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易講太極生兩儀。
太極可代表整個宇宙,而兩儀即是陰陽,代表宇宙中正和負兩種能量。
陰陽對立而統一,此消彼長,轉換,會演變出如此五彩斑斕世界。
古代甲子記算時間,其中天干和地支,算卦用來推算人生吉凶工具。
十天干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,十二地支子、醜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、申、酉、戌、亥。
現在人們常用到十二生肖由12支支演變過來。
每個地支應一個生肖,子鼠、丑牛、寅虎、卯兔、辰龍、巳蛇、午馬、未羊、申猴、酉雞、戌狗、亥豬。
每個干支有自己屬性氣場,古人這個建立起了一個預測體系。
而為什麼要選用這十二種動物來應十二地支呢?民間有一種傳説是這12種動物競賽出來,這個肯定不靠譜。
而另一種説法説則是,天地生成於子時,生之初,沒有縫隙,氣體跑不出來,物質無法利用,老鼠一咬,出了縫隙,使氣體跑出來,物質能利用了。
老鼠有打開天體神通,子時屬鼠了。
老鼠打開了天地縫,牛出來耕耘地,於是時屬牛了。
傳説人生於寅,“寅”字有敬畏意,古時人老虎,寅時屬虎了。
卯時進入清晨,但太陽沒有出來,照亮大地是月亮,而月宮中唯一動物是“玉兔”,於是卯時屬兔。
傳説辰時羣龍行雨時候,此時屬龍了。
蛇善於利用草掩藏其行蹤,説巳時蛇人行走路上遊動,不能傷人,所以巳時屬蛇。
午時陽氣達到,陰氣產生,馬跑離不開地,是屬陰類動物,故午時屬馬。
傳説羊吃了未時草,並影響草再生,未時屬羊了。
申有“伸”意思,而猴子於伸屈攀登,故申時屬猴。
本時雞開始歸窩,此時屬雞。
戌時天黑了,狗開始“工作”,看家望門護院,這時屬狗。
亥時入夜,萬物,天地,而豬和天地一樣,“吃”以外一無所知,亥時屬豬了。
”太極生兩儀,兩儀生四象,從卦象上:稱為少陽,太陽,陰,太陰,指天象中四象:青龍(東)、白虎(西)、朱雀(南)、玄武(北)。
於陰陽屬性,動物陰陽可以分為奇蹄和偶蹄兩種。
如果你仔細觀察一下這十二種動物蹄或特徵,會發現其有規律裏面。
牛、兔、羊、雞、豬爪或蹄偶數,陰地支應,蛇,;虎、龍、馬、猴、狗爪或蹄奇數,陽地支應,老鼠應於陰陽交替子時,所以其前爪單數,後爪雙數,以示陰陽交替。
古人決不是十二種動物組合起來應用於預測學。
無論是這十二種動物做為代碼來預測也好,化解也好,古人是這十二種動物做為了五行能量有代表性載體,因此用來做五行風水調理化解。
趨吉避兇。
八卦是學體系基礎,先秦易學主要是“三易”即夏代連山(連山易)、商代歸藏、周代周易,後世人們熟悉是周易,它分為經和易傳。
八卦代表了早期哲學思想,占卜、風水之外,影響涉及中醫、武術、音樂、數學方面。
史料記載,八卦形成源於河圖和洛書,是三皇五帝首伏羲發明,伏羲氏天水卦台山始畫八卦,一畫開天。
八卦表示事物自身變化陰陽系統,”一”代表陽,”- -“代表陰,這兩種符號,陰陽變化平行組合,組成八種形式,叫做八卦。
八卦其文字表述符號。
八卦與“陰陽五行”用來推演世界空間時間各類事物關係工具。
每一卦形代表事物。
乾代表天,坤代表地,巽(xùn)代表風,震代表雷,坎代表水,離代表火,艮(gèn)代表山,兑代表澤。
八卦搭配變成六十四卦,來象徵各種現象和人事現象。
八卦(乾qián、坤kūn、震zhèn、巽xùn、坎kǎn、離lí、艮gèn、兑duì)稱經卦、單卦、三爻卦、小成卦,由陽爻(yáo“—”)、陰爻(yáo“——”)排列而成,是三個爻自上而下排列而成記號。
有人漢字”三求平未,鬥非半米”來記八卦符號。
兩個單卦上下組合,即為六十四卦中一卦,稱卦。
乾三連,坤六斷;震仰盂,艮覆碗;離中,坎中滿;兑上缺,巽下斷。
巽、坎、艮、坤為四陰卦,震、離、兑、乾四陽卦。
乾、兑為金,坤、艮土,震、巽木,坎水,離為火。
八卦有類型,宋代邵雍理論經朱熹傳播以來,先天八卦、後天八卦大眾所知,當代人提出中天八卦還很少有人知道。
邵雍稱先天八卦為伏羲八卦,先天八卦圖太極圖搭配出現,太極陰陽合一混元、,因此一些人“太極式先天八卦”稱為混元八卦。
先天八卦主要《周易·説卦傳》:“天地定位,山澤通氣,雷風,水火不相射。
八卦,數往者順,知來者逆,是故易逆數。
”無極生,太極生兩儀,兩儀生三才,三才生四象,四象生五行,五行生六合,六合生七星,七星生八卦,八卦生九宮,一切歸十方。
一元者,大始。
天地還是狀態,這裏可以理解太極。
無極化生天地萬物,其時間空間無窮無盡,空間總集稱為「宇」;而時間總集稱為「宙」。
於紀元,乃無窮延伸時間中,取天地循環終始一巡,稱為「元」,「元」作為計算時間單位。
其下分有「會」、「運」、「世」、「年」、「月」、「日」、「時」、「分」、「秒」單位。
《皇極經世》:三十年為一世,十二世為一運,三十運為一會,十二會一元大學雲:「物有本末,事有終始,知所後,道矣。
」當一元會數盡,天地結束,後,一元復始,萬象。
子會開天,醜會闢地,寅會再生人,開創新紀元。
如此週期性循環,乃是宇宙間規律功能。
表示萬物兩兩應、相反相成立統一。
所謂’萬物負陰而抱陽、一陰一陽謂道’。
陰陽,代表一切事物基本對。
《周易.繫辭傳》:“易有太,是生兩儀。
”兩儀有七種説法:天地,陰陽,奇偶,,玄黃,乾坤,春秋。
即天格,地格,人格,《周易·繫辭下》:“有天道焉,有人道焉,有地道焉,兼而兩之。
”《三字經》:“三才者,天地人。
三光者,日月星。
坤屬土,乙納配於坤,故乙屬土。
宇宙萬物,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元素運行(運動)和變化構成。
這五個要素盛衰,而使得產生變化,不但影響到人命運,同時使宇宙萬物循環。
道德全義:木為仁,火智,土信,金為義,水為禮。
人有五元,即元性、元神、元氣、元情、元精。
應木星、火星、土星、金星、水星,稱“五星”。
應一年中春、夏、長夏、秋、冬“五季”。
人類社會而言,五行應“五常”: 仁、 禮、 信、 義、 智。
應“五政”: 寬、 、 恭、 力、 靜。
應“五祀”: 户、 灶、 溜、 門 、井。
應“五經”: 《詩》、 《禮》、 《春秋》、 《書》、 《》。
。
於人體而言,木火土金水五行應“五臟”: 肝、 心 、脾、 肺、 腎。
應“五腑”: 膽、 小腸、 胃、 大腸、 膀胱。
應“五體”: 筋、 脈、 肉、 皮、 骨。
應“五官”: 目、 舌、 口、 鼻、 耳。
應“五指”: 食指、 中指 、大拇指、 無名指、 小指。
應“五覺”: 色、 觸、 味、 香、 聲。
應“五液”: 泣 、汗、 涎、 涕 、唾。
應“五味”: 酸、 、 甘、 辛、 鹹。
應“五”: 羶、 、 香 、 、朽。
應“五氣”: 筋、 血 、肉、 氣、 骨。
應“五榮”: 爪 、面、 唇、 毛 、發。
應“五聲”: 呼、 笑、 歌、 哭 、呻。
應五種情志, 怒、 喜 、思、 悲 、。
。
六爻數,發展變化,六合説法多,有:1、地支相合,子醜合,寅與亥合,卯與戌合,辰酉合,巳申合,午合,稱十二地支六合;2、另有六儀,是奇門遁甲裏,是戍、、庚、辛、壬和癸六天幹;3、上、下、左、右、天、地,泛指宇宙空間;4、鼠牛為合,虎豬為合,兔狗為合, 龍雞為合, 蛇猴為合, 馬羊合,為十二生肖六合。
5、中醫裏六氣:是指自然界六種氣候變化。
包括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燥、火。
若這六種氣候變化過或不及,有可能導致人體發病。
一、風水陰陽陰陽本指日照向背,向日陽,背日陰,後來用以説萬物本源,説立和消情況。
《素問·陰陽應象大論》雲:“陰陽者,天地道,萬物綱紀,變化父母,生殺之本,神明本府。
”人們萬事萬物歸於陰陽兩個方面:天為陽,地陰;日陽,月陰;陽,去陰;動為陽,靜為陰;速陽,;晝陽,夜陰;。
風水術陰陽解天地,《管氏地理指蒙》卷八《陰陽釋微》雲:“開闢,江山延衰。
融結陰陽,磅礴宇宙。
岡骨既成,源脈透。
鍾形勢,通氣候。
濁,奇以。
精積光芒,呈露星宿。
孽,孕福壽。
”説:“東南方,陽。
陽者,其精降於下。
西北方,。
陰者,其精奉於上。
”並且説陽氣不得有損傷:“陰陽氣出於天造,非人力所能成。
一有增損,不但,且所以傷。
延伸閱讀…
膚腠割,小者耳鼻傷,大者傷至於丹元,無用矣。
”這個觀點,風水先生忌諱挖山開塘,以為傷了陰陽氣。
風水先生認為,人是陰陽二氣派生出來,因此,人要適從於陰陽,不得違背陰陽,順者昌,逆者亡。
語雲:“大門朝南,子孫;大門朝北,子孫受罪。
”南為陽,北陰;住宅朝南,陽,有吉。
住宅朝北,陰,有。
穴離不開陰陽。
空石長者《五星捉脈變明圖》指出:“太極既定,次陰陽。
暈間凹陷者陰穴,暈間凸起者陽穴。
身作穴者陰龍,宜陽穴。
另起星峯作穴者陽龍,宜陰穴,有咎。
”風水陰陽交感吉。
謝和卿《神寶經》雲:“陽作借陰氣一吸,陰作借陽氣一噓,即陰來陽作,陽來陰作之義。
若陽來陽受者,見福舒徐;若陰來陰受者,見禍。
”這人事禍福陰陽聯繫一起了。
不僅如此,陰陽可以作為各種術語本義詞,如逆順即陰陽。
看地形時,“逆中取順者,因脈逆轉而求。
順中取逆者,因脈順流而出。
三陽地起逆,三陰從天降為順。
陽脈逆,陰脈順。
” 陰陽學説具有樸素辯證法色彩,是先哲認識世界思維方式。
可是,風水它人事吉凶相附會,墮於泥坑。
二、風水五行五行學説,見於《尚書·洪範》:“五行,一曰水,二曰火,三曰木,四曰金,五曰土。
水曰潤下,火曰炎上,木曰曲直,金曰革,土愛稼穡。
”五行之間相生相剋,木生火,火生土,土生金,金生水,水生木;金克木,木克土,土克水,水克火,火克金。
見圖,圓圈線表示相生。
五角線表示剋。
五行學説具有樸素唯物辯證法思想,它貫穿於我國古代思維現象各個領域。
風水術認為,,盡五行之中。
山川形勢有曲,有方有圓,有,各具五行。
概其要,惟測其氣驗其質而已。
質以氣成,氣行質中。
地理千變萬化,關鍵五行氣。
風水五行有許多分類:五行,其訣雲:東方木,南方火,西方金,北方水,中央土。
五行用以定方位。
八卦五行,其訣雲:震庚亥巽辛木,乾甲兑丁巳醜金,坎癸申辰水,離壬寅戌火,坤乙艮丙土。
八卦五行司形局。
這是八卦配合干支而論其屬。
震屬木,庚納配於震,亥朱合於震,故庚未俱屬木。
冀屬木,辛納配於冀,故辛亦屬木。
乾屬金,甲納配於乾,故甲屬金,兑屬金,丁納配於兑,巳合於兑,故丁巳屬金。
坎屬水,外陰而內陽,故坎之外三爻癸配,而癸屬水,申辰以合於坎而屬水。
離屬火,外陽陰,故乾之外三爻壬配,而壬亦屬火,寅戌以合於離而屬於火。
坤屬土,乙納配於坤,故乙屬土。
延伸閱讀…
艮屬土,丙納配於艮,故丙屬上洪範五行,又名宗廟五行、五行。
其訣雲:甲寅辰巽江水,戌坎申辛水亦同,震艮巳三原屬木,離壬丙乙火宗,兑丁乾亥金生處,癸坤庚未土中。
洪範五行山音。
它八卦交通,演而伸之為二十四位五行變化情。
所謂八卦變通,十分複雜,是爻變而成:甲本屆木,納於乾宮坤交,坤之上下二爻,交換乾之上下二爻,化成坎象,甲隨坎化,屬水。
乙本屬木,納於坤宮,乾交,乾之上下二爻,交換坤之上下二爻,化成離象,乙受離化,屬火。
丙本屬火,納於艮宮,艮兑,兑之下爻,交換之下,化成離象。
丙隨離化,屬火。
丁本屬火,納配艮宮,兑艮,兑之上爻;交換之上爻。
化成乾象。
丁受乾化,屬金。
庚本屬金,納配於震,震與巽,巽之下爻,交換震之下爻,化成坤象。
庚受坤化,屬土。
屬金,納配於巽,巽震,震之上爻,交換巽之上爻,化成坎象。
辛受坎化,屬水。
壬本屬水,納配於離,離坎,離之中爻,交換坎之中爻,化成乾象。
壬受乾化,本屬金,納於離火,火焰金消,不能自立,退而附於離,屬火。
癸本屬水;納配於坎,坎離,離之中爻,交換坎之中爻,化成坤象。
癸受坤化,屬土。
以上三種是常用五行,此外有:五行。
木居東,火居南,金居西,水居北,各有其位,惟土屬四方而居中宮,風水術講究坐山、,捨棄中宮。
所以,五行實際上只用了四行,故稱五行。
三合五行。
中類合而得名。
寅午戌合成火局,酉醜合成金局,申子辰合成水局,辛卯合成木局,由生旺墓三方結合而成,故名三合五行。
四生五行。
四隅有四長生,甲木長生亥,丙火長生辰;庚金長生巳,壬水長生申,乙木長生午,丁火長生酉,辛金長生子,癸水長生在卯。
雙山五行。
兩字宮合干支,納音五行標準。
如民丙辛合寅午戌為廉貞火,巽庚癸合巳酉醜武曲金,坤壬乙合申子辰文曲水,乾甲乙合辛亥卯為貪狼木,俱屬二字合為二宮,故名雙山五行。
玄空五行。
取生入克入,生出克出,定吉凶。
玄為神明變化,空為無所倚著。
立穴定向,虛靈水法,水性玄空。
有訣雲:丙丁乙酉原屬火,乾坤卯午金同生,亥癸艮甲是木神,戌庚醜土,子寅辰巽辛兼,申與壬方是水神。
此外,有五行、納音五行、星度五行‘渾天五行、河圖五行、宿度五行、甲子五行、天干五行、地支五行,不勝枚舉。
風水中對五行運用。
宋代褚泳《祛疑説》指出:“先子卜地,遍叩日者,參地理學,雖各守其師説,固朱易知。
但二十四位五行,亦有兩説,莫之適。
所用五行,雖郭璞《元經》亦守其説,謂山家五行。
然輩謂莫曉其,既無可考理,古今豈肯通用而不疑者哉?近世蔣文舉只用五行配二十四位,壬癸亥子水,丙丁已午火,一如三命六壬之説,自謂得楊人蔘筠學。
有蜀中一家,謂是希夷先生傳,子亥為水,已午火,蔣説,而獨以壬位火。
”希夷先生即陳摶,他傳授五行楊筠松傳授五行有同有異,沒有完全統一。
清朝康熙年間,湯若望、杜如預人選擇榮親王葬期時,不用五行,而洪範五行,使山向、年月俱犯忌煞,得罪了皇帝,些殺頭。
可見,選擇五行是事情。
風水師認為,五行是陰陽綱領,造化權衡。
拔砂、放水、辯方;得依靠五行。
劉基《堪輿》敍述:“金星形體而圓,弓起如月半邊。
罵生忠義士,高雄威武掌兵權。
木星身聳萬人驚,倒地人看一樹橫。
有水令人身貴顯,歌斜正反遭刑。
漲天水星浪交加,或落平洋曲似蛇。
智巧多度量,蕩然無制敗人家。
火星作祖似蓮花,相承宰相家,只有開紅堪作穴,平地出萌芽。
土星而端,牛背屏風總,若後龍兼照穴,兄弟父子並為官。
火南水北木居東,西有金星土中。
此謂五星來聚講,天壤正氣福無窮。
”五星中,金星頭圓而足闊,木星頭圓而身直,水星頭平而生浪,火星頭尖而足闊,土星土平而體秀。
圖可表示為:不僅是地形取決於五行,風水術中所有理論要五行指導。
《管氏地理指蒙》説:“推星於五行,言天必於五土,仰佑善五音。
”此書又説:“五行五位,五方五色,五性五神,五正五德,五象五獸,此不可差而不可。
”什麼風水要如此重視五行?此書論述説:“葬者乃五行反本元,歸覆命,而教化達變。
嗣續因之,而盛衰消長。
”子孫禍福,取決於葬者五行。
五行盛,子孫長;五行衰,子孫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