了一個翻了一番。
延伸閱讀…
總來説,人口爆炸,體現是人類文明發展進入到高度,因為人口增加和工農業生產水平是緊密相關。
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中國例,1949年開始統計糧食總產量,當時是1億噸,而去年接近7億噸。
是改革開放後,因為經濟飛速發展,人口多了,人們反而吃了。
展望未來,聯合國預測,世界人口會繼續增長,但增速會來,本世紀末停止增長。
預測顯示,到2030年,地球人口可能85億,2050年達到97億,2100年時人口會104億左右,這意味着未來七十年,地球人口會增加30%。
不過,相比於過去100年,未來人口每增長10億時變得。
70億增長到80億了12年,但要達到90億預計需要15年。
聯合國統計,2020年全球人口增長率降1%以下,1950年以來首次。
預計到2080年,全球人口達到104億的峯值,此後保持這一水平到2100年。
值得關注是,未來70多年,世界各地人口增長的分佈,這種影響世界未來政治格局。
我們看看今天世界第一人口大國。
延伸閱讀…
近期聯合國人口司發佈《世界人口展望2022》,他們預測:中國人口2023年會迎來負增長,到2061年降到12億以下,到2078年降到10億以下,2097年降到8億以下。
2100年7.88億。
但即使如此,到2100年,中國人口是世界第二,人口基數夠。
超過中國,成為第一人口大國印度了。
預測,印度人口會2066年達到峯值,接近17億。
此後,和中國,印度人口會下降。
2100年,印度人口預計15.3億,是中國人口兩倍。
世界人口第三超級大國——美國,人口會持續增長2100年,到時會接近4億,相比2022年增加17%。
,美國問題,並非人口數量,而是人口結構。
報告預計,到2030年2040年間,美國白人人口數量會開始下滑;到2050年之前,白人美國總人口中所佔比例於50%。
有人説,如果要美墨之間邊境牆拆了,2100年美國人口起碼增加到5億,可新增加1億是拉丁裔,美國白人會嗎?美國、加拿大、澳大利亞這種移民國家,世界上很多發達國家開始人口負增長了。
日本人口2009年開始減少,2100年預計人口7364萬,相比2022年減少41%。
意大利人口2014年開始減少,2100年預計3687萬,相比2022年減少37.5%。
德國人口從去年(2021年)開始減少,2100年預計6894萬,相比2022年減少17.3%。
新興發達國家——韓國人口是去年(2021年)開始減少,2100年預計2410萬,相比2022年減少了53%。
退出發達國家隊伍俄羅斯,人口1993年開始減少,2100年相比2022年減少23%,勉強維持到1億以上,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