毫無缺陷的成語有哪些 |形容各方面都非常完美 |表示完美的成語 |【表示完美組合的成語】

5、不能贊一詞贊一詞:説一句話。

指文章寫得,別人不能添一句話。

形容文章29、無疵完善,沒有缺點。

20. 曲突徙薪:煙囱改建成彎,搬開灶旁柴,避免發生火災;比喻採取措施,防止危險發生。

突:煙囱。

29. 置若罔聞:放在,好象沒有聽見。

不能理解為“放在心上(置之度外)”。

30. 炊沙作飯:並非形容生活,而是比喻白費氣力,勞而無功。

31. 穿鑿附會:指將毫無關聯事物生拉硬扯一起強作解釋,並非‘鑿穿它使符合規格”32. 毫髮:意為“一點”,並非“一點兒”。

33. 怙惡不悛:指“堅持作惡,不肯悔改”,並非“保護惡人使不悔改”。

34. 苦心孤詣:指費盡心血,刻苦鑽研,學問技藝上達到別人不及境界。

並非“苦心去發明創造”。

35. 門可羅雀:意為“門庭冷落”,並非“門庭若市”。

36. 米珠薪桂:形容物價,並非“珍珠當米粒,桂木柴薪,比喻揮霍”。

37. 殺人貨:意為“殺害人命並搶劫財物”,並非“殺了人(過)不要財物”。

38. 委蛇:形容人假意應酬敷衍,並非“假意人一條蛇”。

39. 縱橫捭闔:意為“在政治上,外交上運用手段進行分化或爭取”,並非“往來奔馳”。

40. 閃爍其辭:意為“説話吞吞吐吐,躲躲閃閃”,並非“説話”,“説過頭話”,“閃光語言”。

41. 付之一笑:形容對事情不過分計,不要誤解人和氣。

46. 一衣帶水:指雖有江河湖海相隔,但距離,不足以成為交往阻礙。

49. 盲人瞎馬:比喻盲目行動,後果十分危險。

1. 三人成虎:比喻流言惑眾,蠱惑人心。

3. 下里巴人:古代楚國一種通俗歌曲,泛指通俗文藝作品.4. 側目而視:敢怒不敢言,形容樣子。

6. 馬革裹屍:馬皮屍體包裹起來,指英勇殺敵,戰死疆場。

7. 江河日下:比喻事物日趨衰落,情況一天不如一天。

9. 目無全牛:語出《莊子•養生主》,形容技藝達到境界。

10. 危言危行:危,而是指,“危言危行”意思是“講話,做事”。

11. 萬人空巷:人們巷子裏出來到大街上,街上人山人海,多形容歡迎、慶祝盛況。

12. 望其項背:能夠望見脖子和背,表示趕得上或只用於否定句。

14. 捉襟見肘:本指衣服破爛,後喻困難,應付不過來。

15. 名正言順:名義,道理講得。

後指做事理由而充分,含有理直氣壯意思。

16. 噤若寒蟬:“噤”作“閉口不言”講,該成語表示一個個默不作聲,像秋天叫蟬。

17. 火中取栗:源自法國作家拉•封登寓言,指受人利用冒了險,結果白頭自己沒有得到處。

18. 讚一詞:“寫文章寫得,別人不能添一句話”。

現指發。

20. 經營:本來是説作畫之前苦心構思,後來形容苦費心思於謀劃並事某項事情或事業。

1. 巧奪天工:適用於描述人工製作東西,指人工技藝,勝過。

4. 蓬篳生輝:謙之辭,表示於別人到自己家裏來或張掛人自己題贈字畫而使自己光榮,只能於自己。

5. 倚馬可待:站即出發戰馬前起草文件,可以着完稿。

7. 楚楚動人:形容女人打扮,姿態,能打動人。

8. 信筆塗鴉:形容書法或胡亂寫作,不是指畫畫。

9. 洗心革面:指“改正錯誤,重新做人”,只能於人,不能於刊物。

10. 汗牛充棟:牛運書,牛要累得出汗;屋子放書,要放滿整個屋子。

形容書籍很多。

它只能指書多。

13. 拋磚引玉:謙辭,多用於自己一方。

14. 炙手可熱:比喻氣焰,權勢,只可指人,不能指其它。

15. 忝列門牆:謙辭,“忝”表示自己位列其中會讓餘者蒙羞。

該詞只能於自己,不能於他人。

16. 鼎力相助:“鼎力”指能夠扛鼎力氣、能力,是讚美他人辭;該成語屬於敬辭,不能於自己。

17. 舉案齊眉、相敬如賓:只能於夫妻之間相敬相愛,關係融洽。

18. 東山再起:是説東晉謝安退職後東山做隱士,後來出任要職。

東山再起是指任職,或比喻失勢後任職。

它於人而不用於物。

1. 傾巢出動:比喻全部出動,多用於貶義。

2. 重整旗鼓:“失敗後,重新聚集力量幹”,是褒義詞,不作貶義。

3. 有口皆碑:指所有人是活紀念碑,比喻對突出好人好事頌揚。

6. 彈冠相慶:指一人了官或升了官,他夥慶賀有官可做。

用來形容人,惡人得志。

7. 胸無城府:“城府”是指城市和官府,比喻待人處事心機。

整個詞語意思是指為人坦率,用心機。

是褒義詞,用作貶義。

】8. 無所不為:“沒有幹事情”,意思是“所有事幹盡了”。

9. 趨之若騖:比喻許多人像鴨子成羣趕過去,多含貶義。

10. 處心積慮:指存心,費盡心機,指千方百計地謀算,多用作貶義。

12. 翻雲覆雨:比喻耍手段,弄權術,反覆。

13. 始作俑者:貶義,指風氣創始者。

14. 改頭換面:比喻改形式,改內容。

b) 神機妙算:形容預料,善於估計形勢,決定策略。

c) 名不虛傳:指實,不是有。

f) 沁人心脾:形容詩歌和文章動人,人感覺。

h) 別出心杼:比喻寫作襲前人,另闢新路。

j) 來日方長:未來日子。

表示事有可為,勸人急於做某事。

k) 雨後春筍:比喻事物大量出現,多用於事物。

a) 滿城風雨:比喻某一事件傳播,到處議論。

13. 學富五車:形容人讀書多,學問大。

c) 無獨有偶:不只一個,有配。

f) 等量:不管事物間差異,同等看待。

g) 絞盡心機:挖空心思,想盡辦法。

h) 大言不慚:説話,吹牛皮,一點。

m) 邯鄲學步:比喻模仿人不到家,反自己會東西忘了。

o) 一丘之貉:比喻彼此同是醜類,沒有什麼。

p) 咄咄逼人:形容氣勢洶洶,盛氣凌人,使人難堪。

q) 虎視眈眈:形容地盯着看,等待機會下手。

r) 衣冠楚楚:衣帽穿戴得,很漂亮,外表內心。

s) 巧言令色:形容花言巧語,討好。

t) 人師:指,喜歡教育者自居。

u) 人模人樣:或指小兒有成人相(語),或指人態度舉止儼然身份相稱(諷刺語)。

w) 趾高氣揚:形容,得意忘形樣子。

z) 天花墜:形容説話有聲有色,動聽,多指誇張而不符合實際。

aa) 巧舌如簧:形容花言巧語,能説會道。

bb) 一團和氣:指之間講和氣,講原則。

cc) 改頭換面:表面上改一下,實質上和是。

1. 忍俊不禁:“忍不住要發笑”,後面不能“笑起來”。

6. 記憶:指過去事,記得,像新近發生事情一樣。

7. 變:原指發展,現多形容情況。

前面不能“”。

8. 莘莘學子:指眾多學生,不能“廣大”來修飾。

9. 難言之隱:言説苦衷,“苦衷”與“隱”複。

10. 生靈塗炭:形容反動統治下,廣大人民處於端困苦境地。

不能加“人民”。

11. 妄自菲薄:毫無根據地看輕自己、,不能加“自己”。

12. 民不聊生:意思是人民沒辦法生活,前面加“大眾”有些成語有不止一個義項,許多考生這些成語往往只知其一,不知其二;有成語常用義往往是其引申義或義,成語回到本義時,往往認為用錯了。

如:1. 燈紅酒綠:用來形容“尋歡作樂腐化生活”,其實,它形容都市或娛樂場夜晚景象。

2. 苦心孤詣:形容鑽研、經營,達到別人達不到地步,形容尋求解決問題辦法而費盡心思。

3. “想入非非”,用來形容胡思想、實際,多用作貶義。

關於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種種天、想入非非神話和傳説,説古埃及人有着想象力。

(1995年高考題)【實際“非非”是佛家語,指“人識力達不到境界”。

本句它用來形容“種種天神話和傳説”,説古埃及人有“”“想象力”,是。

】4. 淋漓盡致:形容文章、説話表達得充分、詳盡,可指暴露徹底。

5. 不三不四:形容人不正派、不規矩,來説事物不成樣子。

6. 捉襟見肘:是説衣服破爛,生活。

後來比喻顧此失彼,無法應付。

7. 鋌而走險:形容無路可走而採取冒險行動。

於現在多用來表述違法亂紀分子行動,人它視為貶義,其實,它是一個中性成語。

8. 一針見血:是比喻説話、寫文章言辭直截、,能切中要害,但它本義是一針見到血,形容醫務人員技術。

9. 匪夷所思:形容人思想,指人想像不到。

10. 平鋪敍:形容説話或寫文章平平淡淡,沒有起伏,重點突出;指説話、寫文章修飾,直接地簡單地説出自己意思。

11. 秀色可餐:形容女子容貌美麗,形容花木、山林。

12. 暗送秋波:眉目傳情,泛指獻媚取寵,勾搭。

13. 壽寢:指老年人死在家裏,比喻事物消亡。

14. 花枝招展:比喻婦女打扮得豔麗,指花枝迎風擺動。

15. 狗尾續貂:原指封官太多太濫,後比喻拿不好東西補接東西後面,前後相稱。

多用於文藝作品,用做謙辭。

諸如此類有很多,如:拐彎抹角(形容行路很多,比喻講話。

)、不翼而飛(指東西突然不見了,可指言論或消息不待宣傳迅速地傳播。

)、乘風破浪(帆船駕着順風,破浪前進;比喻志向,不怕困難,前進。

)、百花齊放(指各種花卉一起開放;指同一事物有許多做法,同一內容有多種形式,比喻藝術上形式和風格發展。

)、非同小可(小事,形容事情,情況,不可忽視;指人學問、本領。

)、高山流水(比喻知己或知音,比喻樂曲。

如:這位鋼琴家演奏出曲子優美動聽,如高山流水,聽眾讚歎。

)、海闊天空(形容,比喻想象或説話毫無拘束,漫無邊際。

)。

有些成語運用中,意義上看符合句意,沒有錯誤,但結合上下文整體意思,或邏輯推理角度,可能出現這樣或那樣問題。

例如:2. 閃爍其辭:形容“説話吞吞吐吐”,“內容充實”構成遞進關係。

3. 並駕齊驅:用來陳述兩個或兩個以上對象,表示樣樣意思。

4. 安步當車:表示心情,不慌不忙地步行。

6. 喧賓奪主:比喻客人佔了主人地位,或外來次要事物佔了原有主要事物地位。

10. 日理萬機:指一天內要處理上萬件事務,指君主或國家領導人每天忙於處理政務。

11. 鳳毛麟角:比喻而人才或事物,來説腐敗者數量減,説法。

12. 葉公龍:某種事物,其實並。

成語某種語法關係,往往搭配方式,如果脱離這種搭配,出錯,比如説修飾語中心詞搭配,動詞賓語搭配,有本身不能帶賓語。

例如:3. 如臨深淵,如履薄冰:表示小心、,不能修辭“恐懼”這一詞語。

5. 暢所欲言:説自己想説想説話,不能於交談。

6. 和顏悦色:形容臉色,不能修飾目光。

7. 求全責備:“求全”和“責備”是動賓短語,不能帶賓語。

8. 司空見慣:形容經常看到,奇事物。

後面不能帶賓語。

9. 安居樂業:安心地住那兒,喜愛自己職業。

只能説“人民安居樂業”,不能説“生活安居樂業”。

10. 韋編三:形容讀書,沒有之類意思。

11. 左右逢源:“做事得心應手,順利無礙”,比喻做事。

、12. 炙手可熱:手一接觸感覺到得燙人,比喻權貴氣焰,使人接近。

(九) 敬謙錯位,主客混淆成語例釋1. 虛懷若谷:形容,表示人敬意,只能人,不能己。

2. 狗尾續貂:比喻拿不好東西接東西後面,只用自己作品,表示。

3. 蓬篳生輝:於稱謝別人到自己家中,或稱謝別人字畫送到自己家裏。

4. 敬謝:恭敬地表示不能接受或能力不夠,於自謙,表示推辭某事。

1. 蓬蓽生輝:用以稱謝別人來到自己家裏或稱謝人題贈字畫送到自己家裏。

蓬篳:即“蓬門蓽户”,蓬草、荊竹作門草屋比喻人家。

2. 敝帚自珍:一個破掃,自己十分。

比喻自己東西值得。

3. 拋磚引玉:拋出磚去,引回玉來。

比喻、意見或文章,引出別人高明、意見或作品。

4. 貽笑大方:貽,留給;大方,指見識或有專長人。

指讓學者或行家笑話。

6. 敬謝:敬,;謝,推辭;敏,,沒有才能。

指恭敬地表示沒有能力或不能接受(表示推辭做某事客氣話)。

7. 忝列門牆:忝,表示辱沒他人,自己。

表示自己愧師門。

10. 疏學:見識,學問。

12. 德能鮮:德行,才能低下。

13. 掛一漏萬:掛,列舉;漏,遺漏。

提到一個,漏掉上萬。

形容列舉到很少,遺漏掉很多,完備。

14. 不情請:客套話,不合情理請求(向人求助時稱自己請求)。

15. 姑妄言之:説説(於自己不能深信不疑事情,説人時常用此語以示保留)。

16. 鳥飛:表示自己能力差,落後,別人先行一步。

17. 一枝棲:只求得到一個藏身地方,是謙存求職語。

18. 不如命:其態度有禮,不如遵人家意見。

19. 望塵莫及:同對方相比,甚。

20. 遇:一得,一點心得;愚,,謙辭。

謙稱自己一點見識。

、21. 尸位素餐:尸位,佔職位做事;素餐,白吃飯。

謙稱自己盡職責。

22. 掛齒:,值得;掛齒,放在嘴上説。

事情,值得一提。

24. 綆汲:綆,打水繩子;汲,下往上打水。

吊桶繩子,要深井裏打水。

比喻能力,任務。

26. 區區此心:區區,微小、。

形容微不足道一點心意或想法。

27. 愚者千慮,必有一得:人多次思慮問題,會有一次是正確,得到收穫。

作“愚者一得”。

28. 管窺蠡測:管,竹管;窺,從小孔或縫隙裏看;蠡,瓢。

從竹管裏看天,瓢來量大海。

比喻眼光,見識。

作“以管窺天,蠡測海”29. 班門弄斧:班,古代巧匠魯班。

魯班門前耍弄斧頭。

喻行家面前賣弄本領。

30. 聊表寸心:聊,;寸心,心意。

表示一下心意。

31. 避讓賢路:交印辭職,給才德人讓路。

常作老年引退自謙辭。

1. 抬貴手:客套話,多用於請求恕或通融。

2. 賜教:敬辭,於自己別人徵求意見或請教問題。

3. 鼎力相助:敬辭,大力相助(表示請託或感謝時)。

4. 洗耳恭聽:洗清耳朵,恭敬地聽講。

形容而認真地聽人講話。

(多用於請人講話時説客氣話)。

6. 大材小用:材料處。

比喻才能人屈就於低下職位,不能充分發揮其才能。

9. 左以待:虛,着;左,古時左位尊。

着左邊位置等待客人,表示尊敬。

泛指留出位置恭候他人。

2. 恩斷義:恩愛、情義斷絕。

多指夫妻間感情破裂,而致離異。

3. 夫倡婦:丈夫説什麼,妻子附和。

形容夫妻和睦。

4. 覆水難收:倒地上水難收回來。

比喻事成定局,無法挽回。

後來此表示夫妻關係斷。

5. 舉案齊眉:多形容夫妻相敬相愛,感情。

6. 男耕女織:男耕種,女紡織。

形容夫妻辛勤勞動。

7. 春風化雨:於草木生長風雨,比喻教育。

8. 滿城風雨:非指自然界風雨,而是比喻消息傳出,到處議論。

11. 而談:形容説話理氣壯,。

褒義。

12. 振振有詞:形容理由很充分,説個不休。

貶義。

使用時不能只看其表層意思。

14. 汗牛充棟:形容書籍多,不能形容人。

15. 不動聲色:説話,流露感情。

形容態度鎮定。

16. 無動於衷:心裏一點受感動,一點不動心。

18. 望塵莫及:比喻落後,上。

20. 休慼關:比喻關係密切,利害。

21. 揚湯止沸:比喻辦法徹底,不能從上解決問題。

2. 不學無術:指“沒有學問才能”。

不能其前加上“整天”“整月”修飾詞語。

“學”名詞,常誤作動詞。

3. 不可理喻:指“無法用道理使明白”,常誤用為“不可思議”。

4. 不以然:指“認為是正確”。

常誤用為“不以意”,表示“放在心上”“無所謂”。

5. 守株待兔:貶義詞,指“主動努力,心存僥倖,希望得到收穫”,誤來形容公安幹警機智。

6. 耳提面命:褒義詞,形容師長教導。

常誤用為貶義詞。

7. 不忍卒讀:“不忍心讀完”,形容文章“悲”。

常誤用為形容文章寫得。

8. 鼎力相助:敬詞,指別人自己幫助。

常誤用為表示自己對他人幫助。

12. 不勝其煩:貶義詞,指不能忍受其。

常誤用為“不厭其煩”。

13. 腦無城府:指為人坦率,褒義詞。

常誤用來形容“貶義詞”,貶義詞。

15. 目無全牛:指人技藝高超,得心應手,誤作缺乏整體觀念。

16. 鬼斧神工:形容人的製作技藝高超,常誤用為形容景觀。

相類有“巧奪天工”。

17. 求全責備:指人苛求完善,後面不能帶賓語,此類有“漠不關心”。

18. 充耳不聞:塞住耳朵聽,形容聽取別人意見。

誤用形容人專心,沒有聽到。

20. 卓爾羣:形容,超出常人。

誤用形容人性格。

22. 登堂入室:喻學問技能淺入,循序進,達到水平。

誤用“進入”。

24. 簿公堂:公堂上受到審問。

易誤解為“爭論,明辨是非”。

26. 走馬觀花:比喻粗略地觀察事物,強調過程,和“浮光掠影”相混。

後者指印象,強調結果。

27. 師心自用:形容見,是。

誤用“善於學習借鑑,我所用”。

28. 安土重遷:安居故土,願遷處。

理解相反。

29. 罪不容誅:形容罪大惡極,與“死有餘辜”同義。

易誤解為罪行沒有達到殺程度。

32. 安之若泰:指身上逆境,遇到困難或遭受挫折時能泰然處,一樣。

此類有“泰然自若”。

33. 而談:形容説話理氣壯,。

和“而談(形容談論或説話動聽)相混。

36. 處心積慮:千方百計盤算,貶義。

常誤解為“殫精竭慮“(用心精力,費盡心力)。

37. 側目而視:形容畏懼而,易誤解為尊敬。

1. 聳人聽聞、駭人聽聞:前者指“誇大或捏造事實使者震驚”,後者指“事件本身使人聽了吃驚害怕”。

2. 如虎添翼、虎添翼:前者指“使強”,於人或組織,帶褒義。

後者比喻“人做幫,助長惡人勢力”,帶貶義。

3. 養癰遺患、養虎遺患:二者可以比喻“姑息人而使自己受害”,但前者還可以指人錯誤或錯誤思想。

4. 無所不能、無所不為:前者是褒義詞,指“什麼事情會做”;後者是貶義詞,形容“什麼事幹得出”。

5. 、無所不至:前者是褒義詞,指“待人緻周到,體貼入微”;後者是貶義詞,形容“做事無法無天”。

6. 迫不及待、刻不容緩:二者形容“、不能等待”。

但前者用來形容心情十分,而後者形容事情,去做。

7. 因勢利導、順水推舟:二者有“順應趨勢辦事”意。

但前者於褒義,於“加以引導,使其走上正路”;後者中性或貶義詞,於“改變主張”。

8. 披肝瀝膽、肝膽相照:二者有“”意。

但前者於表示個人集體、祖國、黨、對人民,後者於表示同志、朋友之間或組織之間相見、。

9. 貌合神離牀異夢:二者表示“表面關係錯,實際有兩條心”意。

但前者可用於表示人或事物,於人時於“離心離德”;後者於人,於“各有打算”。

10. 另眼相看、刮目相看:二者有“看待:意。

但前者是作橫,表示看待某個人於;後者是縱向,表示去掉印象,眼光看待。

11. 望梅止渴、畫餅充飢:二者指“空想安慰自己”;但前者表示雖有空想但無行動,後者表示雖有行動但不能解決問題。

12. 色厲內茬、外強中乾:二者指“外表而實質”;但前者於書面語,指精神狀態。

後者常用於口語,指力量。

13. 濫竽充數魚目混珠:二者有“以假充真”意。

但前者還可以表示以次充好,於人或物,可表自。

後者於物,不表。

14. 川流不息、絡繹不絕:二者可以表示“行人、車馬、船隻來頻繁”。

但前者表示往同一方向,後者能表示往方向。

15. 渙然冰釋、煙消雲散、化烏有化泡影:四個成語表示“消失”,但它們適用對象,為“嫌隙或誤會”、“事情或情緒”、“事物或念頭”、“希望與打算以及諾言”。

16. 視而不見、熟視無睹:兩詞指“看見像沒有看到一樣”。

但前者於“不注意,用心,看見像沒有看見,或裝作看見”;後者於“漫不經心,重視”,並有“看見”意,程度。

17. 參差、良莠:二者指“”。

於人,前者指水平一,後者指好人人本質。

於物,前者指一,後者指好事事混一起。

18. 不脛而走、不翼而飛:二者有可指“推廣宣傳迅速傳播”,後者可能指東西突然丟失。

19. 步履維、寸步難行:二者有可指“行走十分困難”。

前者只用於有病人或老年人,而後者可以比喻處境困難。

1.哀鴻遍野:比喻呻吟呼號、流離失所災民到處是。

哀鴻,哀鳴大雁,比喻呼號災民。

2.哀而不傷:哀,;傷,妨害。

指至於使人傷害身心。

後形容詩歌、音樂雅緻,感情,比喻做事情適中,沒有過不及之處。

並非而。

4.愛屋及烏:因為愛那個人,而連帶愛護停留他屋上烏鴉。

比喻愛一個人而連帶喜愛他有關人或物。

6.安土重遷:並非看重遷移意思,而是形容戀鄉土,遷移到外地。

“”這裏解釋“難”.在家鄉住慣了,遷移。

形容留戀故土。

7安土:安於本鄉本土,遷移。

,看得。

9.安時處順:安於,,形容於現狀。

10.安步當車:安,安詳,不慌不忙;步,行行;當,作。

古代貴族出外要乘車,因此安步車稱人能。

現在多用於表示乘車而步行。

11.安道:,安於;樂道,守道樂。

處於貧困境地,守道樂。

這是儒家提倡態度。

12.安身立命:生活有着落,精神有所寄託 13.安之若素:安,心安;,文言代詞,代人或事;素,。

對遭遇毫不在意,心情得。

現在指錯誤言論和行為聞問,聽任。

(遇到順利情況或現象)像對待,毫不在意。

14.按部就班:部、班,門類、秩序;,歸於。

指寫文章結構安排得當,造句、選詞合乎規範。

現在指條理,遵循程序做事。

有時指規矩辦事,缺乏闖勁。

15.圖索驥:索,尋找;驥,馬。

原比喻辦事拘泥於教條,現在指照線索去尋找事物。

16.暗渡陳倉:指稱作戰時正面迷惑敵人,側面突然襲擊策略;還用以比喻進行活動(多指男女間行徑) 17.黯然銷魂:黯然,心情樣子,銷魂,靈魂離開了軀殼。

心情得好象失去了靈魂。

形容或。

18.嗷嗷待哺:嗷嗷,哀鳴聲;待,等待;哺,餵養。

形容飢餓時急於求食樣子,多用於形容天災人禍人民羣眾受餓慘狀。

2.抱薪救火:薪,柴。

比喻錯誤方法去消滅災害,反而使災害擴大。

3.杯弓蛇影:比喻疑神疑鬼,妄自。

5.白駒過隙:白駒:原指駿馬,後比喻日影。

比喻時間過得,像駿馬縫隙前 6.百身何贖:意思是死一百次,換過來。

後表示對死者悼念。

贖:抵償。

7.百年樹人:培養人才是計,需要付出。

(:培育;誤:樹木) 8.百尺竿頭,進一步:於現有成就.繼續努力,取得成績。

百尺竿頭:百尺竿子,佛教比喻道行修養境界。

9.百無聊賴:聊賴,依賴,精神上依託。

後來表示思想情感沒有依託,精神空虛無聊。

10.百足蟲,死而不僵:原指馬陸這種蟲子切斷致死後蠕動現象(《本草綱目·馬陸》:弘景曰:‘此蟲甚多,寸寸斷,行。

故《魯連子》雲:“百足蟲,死而不僵”’)。

現用來比喻人或集團雖失敗,但其勢力和影響存在(多含貶義)。

11.班荊道故:班,鋪開;荊,黃荊,一種灌木;道,談説;故,過去事情。

黃荊鋪地,坐在上面談過去事情。

形容朋友途中相遇,共話舊情。

13.坂上走丸:坂,山坡。

走:跑,像斜坡上滾彈丸,地下。

形容事情發展。

16.恣睢:,;恣睢,放縱,任意幹壞事。

(注意讀音) 17.暴虎馮(ping)河:赤手空拳打老虎,沒有渡船要過河。

比喻有勇無謀,冒險行事。

暴:徒手搏鬥。

馮河:涉水過河。

18.閉門造車:是規格,關起門來造車子,起來合轍。

後人反之,比喻問客觀實際,進行調查研究,主觀想象處理問題。

19.敝帚千金:敝,破舊。

自家一把破掃帚,它看得價值千金。

比喻東西雖然,自己珍視。

注意“敝”寫法。

20.畢其功於一役:畢:盡,完成。

一次戰役完全或一下子把幾項任務做完。

21.篳路藍縷:駕着柴車,穿着破衣服,去開闢山林。

形容事業。

篳路:柴車。

延伸閱讀…

表示完美的成語

形容各方面都非常完美,毫無缺陷的成語有哪些?

藍縷:破舊衣服。

22.鞭闢人裏:裏,裏頭;闢,透徹。

形容能透徹説問題.言辭或文章道理很、透徹。

23.表裏山河:內有高山,外有大河。

形容地勢。

24.無長物:表面看起來是無特長,其指東西,形容除此之外無所有。

26.別出機杼:機杼,織布機,這裏比喻作文命意構思。

比喻寫作襲前人,開闢新路。

28.步人後塵:後塵,走路時後面揚起塵土。

別人後面走。

比喻追隨、模仿別人,走上別人走過老路。

29.不修邊幅:邊幅,本指布帛邊緣,比喻儀表、衣着、生活作風。

形容人不拘小節,後來形容不注意衣着、容貌。

30.不知所云:指説話人説得,而非聽者理解。

32.訓:值得效法準則。

訓,準則。

33.不為(wéi):指人責備或處罰適可。

,過分。

34.不離:接近。

即,接近。

35.不卑不亢:對待人有分寸,既聲下氣,了。

卑,低下;亢,。

38.軒輊:車前後叫軒,前後叫輊。

比喻分。

39.不可理喻:不能夠道理使明白。

形容或態度橫,講道理。

(:使明白;誤:作比喻) 40.不謀而合:沒有商量而彼此見解或行動完全一致。

與“而同”有區,“而同”有商量而彼此見解或行動意思,但“而同”只能做狀語不能做謂語。

42.不瘟不火:指表演既不過火。

人用來表示商品銷售不夠,且寫作“不温不火”,不倫不類。

46.不可理喻:不是值得讓人搭理,而是不能夠道理來使他明白,形容態度橫,講道理。

49.不落窠臼:比喻有獨創風格,。

50.不可思議:不可想象,不能理解,強調奧妙。

52.不刊之論:刊:刪改,修訂。

不可刪改或修訂言論。

形容文章或言論,無懈可擊。

誤用貶義。

53.之論:讓人理解為理解言論,實為內容正確,不可更改言論。

54.不稂不莠:稂,狼尾草:莠,狗尾草。

比喻人不成材,沒有出息。

作貶義。

56.不一而足:原指不是一件事可以滿足,後指同類事物或情況很多,不止一件或是不止出現一次。

58.不容置喙(huì):不容別人插嘴。

喙,嘴。

59.不情請:不合情理請求,用作謙詞。

63.不謀而合:沒有商量而彼此見解或行動完全一致。

混“而同”,只做狀語做謂語. 64.不逞之徒:指心懷不滿而胡作人。

不逞:不得志,不如意。

65.訓:並非值得作為教訓,而是值得作為遵循或仿效法則。

66不塞(sāi)流,不止不行:比喻舊思想文化予以破壞,思想、新文化不能樹立起來。

68.負眾望:辜負大家期望,褒義。

69.不學無術:既沒有學問,沒有能力。

(:學問;誤:學習) 71.不可收拾:無可挽救,不可救藥。

常有人“一發而不可收”這句慣用語後加一“拾”字,變褒為貶。

74.不可勝數:數都數盡,形容。

(:盡;誤:勝利) 1.唇齒相依:嘴唇和牙齒依靠,不能離開。

比喻關係密切,依存。

2.唇亡齒寒:嘴唇沒有了,牙齒會感到。

比喻關係密切,。

5.陳言去:陳言,陳言辭;務,,。

陳言辭要去掉,多指寫作時排除陳東西,努力創新。

7.滄桑:比喻見過世面,平常事放在眼裏。

8.蠶食鯨吞:各種方式侵佔吞併。

(蠶、鯨,名詞作狀語) 9.參差:大小水平不一致,不用於時間。

10.滄海一粟(sù):比喻微小。

粟,穀子。

11.滄海橫流:海水四處泛流。

比喻時世動盪,社會動亂。

滄海:大海。

12.滄海桑田:大海變作桑田,桑田變作大海。

比喻世界變化。

14.經營:慘淡,費盡心思;經營,謀劃並事某項事情。

形容費盡心思於謀劃和事某項事情。

15.草菅人命:草菅,野草。

人命看得野草一樣。

指反動統治階級輕視人命,任意殺戮。

16.蟾宮折桂:蟾宮,月宮;折桂,指人考中進士。

舊時指人登科。

18.城門失火,殃及池魚:殃,災禍;池,護城河。

比喻無緣無故受。

19.良莠:,,指好人;莠,惡草,比喻人。

指人人有,夾雜一起。

(莠:狗尾草,比喻品質人)。

20.誠惶誠恐:,害怕。

是臣子對君王上奏套語,表示尊敬、服,恐懼。

現在用來形容尊敬、服從或樣子。

帶有貶義。

21.魑魅魍魎:傳説中妖怪,現在用來比喻各種各樣人。

Chimeiwangliang1433(聲調) 22.抽薪止沸:抽去鍋下柴草來停止鍋裏開水沸騰,比喻從上解決問題。

釜底抽薪(揚湯止沸:比喻方法徹底。

) 23.出水芙蓉:比喻詩歌寫得,後來比喻女性。

24.晨鐘暮鼓:寺院裏早晚用來報時鐘鼓。

後用來形容僧尼生活,用來比喻讓人警醒語言。

26.吹毛求疵:求,尋找;疵,小毛病。

比喻挑剔別人缺點錯誤。

29.蹉跎歲月:蹉跎,時間白白過去。

形容虛度光陰。

30.錯彩鏤金:錯,塗飾;鏤,刻。

塗繪五彩,雕刻金銀,裝飾十分。

形容文學作品詞彙絢爛。

32.察顏觀色:觀察對方臉色,摸清圖。

(:臉色;誤:顏色) 33.差強人意::地。

意思是能振奮人,現多用來表示比人預想一些,算讓人滿意。

誤解不能使人滿意。

35.嘗鼎一膏:膏:切成塊肉,嘗鼎中一塊肉,從而可知鼎中食物滋味,比喻部分可以推知全體。

39.制勝:作謂語,帶賓語。

説成“制勝叛軍”之類錯 40.出類拔萃:出,超過;類,同類;拔,超出,萃,草叢生樣子。

形容品德、才能超出人。

42.善如流:接受善意規勸,水流向下那樣迅速而。

43.善如登:登:升高。

像登高一樣。

比喻學好不容易,要花力氣。

44.井救人:跟着跳下井去,打救落井人,比喻做好事方式,不能救人反而危及自己。

1.大方之家:大方,大道理,引申見識廣博。

指學識或專精於某種技藝人。

2.大放厥詞:厥,其,代詞,他。

現在指大發議論,多是貶義。

3.大而化之:不是化成,而是形容做事情小心。

4.大快人心:人事受到懲罰或打擊,使大家。

5.大而無當:雖然大,但是不合。

6.大智若愚:某些有才智有才能人不露鋒芒,表面看來好像很。

多含褒義。

7.大器晚成:指能擔當大事人物要鍛鍊,所以成就晚。

8.大腹便便:腹,肚子;,樣子。

肚子,多形容孕婦和剝削者。

9.大相徑庭:勁,相差。

形容彼此相去。

10.大巧若拙:人,自己炫耀,表面好象很。

讀音zhuo1 11.待價而沽:沽,出賣。

等待高價出售。

舊時比喻某些人等待時機出來作官。

12.戴月披星:形容早出晚歸,形容晝夜地走路或野外辛勤勞作。

13.簞食壺漿:簞,古代盛飯竹器;食,食物。

時候老百姓簞盛飯,壺盛湯老歡迎他們擁護軍隊。

後來此形容軍隊受歡迎情況。

讀音si4 14.簞食瓢飲:一簞的食物,一瓢飲料。

古代指貧苦生活。

讀音si4 15.殫精竭慮:耗盡精力,費盡心思。

,盡;慮,思索。

16.等量:,同等;齊,地。

指對有事物同等看待 17.多事之秋:秋,年歲,時候。

事變很多時期。

形容國家安定。

18.咄咄逼人:咄咄,使人聲音。

形容説話傷人,令人受。

現在形容氣勢洶洶,盛氣凌人。

指形勢發展,促使人努力。

19.咄咄怪事:咄咄,嘆詞,表示。

用來形容使人怪事。

20.仁讓:遇到應該做事勇於承擔,謙讓,推託。

仁,正義,正義事,引申應該做事。

21.黨同伐異:自己意見袒護,自己意見加以攻擊。

(:偏袒;誤:黨派) 22.得隴望蜀:比喻人貪得無厭,得到了這個,想那個。

23.登堂人室:比喻學問、技藝或社會地位淺入、到,達到了境地。

使用時不能只看其表層意思。

延伸閱讀…

求全責備

形容“完美沒有缺陷”的成語有哪些?

24.鼎力相助:只用於對方或他人,不可於自己,否則。

25.頂禮膜拜:比喻崇拜到,含貶義。

26.洞若觀火:形容觀察事物分明,像看火。

27.東山再起:東晉謝安退職後東山做隱士,後來出任要職。

比喻失勢後,恢復地位。

29.簿公堂:簿,文狀起訴書類。

簿,受審問。

指公堂上受審。

30.獨具慧眼:不可理解為只有一個眼,其實形容具有獨到見解或眼光. 31.東施效顰:比喻知道別人好在哪裏,自己沒有條件而胡去學。

33.道貌岸然:道貌,、外貌;岸然,接近樣子。

形容外貌。

現多用貶義。

34.斷鶴續鳧:截短鶴腿,續接野鴨短腿。

比喻強行違反規律辦事。

2.耳濡目染:耳朵聽到,眼睛經常看到,不知地受到影響。

濡,沾。

3.能:聽次數多了,熟悉得能夠詳盡地説出來。

4.耳提命:不但當面告訴他,而且揪着耳朵叮囑。

形容教導。

語出《詩經》。

6.耳根:耳邊,沒有什麼幹擾。

形容生活。

7.耳鬢廝磨:鬢,面頰兩邊頭髮;廝,。

形容情景。

指小兒女。

8.二三其德:意為三心二意,沒有定準,不是形容品德. 9.爾虞我詐:爾,你;虞,欺騙;你欺騙我,我欺騙你。

彼此玩弄手段。

1.繁文縟(rù)節:不必要儀式或禮節。

比喻多餘鎖碎手續。

文,禮節,儀式;縟,,。

2.伐功矜能:炫耀自己功勞,誇耀自己才能。

(:炫耀;誤:討伐) 3.罰不當罪:懲罰犯罪行,指懲罰過。

(:;誤:應當) 5.非異人任:不能取義人物可擔任,而是表示一種事應自己來承擔責任。

7.分庭抗禮:客人和主人分立庭院兩側,地位行禮。

(:;誤:抗) 8.沓來:到來,地到來。

9.俯拾皆是:只要彎下身子來撿,到處是。

形容地上某一些東西、要找某一類例證、文章中錯別字很多。

説“俯拾即是”。

10.粉墨登場:妝扮好了,登場演戲。

今多用於貶義,比喻人登上了政治舞台。

11.風聲鶴唳:前秦苻堅領兵進攻東晉,大敗而潰,潰兵聽到風聲和鶴叫疑為追兵。

形容驚慌疑懼。

不能字面意思理解。

“草木皆兵”連用。

有人“殺得風聲鶴唳”來形容戰鬥,算錯。

13.婦姑勃奚:其中“婦”指“兒媳”。

“姑”指“婆婆”,婦姑勃奚指婆婆同兒媳爭吵,後來比喻無關細小事而爭吵。

14.附庸風雅:附庸:追隨;風雅:文雅,多指學。

裝點門面結交名士,事有關文化活動。

不能誤作褒義。

15.付之一炬:它一把火,指全部燒燬。

説付諸一炬。

16.方枘(ruì):方榫(sǔn)頭不能楔(xiē)進圓孔洞,比喻兩件事不相容,或者比喻事情可能。

17.圖:,下定決心努力。

圖,謀求。

下定決心,努力謀求。

18.發聾振聵:聵,耳聾。

發出聲響,使耳聾人能聽見。

比喻語言文字喚醒人。

作振聾發聵。

19.髮指眥裂:髮指,頭髮豎;眥裂,眼眶睜得開裂。

形容憤怒到了。

20.翻然()悔悟:翻(幡)然,轉變樣子。

形容悔改醒悟。

21.犯而不校:犯,觸犯;校,計。

別人觸犯了自己不計。

22.方興未艾:方,正在;興,興起;艾,停止。

事物正在發展,沒有停止。

多形容形勢或事物正在蓬勃發展。

23.防微杜漸:微,細小,指事物苗頭;杜,杜絕,堵塞;漸,事物開端。

思想、壞事物冒頭時候加以制止,不使其發展。

24.飛揚:飛揚,放縱;,橫。

多指橫,目中無人。

25.放浪形骸:放浪,放縱,受拘束;形骸,形體。

行動沒有拘檢。

指受世俗禮法束縛。

26.焚膏繼晷:焚,燒;膏,油脂,燈炷;晷,日光。

點着燈炷接替日光來照明。

形容夜繼日工作或學習。

27.風雨如晦:晦,夜晚,。

是颳風,是下雨,天色得像夜晚一樣。

比喻動亂或黑暗年代。

28.奉為圭臬:圭臬,比喻事物準則。

某些事物、言論奉為準則。

29.浮光掠影:浮光,水面上反光;掠,擦過,閃過。

水面反光,一閃而過影子。

比喻觀察緻,學習深入,印象。

31.風起雲湧:大風起來,烏雲湧現,雷電交加。

比喻事物迅速發展,聲勢 1.感同身受:心裏感謝,親身感受到恩惠一樣。

多用於代人對方致謝。

2.革故鼎新:去掉,建立。

3.各行其是:各自自己以為正確一套做。

是,對,正確。

4.功虧一簣(kuì):比喻事情只差後一點沒有完成。

虧,缺少;簣,土筐。

5.功敗垂成:指事業要時候遭到了失敗,含有意。

6.故步自封:比喻安於現狀,求。

,走步子;封,限制住。

“故”作“固”。

8.改頭換面:改形式,不換內容。

貶義。

11.高山景行:不是指高山美,而是比喻崇高德行. 12.高屋建瓴(líng):形容居高臨下,不可阻擋形勢。

建,傾倒;瓴,水瓶。

13.高山仰止:像仰望高山那樣,人物表示仰望和崇敬。

仰止:仰慕,嚮。

15.更僕難數:“”這裏指“換”。

這個成語是説換了幾班侍者,賓主要説話是説完,後來形容要説話有很多。

18.狗尾續貂:比喻東西續東西後面。

後用來比喻事物,多指文藝作品續作前後相稱。

作貶義,於自稱時含謙義。

19.固若金湯:形容工事,攻破。

(:城牆;誤:金屬) 20.刮目相看:要眼光看待別人,指看待別人取得。

混“另眼相看”.21.管窺蠡(lí)測:從竹管裏看天,用瓢來測量海水。

比喻眼光狹小,見識短淺,對事物觀察和瞭解。

蠡:瓢。

測:量。

22.光怪陸離:色彩,現象。

中性,不要誤認為貶義。

23.鬼斧神工:形容建築、雕塑技藝、高超,像人工能製成。

誤用來形容景物。

24.鬼使神差:使、,派遣,指使。

比喻事情發生完全出於。

,音chai 25.過猶不及:猶:。

事情做得過火了,做得,是。

不能錯誤地理解做得不夠了。

26.瓜田李下:“瓜田不納履,李下冠”原詩字面意思是:瓜地裏,不要彎腰提鞋;結着李子樹下,不要舉手整地帽子。

意思是讓人們要注意自己所處地位,避免嫌疑。

而瓜田李下就是指發生嫌疑地方。

27.甘之如飴:甘,,引申情願、樂意;飴,麥芽糖。

它看得像糖。

比喻意事某種工作,勇於承擔犧牲。

28.隔靴搔癢:靴子外面搔癢。

比喻説話、作文中肯、,沒有抓住要點。

比喻做事實際,不解決問題,徒勞無功。

29.剛愎自用:剛,;愎,任性;自用,自己主觀意願行事。

30.阿:要求讀音e曲,迎合。

31.沽名釣譽:沽,買;釣,騙取。

做出或某種手段騙取名譽。

33.毀家紓難:毀家,分散家財;紓,緩解,。

捐獻全部家產,解救國難。

注意nan4 1.海市蜃樓:比喻人世,事物。

2.人師:喜歡教育者自居,。

5.禍起蕭牆:禍內部發生。

蕭牆,照壁,比喻內部。

6.迴腸蕩氣:形容文藝作品或表演動人,耐人尋味。

7.汗牛充棟:形容書籍很多。

汗牛,指用牛拉車運書,牛累得出汗;充棟,指書堆滿了屋子,頂到房梁。

8.海晏清河:滄海波平,黃河水清。

比喻天下太平。

晏:。

12.邯鄲學步:到邯鄲學人家邁步走路。

比喻地模仿,不但學不到人家本領,反而連自己固有處丟掉了。

16.皓首經:鑽研經典到。

皓首:白頭。

窮:盡,到。

17.河東獅吼:不是河東獅子大叫,它是指婦人,用來嘲笑怕老婆男人。

22。

渙然冰釋:像冰塊遇熱,一下子融解了。

比喻疑慮、誤會消除。

23.諱莫如:事情,因而隱瞞不報。

(:隱瞞;誤:忌諱) 24.繪聲繪色:形容描寫生動逼真,常誤用作代替“有聲有色”。

25.火中取栗:比喻別人冒險,頭,自己卻得不到處。

26.厚此薄彼:重視優待這個,輕視、這個。

形容相待。

,優待、看重;,看不起;彼,那個。

27.河清海晏:河,黃河;晏,。

比喻天下太平。

28.其辭:話説得,不明確。

1.集腋成裘:腋,腋下,指狐狸腋下皮毛;裘,皮衣。

比喻積少可以成多。

2.疾首蹙額:疾首,頭疼;蹙額,皺眉頭。

形容厭惡、痛恨樣子。

3.見知著:微,,苗頭;著,。

見到一點苗頭能看清發展趨向和實質性問題。

4.吉光片羽:古代神話中神馬名;片羽,一種羽毛。

比喻殘餘僅存古代文物。

5.揚清:激:衝去;濁,髒水;清,清水。

比喻除去人,獎勵好人。

現在比喻發揚,去除。

6.既往不咎:既,;往,過去;咎,責備,加罪。

去做錯事責備。

7.積重難返:積重,積習;返,回頭。

時間形成習慣,改變。

多指惡習、弊端發展到革除地步。

8.狡兔三窟:兔子有三個洞穴。

比喻藏身地方多,於逃避災禍。

現在多用貶義。

9.涇渭分明:涇河水清,渭河水渾,涇河水流入渭河時,混,比喻界限。

10.衞填海:衞,神話中鳥名。

比喻意志。

11.濟濟(jǐ)一堂:形容很多有才能人聚含有一起。

濟濟,眾多。

12.計日程功:可以數着日子計算。

形容短期間可以。

程,計算。

13.間(jiān)不容發:距離,中間不能放進一根頭髮。

比喻情勢到了。

14.見知著:見到微小跡象,能察知發展趨勢。

微,,指露出苗頭;著,。

17.膠柱鼓瑟(sè):比喻拘泥,不知變通。

柱瑟上調弦木,粘住,不能調整音高。

19.積毀銷骨:眾人毀謗,可以置人於死地。

(:熔化;誤:出售) 20.揚清:激:衝去;濁:髒水。

比喻發揚一切,清除一切。

21。

集思廣益:集中眾人智慧,可以收到效果。

(:擴大;誤:) 22.加人一等:並非是指給予人多一等,而是形容,才能等出眾. 23.見仁見智:同一個問題各人有各人見解,使用中要注意防止前後矛盾 24.見異思遷:意志,喜愛。

表示選擇時。

25.金針度人:語出《桂苑叢談•史遺》,其中記載鄭侃女兒採娘,七月初七祭織女,織女她一根盤針;叫刺繡技藝出色。

後來“金針度人”比喻秘法、訣竅傳別人。

26.金碧:形容建築物或陳設華麗緻,光彩耀目。

27.敬謝:謝,推辭;敏,無能。

不是指不及時感謝,而是指恭敬地表示能力不夠或不能接受。

表示推辭做某事婉辭。

錯用於拒絕別人要求。

29.而微:指到處,而指內容具備了,不過局面、規模。

1.開源節流:源,水源。

比喻經濟上增加收入,節省開支。

2.開宗明義:宗,旨,指文章主題,行動目的。

指説話寫文章一開始主要意思點明。

3.開門揖(yi)盜:揖:作揖,表示歡迎。

比喻引進人,自招禍患。

4.刻鶻類鶩:鶻,天鵝;鶩,鴨。

刻畫天鵝像,但像個鴨子。

意思是仿效得雖然逼真,但相似。

Hu2wu4 5.膾炙人口:膾,肉;炙,烤肉。

比喻人人讚美和傳誦。

(多指詩文) 6.而談:“”。

談得理直氣壯叫而談。

人們大多此語形容聊天,屬誤用。

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