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州是我國一座國際化大城市,經濟發達、歷史、旅遊資源,作為“四大一線城市”之一,廣州發展大家看好。
廣州經濟發展,城市規模擴大,幾年廣州原本郊區開始變得起來,成為新城區。
不過廣州,有三個公認傳統老城區,地人心目中地位無法取代,它們是“越秀區”、“荔灣區”和“海珠區”。
荔灣區位於廣州城區西部,其中有“上下九”步行街、沙面、有具人文底藴西關址”永慶坊“諸多景點,荔灣是廣州歷史傳統老城區之一,大家稱為“老西關”。
而越秀區位於廣州城區核心,是廣州歷史古老中心城區,像很多遊客朋友能“北京路”步行街、“烈士陵園”、“中山紀念堂”、“越秀公園”景點越秀區。
新區同時,老城可能邊緣化。
現在很多到廣州旅遊朋友以為“珠江新城”所在“天河區”算是廣州傳統老城區,其實不然,天河區近二三十年發展起來,只是因為發展得,名氣,讓很多熟悉遊客朋友誤以天河區是以前廣州傳統老城區。
有一些熟悉廣州遊客朋友會覺得“白雲區”道不算廣州老城區嗎?因為白雲區面積實了,只有一小部分靠近越秀區地方勉強能算是傳統老城區,白雲區北邊大部分是只能算郊區。
而現在發展迅速“番禺區”、“南沙區”、“黃埔區”,儘管發展錯,未來可期,但它們只能算是郊區。
因此,荔灣、越秀、海珠這三個傳統老城區承載了廣州人集體回憶,很多遊客朋友來廣州旅遊,去景點主要這三個傳統老城區,其地位是無法取代。
十三行、東山小洋樓、西關大屋、恩寧騎樓、沙面建築,講述着廣州城市故事,同時扛起了廣州“千年商都”、“嶺南文化名城”美譽。
廣州東,黃埔晉升為準宇宙中心,這裏產業集聚、人才濟濟,GDP超越越秀、荔灣。
而老城區房價雖然,漲幅跑輸大盤。
城市發展方向,影響一座城市生命。
城市規模擴張,人口的膨脹,城市中軸線會發生轉移。
其中,荔灣佔4個,白雲佔3個。
什麼廣州老城衰落,房價跑輸盤呢?其一,老城體量限制發展。
廣州老城區轄區面積小。
想知道更多廣州的傳統老城區在哪裡?主要包括這三個區嗎?看下去..:越秀、荔灣、海珠、天河四個區總面積,不夠黃埔一區大。
全域開發,因此早期開發完畢,改革有。
其二,老城大片城中村存在,制約區域發展。
而這些大片存在城中村,註定會成廣州老城現代化邁進中天然障礙。
城中村密集,無法建造大規模公共及引進產業,居住品質,同時影響老城面貌。
其三,老城產業外遷,缺乏補充。
城市戰爭主理人孫老師認為,房價本質上是所在地段生產力決定。
如果説地鐵、學區、户型房價影響幅度是10%到20%,那生產力影響幅度會是50%。
延伸閱讀…
廣州市中心城區發展而擁擠,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,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同時,2012年廣州市出台了“退二進三政策”。
食品生產及加工廠、低端製造業及重污染重工業,向外圍區或外市轉移。
容積率、建築密度、投入產出率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,流失“打工人”羣體。
且高精尖產業,需要建造辦公場。
大量人口流失,高端人才順利補位,因此老城出現“後繼”現狀。
道,廣州老城區只能完即棄嗎?不是。
廣州努力,房小擎去年看到突破。
,老城新型產業用地增加,填補了州製造業發展需一項空白。
2020年4月,廣州市工信局公佈了廣州市首批開建新型產業用地(M0)項目,共15個。
其中,荔灣佔4個,白雲佔3個。
延伸閱讀…
另外,12月7日,華技術有限公司3.39億元競得白雲區華僑糖廠地塊(M0),這意味着華廣州研發中心正式選址白雲區羅衝圍。
傳統三類工業用地(M1、M2、M3)相比,新型產業用地(M0)容積率,3.0≤M0≤5.0,適合地老城來發展產業。
且新型產業用地引進產業,有着要求,接受IAB產業、NEM產業及其他優先發展產業申請。
值得一提的是,其他城市M0相比,廣州M0有1個特點。
行政辦公及生活服務設施計容建築面積,可達到總計容建築面積30%。
產業用地有望附帶,周邊住宅。
其次,城市更新推進,引進產業。
比如,搬遷後花卉市場規劃建設嶺南花卉大廈,打造集花卉批發、零售、展覽、電商平台交易於綜合交易中心,實現產業升級同時,是陪伴老廣24年花卉市場面貌延續。
有,老城正在拼命建地鐵,未來多佛山精英來廣州老城就業。
荔灣南部片區例,如一個巨型榫槽,佛兩個城市咬合在一起。
別以這些地鐵線路,佛山,因為發展差距,廣州老城對佛山人才吸附力增加。
產業雖不夠外圍多,但項目多有前景新型產業,影響力和輻射力。
高精尖人才迴流,同時吸引對佛山人才吸引力增強,老城區即轉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