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十四卦 |周易六十四卦列表 |易經六十四卦 |【周易那64卦】

北宋邵雍傳“天地定位,山澤通氣,雷風,水火不相射,八卦”[1]敍述繪製八卦圖(後人或稱伏羲先天八卦圖),並衍生六十四卦圖(後人或稱伏羲先天六十四卦圖)。

有一個説法伏羲氏所創劃出三畫爻出來推出(乾)、(坤)、(震)、(離)、(巽)、(坎)、(艮)、(兑)八卦。

但有學者指出歷史資料顯示,占筮卦象,出現時是六十四卦,反而八卦是後人詮釋。

60個卦應24節氣,:[3]
17世紀末,德國哲學家及數學家萊布尼茨法國傳教士白晉介紹之下,得到邵雍伏羲先天六十四卦〈方圓四分四層圖〉,認為他創二元運算(二進制)相符合,讚揚備。

後來演進成布爾代數。

《易傳》〈序卦傳〉[4]用以描述六十四卦次序,和排列理由。

“有天地,然後有萬物;有萬物,然後有男女;有男女,然後有夫婦;有夫婦,然後有父子;有父子,然後有君臣;有君臣,然後有上下;有上下,然後禮儀有所錯。

夫婦道,可以,故受之以恆;恆者。

……”
1. 幹(拼音:qián,注音:ㄑㄧㄢˊ,中古擬音:.mw-parser-output .IPA{font-family:”Charis SIL”,”Doulos SIL”,”Linux Libertine”,”Segoe UI”,”Lucida Sans Unicode”,”Code2000″,”Gentium”,”Gentium Alternative”,”TITUS Cyberbit Basic”,”Arial Unicode MS”,”IPAPANNEW”,”Chrysanthi Unicode”,”GentiumAlt”,”Bitstream Vera”,”Bitstream Cyberbit”,”Hiragino Kaku Gothic Pro”,”Lucida Grande”,sans-serif;text-decoration:none!important}.mw-parser-output .IPA a:link,.mw-parser-output .IPA a:visited{text-decoration:none!important}gien),周易六十四卦首。

上下乾卦組成,其六個爻陽。

通稱“乾天”。

代表“天”形象。

置於六十四卦首、其次是象徵“地”坤卦,序卦傳:天地定位、萬物生焉。

2. 坤(拼音:kūn,注音:ㄎㄨㄣ,中古擬音:khuon),周易六十四卦中排行第二卦。

上下是坤卦組成,六個爻是爻。

通稱“坤為地”。

象徵“大地”天孕育萬物生成。

3. 屯(拼音:zhūn,注音:ㄓㄨㄣ,中古擬音:tryn),周易六十四卦中排序第三卦。

外卦(上卦)坎、內卦(下卦)震。

因為上卦是代表水坎卦、下卦是代表雷震卦,所以通稱“水雷屯”。

天地定位後萬物生長,屯卦有“盈”“萬物始生”意。

4. 蒙,周易六十四卦中第四卦。

外卦(上卦)艮、內卦(下卦)坎。

因為上卦是代表山艮卦、下卦是代表水坎卦,故通稱“山水蒙”。

象徵萬物初生,“矇昧”狀態。

5. 需,周易六十四卦中第五卦。

外卦(上卦)坎、內卦(下卦)幹。

因為代表水坎卦上、代表天乾卦下,故通稱為“水天需”。

依序卦傳解釋需為“飲食道”,指萬物啓蒙後養育。

6. 訟,周易六十四卦中第六卦。

外卦(上卦)幹、內卦(下卦)坎。

因為代表天乾卦上、代表水坎卦下,是故通稱為“天水訟”。

依序卦傳解釋,飲食生活“需”求,開始會有爭執,是“爭訟”,是排序需卦後。

7. 師,周易六十四卦中第七卦。

外卦(上卦)坤、內卦(下卦)坎、因為代表地坤卦上、代表水坎卦下,所以通稱“地水師”。

師軍隊意、羣眾爭執,演變成“興兵師”狀況。

8. ,周易六十四卦中第八卦。

外卦(上卦)坎、內卦(下卦)坤。

因為代表水坎卦上、代表地坤卦下,故通稱為“水地”。

鄰,意,起兵興師後羣人“”。

9. 小畜(“畜”,拼音:xù,注音:ㄒㄩˋ,中古擬音:hiuk),周易六十四卦中第九卦。

外卦(上卦)巽,內卦(下卦)幹,通稱“風天小畜”。

小畜有集合意,人們親後開始集合。

10. 履,周易六十四卦中第十卦。

外卦(上卦)幹,內卦(下卦)兑,通稱“天澤履”。

履為踩踏意,序卦傳另雲:履者禮。

11. 泰,周易六十四卦中第十一卦。

外卦(上卦)坤,內卦(下卦)幹,通稱“地天泰”。

泰通達意。

12. 否(拼音:pǐ,注音:ㄆㄧˇ,中古擬音:biix),周易六十四卦中第十二卦。

外卦(上卦)幹,內卦(下卦)坤,通稱“天地否”。

否為閉“塞”意。

13. 同人,周易六十四卦中第十三卦。

外卦(上卦)幹,內卦(下卦)離,通稱“天火同人”。

同人是“會”・“協同”意。

14. 有,周易六十四卦中第十四卦。

外卦(上卦)離,內卦(下卦)幹,通稱“火天大有”。

意指收穫。

15. 謙,周易六十四卦中第十五卦。

外卦(上卦)坤,內卦(下卦)艮,通稱“地山謙”。

16. 豫,周易六十四卦中第十六卦。

外卦(上卦)震,內卦(下卦)坤,通稱“雷地豫”。

豫意。

17. 隨,周易六十四卦中第十七卦。

外卦(上卦)兑,內卦(下卦)震,通稱“澤雷”。

18. 蠱(拼音:gǔ,中古擬音:kox),周易六十四卦中第十八卦。

外卦(上卦)艮,內卦(下卦)巽,通稱“山風蠱”。

蠱,為“腐敗”意。

19. 臨,周易六十四卦中第十九卦。

內卦(下卦)兑、外卦(上卦)坤。

通稱“地澤臨”。

臨者,臨近意。

20. 觀,周易六十四卦中第廿卦。

內卦(下卦)坤、外卦(上卦)巽。

通稱“風地觀”。

觀者,觀看意。

21. 噬嗑(拼音:shì hé,注音:ㄕˋ ㄏㄜˊ,中古擬音:zjed ghap),周易六十四卦中第廿一卦。

內卦(下卦)震、外卦(上卦)離。

通稱“火雷噬嗑”。

噬嗑咬之意。

22. 賁(拼音:bì,注音:ㄅㄧˋ,中古擬音:pieh),周易六十四卦中第廿二卦。

內卦(下卦)離、外卦(上卦)艮。

通稱“山火賁”。

賁者飾、裝飾,修飾意。

23. 剝,周易六十四卦中第廿三卦。

內卦(下卦)坤、外卦(上卦)艮。

通稱“山地剝”。

剝為“剝”落之意。

24. 復,周易六十四卦中第廿四卦。

內卦(下卦)震、外卦(上卦)坤。

通稱“地雷復”。

復者,回“復”意。

25. 無妄,周易六十四卦中第廿五卦。

內卦(下卦)震、外卦(上卦)幹。

通稱“天雷無妄”。

相反,意思;無妄 ,即。

無妄是無妄之災之意。

26. 大畜,周易六十四卦中第廿六卦。

內卦(下卦)幹、外卦(上卦)艮。

通稱“山天大畜”。

為“豐收”意。

27. 頤,周易六十四卦中第廿七卦。

內卦(下卦)震、外卦(上)艮。

通稱“山雷頤”。

頤為下顎,引申為吞噬意。

28. 過,周易六十四卦中第廿八卦。

內卦(下卦)巽、外卦(上卦)兑。

因為代表澤兑卦上、代表風巽卦下,是故通稱“澤風過”。

有超越多、“過猶不及”意。

29. 坎,周易六十四卦中第廿九卦。

上下卦坎。

其代表水,通稱“坎水”,意為水窪、“坎”陷之意。

30. 離,周易六十四卦中第卅卦。

上下同為離。

離者,為“火”,通稱“離為火”。

有“麗”意。

31. 鹹,周易六十四卦中第卅一卦。

外卦(上卦)兑、內卦(下卦)艮。

因為上卦是代表澤兑卦、下卦是代表山艮卦,所以通稱“澤山鹹”。

為“交感”,意。

32. 恆,周易六十四卦中第卅二卦。

外卦(上卦)震、內卦(下卦)巽。

因為上卦是代表雷震卦、下卦是代表風巽卦,是通稱“雷風恆”。

恆者,“永恆”意。

33. 遁(拼音:dùn,注音:ㄉㄨㄣˋ,中古擬音:duonh),周易六十四卦中第卅三卦。

外卦(上卦)幹、內卦(下卦)艮。

因為上卦是代表天乾卦、下卦是代表山艮卦,所以通稱“天山遁”。

序卦傳雲:遁者,退。

“隱匿”意。

小畜:亨。

外卦(上卦)震、內卦(下卦)幹。

因為上卦是代表雷震卦、下卦是代表天乾卦,所以通稱“雷天大壯”。

為“陽剛”意。

35. 晉,周易六十四卦中第卅五卦。

外卦(上卦)離、內卦(下卦)坤。

因為上卦是代表火離卦、下卦是代表地坤卦,所以通稱“火地晉”。

序卦傳雲:晉者,進。

是“”象徵。

36. 明夷,周易六十四卦中第卅六卦。

內卦(下卦)離、外卦(上卦)坤。

因為上卦是代表地坤卦、下卦是代表火離卦,所以通稱“地火明夷”。

序卦傳雲:夷者,傷。

乃光明受到損傷,是“黑暗”象。

37. 家人,周易六十四卦中第卅七卦。

內卦(下卦)離、外卦(上卦)巽。

因為上卦是代表風巽卦、下卦是代表火離卦,所以通稱“風火家人”。

序卦傳雲:家人,內。

為“齊家”象。

38. 睽(拼音:kuí,中古擬音:khue),周易六十四卦中第卅八卦。

內卦(下卦)兑、外卦(上卦)離。

因為上卦是代表火離卦、下卦是代表澤兑卦,所以通稱“火澤睽”。

序卦傳雲:睽者,。

為“違、違背”象。

39. 蹇(拼音:jiǎn,注音:ㄐㄧㄢˇ,中古擬音:kianx),周易六十四卦中第卅九卦。

內卦(下卦)艮、外卦(上卦)坎。

因為上卦是代表水坎卦、下卦是代表山艮卦,所以通稱“水山蹇”。

序卦傳:蹇者,。

為“”意。

40. 解(拼音:jiè,中古擬音:kreh),周易六十四卦中第四十卦。

內卦(下卦)坎、外卦(上卦)震。

因為上卦是代表雷震卦、下卦是代表水坎卦,所以通稱“雷水解”。

序卦傳:解者,緩。

乃“消除、”意。

41. 損,周易六十四卦中第四十一卦。

內卦(下卦)兑、外卦(上卦)艮。

因為上卦是代表山艮卦、下卦是代表澤兑卦,所以通稱“山澤損”。

損,為“減損”意。

42. 益,周易六十四卦中第四十二卦。

內卦(下卦)震、外卦(上卦)巽。

因為上卦是代表風巽卦、下卦是代表雷震卦,所以通稱“風雷益”。

益者,“利益”意。

43. 夬(拼音:guài,注音:ㄍㄨㄞˋ,中古擬音:kruad),周易六十四卦中第四十三卦。

內卦(下卦)幹、外卦(上卦)兑。

因為上卦是代表澤兑卦、下卦是代表天乾卦,所以通稱“澤天夬”。

夬者,決者。

為“決裂”意。

44. 姤(拼音:gòu,中古擬音:kuh),周易六十四卦中第四十四卦。

內卦(下卦)巽、外卦(上卦)幹。

因為上卦是代表天乾卦、下卦是代表風巽卦,所以通稱“天風姤”。

序卦傳言:姤,遇,柔遇。

為“相遇、邂逅”意。

本書內容是《解》簡版。

是配合本站簡版卜卦程式而另外整理出來。

於學習《經》入門者來説,這是入門書,可配合這篇教學文章使用。

《經》是一部積累筮佔辭辯證法哲學書,譽為“諸之首,大道源”。

該書闡述了天地世間關於萬象變化古老經典。

該書整體角度去認識和把握世界,人看做是一個感應有機整體。

其內容涉及哲學、政治、生活、文學、藝術諸多領域。

《經》分“經”“傳”兩大部分, “經”卦象、卦名,有周文王周公父子寫卦辭和爻辭。

“傳”《十翼》,即是“經”所作的註解,它讓《經》,有價值、有內涵。

《彖辭》是解釋卦辭,解釋全卦大要;《象傳》分成大象和小象,説卦卦象稱為《大象傳》,説爻象稱為《小象傳》;《文言傳》只論及乾坤二卦,仔細加以解説;《説卦傳》説八卦所代表意義,以及八卦由來;《雜卦傳》並無次序,解釋了六十四卦卦名含義和特點,意義相對或相關兩卦放在一起解釋;如今我們説《經》包含《易傳》內,成為獨立而經典了。

它主體是六十四卦卦圖、卦辭、爻辭、彖傳、象傳、文言傳、繫辭傳。

來説,研究《經》,大部分精力是這裏。

幫助大家理解學習《經》,總結了經六十四卦每一卦卦辭、爻辭、彖辭、象辭原始經文,歡迎點贊、轉發,收藏。

來源公眾號:經全集。

乾:元,亨,利,貞。

《彖》曰:哉乾元,萬物資始,乃統天。

雲行雨施,品物流形。

大明,六位時成,時 乘六龍御天。

乾道變化,各性命,保合和,乃利貞。

首出庶物,萬國鹹寧。

《象》曰:天行健,君子自強不息。

潛龍,陽下。

見龍再田,德施普。

終日乾 乾,反覆道。

或躍淵,進無咎。

飛龍天,人造。

亢龍有悔,盈不可。

九,天德不可首。

初九:潛龍。

《象》曰:潛龍,陽下。

九二:見龍田,利見大人。

《象》日:見龍田,德施普。

九三:君子終日乾乾,夕惕若,無咎。

《象》曰:終日乾乾,反覆道。

九四:或躍淵,無咎。

《象》曰:或躍淵,進無咎。

九五:飛龍天,利見大人。

《象》曰:飛龍天,人造。

上九:亢龍有悔。

《象》日:亢龍有悔,盈不可。

坤:元亨,利牝馬貞。

君子有攸往,迷後得主。

利西南得朋,東北喪朋。

安貞吉。

《彖》曰:至哉坤元,萬物資生,乃順承天。

坤厚載物,德合無疆。

含弘光大,品物咸亨。

牝馬地類,行地無疆,柔順利貞。

君子攸行,迷失道,後。

西南得朋,乃類行;東北喪朋,乃有慶。

安貞之吉,應地無疆。

《象》曰:地勢坤,君子厚德載物。

初六:履霜,堅冰。

《象》曰:履霜堅冰,陰始凝。

馴致其道,堅冰。

六二:直方大,不習,無。

《象》曰:六二動,以方。

不習,無,地道光。

六三:含章可貞。

或王事,無成。

《象》曰:含章可貞;以時發。

或王事,知光大。

六四:括囊,無咎無譽。

《象》曰:括囊無咎,慎不害。

六五:黃裳,元吉。

《象》曰:黃裳元吉,文中。

上六:龍戰於野,其血玄黃。

《象》曰:龍戰於野,其道。

屯:元亨利貞。

用有攸往,利建侯。

《彖》曰:屯,剛柔始交而難生。

動乎險中,大亨貞。

雷雨動滿盈,天造草昧,宜建侯而 不寧。

《象》曰:雲雷屯,君子經綸。

初九:磐桓,利居貞,利建侯。

《象》曰:雖磐桓,志行。

貴下,得民。

六二:屯如邅如,乘馬班如。

匪寇,婚媾,女子貞不字,十年乃字。

《象》曰:六二,。

十年乃字,。

六三:既鹿無虞,惟入於林中。

君子幾,不如舍,。

《象》曰:既鹿無虞,縱禽。

君 子舍之,,。

六四:乘馬班如,求婚媾,吉,無。

《象》曰:求而往,。

九五:屯其膏,小貞吉,貞。

《象》曰:屯其膏,施未光。

上六:乘馬班如,泣血漣如。

《象》曰:泣血漣如,何可長。

蒙:亨。

匪我求童蒙,童蒙求我。

初噬告,瀆,瀆則告。

利貞。

《彖》曰:蒙,山下有險,,蒙。

蒙亨,亨行時中。

匪我求童蒙,童蒙求我,志 應。

初噬告,剛中。

瀆,瀆則告,瀆蒙。

蒙以養,聖功。

《象》曰:山下出 泉,蒙。

君子果行育德。

初六:發矇,利用刑人,説桎梏;以往。

《象》曰:利用刑人, 正法。

九二:包蒙,吉。

納婦,吉;子克家。

《象》曰:子克家,柔接。

六三:娶女,見金夫,不有躬,無攸利。

《象》曰:娶女,行不順。

六四:困蒙,。

《象》曰:困蒙之吝,實。

六五:童蒙,吉。

《象》曰:童蒙之吉,順以巽。

上九:擊蒙,寇,利禦寇。

《象》曰:利用禦寇,上下。

需:有孚,光亨,貞吉。

利涉大川。

《彖》曰:需,,前。

而不陷,其義困窮矣。

需有孚,光亨,貞吉。

位乎 天位,。

利涉大川,往。

《象》曰:雲上於天,需。

君子飲食宴樂。

初九:需 於郊,利用恆,無咎。

《象》曰:需於郊,不犯。

利用恆,無咎;。

九二:需於沙,有言,終吉。

《象》曰:需於沙,衍中。

雖有言,終吉。

九三:需於泥,致寇。

《象》曰:需於泥,災在外。

自我致寇,敬慎不敗。

六四:需於血,出自穴。

《象》曰:需於血,聽。

九五:需於酒食,貞吉。

《象》曰:酒食貞吉,中正。

上六:入於穴,有不速之客三人 來,敬之終吉。

《象》曰:不速之客來,敬之終吉。

雖位,失。

訟:有孚,窒惕,中吉。

終兇。

利見大人,涉大川。

《彖》曰:訟,上下險,而,訟。

訟有孚,窒惕,中吉,剛來而得中。

終兇,訟不可成。

利見大人,中正。

涉大川,入於淵。

《象》曰:天水違行,訟。

君子作事謀始。

初六:不永所事,有言,終吉。

《象》曰:不永所事,訟不可。

雖有小言,其辯明。

九二:不克訟,歸而逋,其邑人三百户無眚。

《象》曰:不克訟,歸逋竄。

自下訟上, 患掇。

六三:食德,貞厲,終吉。

或王事,無成。

《象》曰:食德,上吉。

九四:不克訟,復自命,渝安貞,吉。

《象》曰:復即命,渝安貞;不失。

九五:訟,元吉。

《象》曰:訟,元吉,中正。

上九:或錫鞶帶,終朝三褫之。

《象》曰:訟受福,敬。

師:貞,丈人吉,無咎。

《彖》曰:師,眾,貞正,能眾,可以王矣。

剛中而應,行險而順,以此毒天下, 而民,吉何咎矣? 《象》曰:地中有水,師,君子容民蓄眾。

初六:師出以律,否臧。

《象》曰:師出以律, 失律。

九二:師,中吉,無咎,王三錫命。

《象》曰:師中吉,承天寵。

王三錫命,懷萬邦。

六三:師或輿屍,兇。

《象》曰:師或輿屍,大無功。

六四:師左次,無咎。

《象》曰:左次無咎,。

六五:田有禽,利執;言,無咎。

長子帥師,弟子輿屍,貞。

《象》曰:長子帥師,中行。

弟子輿師,使。

上六:大君有命,開國承家,小人。

《象》曰:大君有命,。

小人,邦。

:吉。

原筮,元永貞,無咎。

不寧方來,後夫兇。

《彖》曰:,吉。

,輔,下。

原筮,元永貞,無咎,剛中。

不寧方來,上 下應。

後夫兇,其道。

《象》曰:地上有水,。

先王以建萬國,親諸侯。

初六:有孚比,無咎。

有孚盈缶,有它吉。

《象》曰:初六,有它吉。

六二:之自內,貞吉。

《象》曰:之自內,失。

六三:匪人。

《象》曰:匪人,傷乎?

六四:外比,貞吉。

《象》曰:外於賢,上。

九五:顯比,王三驅,失前禽。

邑人不誡,吉。

《象》曰:顯比吉,位。

舍逆取順,失前禽。

邑人不誡,上使中。

上六:比之無首,兇。

《象》曰:比之無首,無所終。

君子吉,小人否。

密雲不雨,自我西郊。

《彖》曰:小畜;柔得位而上下應,曰小畜。

健而巽,剛中而志行,乃亨。

密雲不雨, 。

自我西郊,施未行。

《象》曰:風行天上,小畜。

君子懿文德。

初九:復道,何其咎?吉。

《象》曰:復道, 其義吉。

九二:牽復,吉。

《象》曰:牽覆中,自失。

九三:輿説輻,夫妻反目。

《象》曰:夫 妻反目,不能正室。

六四:有孚,血去惕出,無咎。

《象》曰:有孚惕出,上合志。

九五:有孚攣如,富以其鄰。

《象》曰:有孚攣如,。

上九:既雨既處,尚德載。

婦貞。

月幾望,君子徵。

《象》曰:既雨既處,德積載。

君子徵,有所疑。

履:履虎尾,咥人,亨。

《彖》曰:履,柔履。

説而應乎乾,是履虎尾,咥人,亨。

剛中正,履帝位而 疚,光明。

《象》曰:上天下澤,履。

君子辨上下,定民志。

初九:素履往,無咎。

《象》曰:素履之往,獨行願。

九二:履道坦坦,幽人貞吉。

《象》曰:幽人貞吉,中。

六三:眇能視,跛能履。

履虎尾,咥人,兇。

武人於大君。

《象》曰:眇能視,不足以 有明。

跛能履,不足以行。

咥人,位。

武人於大君,志。

九四:履虎尾,愬愬,終吉。

《象》曰:愬愬吉,志行。

九五:夬履,貞厲。

《象》曰:夬履貞厲,位。

上九:視履考祥,其元吉。

《象》曰:元吉上,有慶。

泰:,吉亨。

《彖》曰:泰,,吉亨。

是天地交而萬物,上下交而其志同。

內陽而外陰,內健而外順,內君子而外小人。

君子道長,小人道消。

《象》曰:天地交,泰。

後財成天地道,輔相天地宜,左右民。

初九:拔茅茹,以其匯,徵吉。

《象》曰:拔茅徵吉,志在外。

九二:包荒,馮河,不遐遺。

朋亡,得於中行。

《象》曰:包荒,得於中行,光大。

九三:無平不陂,復,艱貞無咎。

勿恤其孚,於食有福。

《象》曰:復,天地際。

六四:翩翩,以其鄰,戒孚。

《象》曰:翩翩,失實。

戒孚,中心願。

六五:帝乙歸妹,祉元吉。

《象》曰:祉元吉,中行願。

上六:城復於隍,師。

自邑告命,貞吝。

《象》曰:城復於隍,其命。

否:否之匪人,君子貞,來。

《彖》曰:否之匪人,君子貞,來。

是天地不交而萬物,上下交,而天下無邦。

內陰而外陽,內柔而外剛,內小人而外君子。

小人道長,君子道消。

《象》曰:天地交,否。

君子儉德闢,不可榮以祿。

初六:拔茅茹,以其匯,貞吉,亨。

《象》曰:拔茅貞吉,志在君。

六二:包承,小人吉,大人否,亨。

《象》曰:大人否,亨,不亂羣。

六三:包羞。

《象》曰:包羞,位。

九四:有命無咎,疇離祉。

《象》曰:有命無咎,志行。

九五:休否,大人吉。

其亡其亡,繫於苞桑。

《象》曰:大人之吉,位。

上九:傾否,先否後喜。

《象》曰:否終傾,何可長。

同人:同人於野,亨。

利涉大川,利君子貞。

《彖》曰:同人,柔得位得中,而應乎乾,曰同人。

同人曰,同人於野,亨。

利涉大川,乾 行。

文明,中正而應,君子。

唯君子能通天下志。

《象》曰:天火,同人。

君子類族辨物。

初九:同人於門,無咎。

《象》曰:出門同人, 誰咎。

六二:同人於宗,。

《象》曰:同人於宗,吝道。

九三:伏戎於莽,升其高陵,三歲。

《象》曰:伏戎於莽,敵。

三歲,安行 。

九四:乘其墉,弗克攻,吉。

《象》曰:乘其墉,義弗克,其吉,困而反。

九五:同人,號咷而後笑。

大師克相遇。

《象》曰:同人,中直。

大師相遇,言相剋。

上九:同人於郊,無悔。

《象》曰:同人於郊,志得。

《彖》曰:有,柔得尊位,大中而上下應,曰有。

其德剛健而文明,應乎天而時行, 是元亨。

《象》曰:火天上,有。

君子遏惡揚善,順天休命。

初九:無交害,匪咎,艱則無咎。

《象》曰:有初九,無交害。

九二:大車以載,有攸往,無咎。

《象》曰:大車以載,積中不敗。

九三:公用亨於天子,小人弗克。

《象》曰:公用亨於天子,小人害。

九四:匪其彭,無咎。

《象》曰:匪其彭,無咎,明辨晰。

六五:厥孚交如,威如,吉。

《象》曰:厥孚交如,信以發志。

威如之吉,而無備。

上九:天佑,吉無。

《象》曰:有上吉,天佑。

謙:亨,君子。

《彖》曰:謙,亨。

天道下濟而光明,地道卑而上行。

天道虧盈而益謙,地道變盈而流, 鬼神而福謙,人道而好謙。

謙尊而光,卑而不可踰,君子。

《象》曰:地中有山,謙。

君子裒多益寡,稱物平施。

初六:謙謙君子,涉大川,吉。

《象》曰:謙謙君子,卑以自牧。

六二:鳴謙,貞吉。

《象》曰:鳴謙貞吉,中心得。

九三:勞謙君子,,吉。

《象》曰:勞謙君子,萬民服。

六四:無,撝謙。

《象》曰:無,撝謙,違。

六五:以其鄰,利用侵伐,無。

《象》曰:利用侵伐,徵不服。

上六:鳴謙,利用行師,徵邑國。

《象》曰:鳴謙,志得。

可用行師,徵邑國。

《彖》曰:豫,應而志行,順以動,豫。

豫,順以動,故天地如之,而況建侯行師乎!天 地順動,故日月不過而四時。

聖人順動,刑罰清而民服。

豫時義大! 《象》曰:雷出地奮,豫。

先王作樂崇德,殷薦上帝,配祖考。

初六:鳴豫,兇。

《象》曰:初六鳴豫,志。

六二:介於石,日,貞吉。

《象》曰:日,貞吉;中正。

六三:盱豫,悔。

遲有悔。

《象》曰:盱豫有悔,位。

九四:豫,有得。

疑,朋盍簪。

《象》曰:豫有得,志大行。

六五:貞疾,恆死。

《象》曰:六五貞疾,。

恆死,中未亡。

上六:冥豫,成有渝,無咎。

《象》曰:上,何可長?

隨:元亨利貞,無咎。

《彖》曰:隨,剛來而下柔,動而説,隨。

大亨貞,無咎,而天下。

時義大! 《象》曰:澤中有雷,隨。

君子以嚮晦入宴息。

初九:官有渝,貞吉。

出門交。

《象》曰:官有渝,從正吉。

出門交,不失。

六二:系小子,失丈夫。

《象》曰:系小子,弗兼。

六三:系丈夫,失小子。

隨有求,得,利居貞。

《象》曰:系丈夫,志舍下。

九四:隨有獲,貞。

有孚,道,何咎?
《象》曰:隨有獲,其義兇。

有孚道, 。

九五:孚於嘉,吉。

《象》曰:孚於嘉吉,位。

上六:拘繫,乃維。

王用亨於西山。

《象》曰:拘繫,上。

蠱:元亨,利涉大川。

先甲三日,後甲三日。

《彖》曰:蠱,剛上而,巽,蠱。

蠱,元亨,而天下治。

利涉大川,往有事。

先甲三日,後甲三日,終則有始,天行。

《象》曰:山下有風,蠱。

君子振民育德。

初六:幹父蠱,有子,考無咎,吉。

《象》曰:幹父蠱,意承考。

九二:幹母蠱,不可貞。

《象》曰:幹母蠱,得中道。

九三:幹父蠱,小有晦,無大咎。

《象》曰:幹父蠱,無咎。

六四:裕父蠱,見吝。

《象》曰:裕父蠱,得。

六五:幹父蠱,用譽。

《象》曰:幹父用譽,承以德。

上九:不事王侯,高尚其事。

《象》曰:不事王侯,志可則。

臨:元,亨,利,貞。

至於八月有。

《彖》曰:臨,浸而。

説而順,剛中而應。

大亨,天道。

至於八月有,消不 。

《象》曰:澤上有地,臨。

君子教思,保民無疆。

初九:鹹臨,貞吉。

《象》曰:鹹臨 貞吉,志行。

九二:鹹臨,吉,無。

《象》曰:鹹臨,吉,無,未順命。

六三:甘臨,無攸利。

既憂之,無咎。

《象》曰:甘臨,位。

既憂之,咎不長。

六四:臨,無咎。

《象》曰:臨無咎,位當。

六五:知臨,大君宜,吉。

《象》曰:大君宜,行中之謂。

上六:敦臨,吉,無咎。

《象》曰:敦臨吉,志在內。

觀:盥而不薦,有孚顒若。

《彖》曰:大觀上,而巽,中正觀天下,觀。

盥而不薦,有孚顒若,下觀而化。

觀 天之神道,而四時。

聖人神道設教,而天下服矣。

《象》曰:風行地上,觀。

先王省方觀民設教

初六:童觀,小人無咎,君子。

《象》曰:初六童觀,小人道。

六二:窺觀,利女貞。

《象》曰:窺觀女貞,亦可。

六三:觀我生,進退。

《象》曰:觀我生進退,失道。

六四:觀國光,利用賓於王。

《象》曰:觀國光,尚賓。

九五:觀我生,君子無咎。

《象》曰:觀我生,觀民。

上九:觀其生,君子無咎。

《象》曰:觀其生,志。

《彖》曰:頤中有物曰噬嗑。

噬嗑而亨,分,動而明,雷電合而章。

柔得中而上行, 雖位,利用獄。

初九:履校滅趾,無咎。

《象》曰:履校滅趾,不行。

六二:噬膚滅鼻,無咎。

《象》曰:噬膚滅鼻,。

六三:噬臘肉,遇毒。

,無咎。

《象》曰:遇毒,位。

九四:“噬幹胏,得金矢。

利,吉。

延伸閱讀…

六十四卦- 維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書

周易六十四卦列表- 維基百科

《象》曰:利艱貞吉,未光。

六五,噬乾肉得黃金。

貞厲,無咎。

《象》曰:貞厲無咎,得當。

上九:何校滅耳,兇。

《象》曰:何校滅耳,聰不明。

《彖》曰:賁,亨,柔來而文剛,故亨。

上而文柔,故小利有攸往,天文。

文明 止,人文。

觀乎天文,察時變;觀乎人文,化成天下。

《象》曰:山下有火,賁。

君子政,折獄。

初九:賁其趾,舍車而徒。

《象》曰:舍車而徒,義弗乘。

六二:賁。

《象》曰:賁,上興。

九三:賁如,濡如,永貞吉。

《象》曰:永貞之吉,陵。

六四:賁如,皤如,白馬翰如,匪寇婚媾。

《象》曰:六四,位疑。

匪寇婚媾,無。

六五:賁於丘園,束帛戔戔。

,終吉。

《象》曰:六五之吉,。

上九:白賁,無咎。

《象》曰:白賁無咎,上得志。

《彖》曰:剝,剝。

柔變。

有攸往,小人。

順而止,觀象。

君子消息 盈虛,天行。

《象》曰:山附地上,剝。

上以厚下安宅。

初六:剝牀,蔑貞,兇。

《象》曰:剝牀, 滅下。

六二:剝牀辨,蔑貞,兇。

《象》曰:剝牀辨,未有。

六三:剝,無咎。

《象》曰:剝無咎,失上下。

六四:剝牀膚,兇。

《象》曰:剝牀膚,切近災。

六五:貫魚。

宮人寵,無。

《象》曰:宮人寵,無。

上九:碩果食,君子得輿,小人剝廬。

《象》曰:君子得輿,民所載。

小人剝廬,終不可。

復:亨。

出入無疾,朋來無咎。

反覆其道,七日來複,利有攸往。

《彖》曰:復。

亨。

反,動而以順行,是出入無疾,朋來無咎。

反覆其道,七日來複,天行。

利有攸往,。

復其見天地心乎? 《象》曰:雷地中,復。

先王以至日閉關,商旅不行,後不省方。

初九:復,無祗悔,元吉。

《象》曰:復,修身。

六二:休復,吉。

《象》曰:休復吉,以下仁。

六三:頻復,厲,無咎。

《象》曰:頻復厲,義無咎。

六四:中行復。

《象》曰:中行復,道。

六五:敦復,無悔。

《象》曰:敦復無悔,中自考。

上六:迷復,兇,有災眚。

行師,終有大敗,其國君兇,至於十年,不克徵。

《象》曰:迷復,反君道。

無妄:元亨利貞。

其匪有眚,有攸往。

《彖》曰:無妄,外來而主於內。

動而,剛中而應,大亨,天之命。

其匪有眚,有攸往。

無妄之往,何之矣?天命不佑,行? 《象》曰:天下雷行,物無妄。

先王時,育萬物。

初九:無妄,吉。

《象》曰:無妄之往,得志。

六二:耕穫,菑畲,利有攸往。

《象》曰:耕穫,。

六三:無妄之災。

或繫牛,行人得,邑人災。

《象》曰:行人得牛,邑人災。

九四:可貞,無咎。

《象》曰:象曰:可貞無咎,固有。

九五:無妄之疾,勿藥。

《象》曰:無妄之藥,不可試。

上九:無妄,行有眚,無攸利。

《象》曰:無妄之行,窮之災。

大畜:利貞,不家食吉,利涉大川。

《彖》曰:大畜,篤實,輝光日新,其德剛上而尚賢。

能止,。

不家食吉,養 賢。

利涉大川,應乎天。

《象》曰:天山中,大畜。

君子多識前言往行,畜其德。

初九:有,利。

《象》曰:有,不犯災。

九二:輿説輻。

《象》曰:輿説輻,中無。

九三:良馬,利。

曰閒輿衞,利有攸往。

《象》曰:利有攸往,上合志。

六四:童牛牿,元吉。

《象》曰:六四元吉,。

六五:豶豕牙,吉。

《象》曰:六五之吉,有慶。

上九:何天之衢,亨。

《象》曰:何天之衢,道大行。

頤:貞吉。

觀頤,自求口實。

《彖》曰:頤,貞吉,養正則吉。

觀頤,觀其所養。

自求口實,觀其自養。

天地養萬 物,聖人養賢以及萬民,頤之時義大。

《象》曰:山下有雷,頤。

君子慎言語,節飲食。

初九:舍爾靈龜,觀我朵頤,兇。

《象》 曰:觀我朵頤,。

六二:顛頤,拂經,於丘頤,徵。

《象》曰:六二徵,行失類。

六三:拂頤,貞。

十年,無攸利。

《象》曰:十年,道悖。

六四:顛頤,吉。

虎視眈眈,其,無咎。

《象》曰:顛頤之吉,上施光。

六五:拂經,居貞吉,不可涉大川。

《象》曰:居貞之吉,上。

上九:頤,厲吉。

利涉大川。

《象》曰:頤厲吉,有慶。

過:棟橈,利有攸往,亨。

《彖》曰:過,大者過。

棟橈,本末。

過而中,巽而説行,利有攸往,乃亨。

過時義。

《象》曰:澤滅木,過。

君子獨立,遯世。

初六:藉白茅,無咎。

《象》曰:藉白茅,。

九二:枯楊生稊,老夫得其女妻,無。

《象》曰:老夫女妻,過以相與。

九三:棟橈,兇。

《象》曰:棟橈之兇,可以有輔。

九四:棟隆,吉。

它。

《象》曰:棟隆之吉,橈乎下。

九五:枯楊生華,婦得士夫,無咎無譽。

《象》曰:枯楊生華,何可久?婦士夫,亦可。

上六:過涉滅頂,兇,無咎。

《象》曰:過涉,不可咎。

坎:習坎,有孚。

維心亨。

行有尚。

《彖》曰:習坎,重險。

水流而不盈,行險而不失其信。

維心亨,乃以中。

行有尚, 往。

天險,不可升;地險,山川丘陵。

王公設險以守其國。

時! 《象》曰:水洊,習坎。

君子常德行,習教事。

初六:習坎,入於坎窞,兇。

《象》曰:習坎入坎,失道。

九二:坎有險,求得。

《象》曰:求得,未出中。

六三:來坎坎,且枕,入於坎窞,。

《象》曰:來坎坎,。

六四:樽酒簋貳,缶,納約牖,無咎。

《象》曰:樽酒簋貳,柔際。

九五:坎不盈,祗既,無咎。

《象》曰:坎不盈,中。

上六:系用徽繹,置於叢棘,三歲不得,兇。

《象》曰:上六失道,三歲。

離:利貞,亨。

畜牝牛,吉。

《彖》曰:離,麗。

日月麗乎天,百穀草木麗乎土。

麗乎正,乃化成天下。

乎 中正,故亨,是畜牝牛吉。

《象》曰:兩作,離。

大人繼明照於四方。

初九:履錯然,敬之無咎。

《象》曰:履錯敬, 以闢咎。

六二:黃離,元吉。

《象》曰:黃離元吉,得中道。

九三:日昃離,鼓缶而歌,大耋之嗟,兇。

《象》曰:日昃離,何可久。

九四:突如其來如,焚如,死如,棄如。

《象》曰:突如其來如,無所容。

六五:出涕沱若,戚嗟若,吉。

《象》曰:六五之吉,離王公。

上九:王用出征,有嘉。

折首,獲其匪,無咎。

《象》曰:王用出征,正邦。

鹹:亨,利貞。

取女吉。

《彖》曰:鹹,感。

柔上而剛下,二氣感應以相與。

止而説,男下女。

是亨利貞,取女 吉。

天地感而萬物化生,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。

觀其所感,而天地萬物情可見矣。

《象》曰:山上有澤,鹹。

君子受人。

初六:鹹其拇。

《象》曰:鹹其拇,志在外。

六二:鹹其腓,兇,居吉。

《象》曰:雖居吉,順不害。

九三:鹹其股,執其,。

《象》曰:鹹其股,。

志在隨人,執下。

九四:貞吉悔亡,憧憧來,朋從爾思。

《象》曰:貞吉悔亡,感害。

憧憧來,光大。

九五:鹹其脢,無悔。

《象》曰:鹹其脢,志末。

上六:鹹其輔,頰,舌。

《象》曰:鹹其輔,頰,舌,滕口説。

恆:亨,無咎,利貞。

利有攸往。

《彖》曰:恆,。

剛上而。

雷風,巽而動,應,恆。

恆亨,無咎,利貞;於其道。

天地道,恆而。

利有攸往,終則有始。

日月得天而能久照,四時變化而能久成,聖人於其道而天下化成。

觀其恆,而天地萬物情可見矣! 《象》曰:雷風,恆。

君子立方。

初六:浚恆,貞,無攸利。

《象》曰:浚恆,始求。

九二:悔亡。

《象》曰:九二悔亡,能中。

九三:不恆其德,或承之羞,貞吝。

《象》曰:不恆其德,無所容。

九四:田無禽。

《象》曰:位,安得禽?

六五:恆其德,貞。

婦人吉,夫子兇。

《象》曰:婦人貞吉,從一而。

夫子制義,婦兇。

上六:振恆,兇。

《象》曰:振恆上,大無功。

《彖》曰:遁亨,遁而亨。

位而應,時行。

小利貞,浸而。

遁時義矣 哉。

《象》曰:天下有山,遁。

君子小人,而。

初六:遁尾,厲。

用有攸往。

《象》曰:遁尾之厲,何災。

六二:執之用黃牛革,莫之勝説。

《象》曰:執用黃牛,固志。

九三:系遁,有疾厲,畜臣妾,吉。

《象》曰:系遁之厲,有疾憊。

畜臣妾吉,不可大事。

九四:遁。

君子吉,小人否。

延伸閱讀…

易經六十四卦

簡易《易經》六十四卦卦義

《象》曰:君子遁,小人否。

九五:嘉遁,貞吉。

《象》曰:嘉遁貞吉,正志。

上九:肥遁,無。

《象》曰:肥遁,無,無所疑。

《彖》曰:大壯,大者壯。

動,故壯。

大壯利貞,大者。

而天地情可見矣! 《象》曰:雷天上,大壯。

君子以非禮弗履。

初九:壯於趾,徵,有孚。

《象》曰:壯於趾,其孚。

九二:貞吉。

《象》曰:九二貞吉,中。

九三:小人,君子罔,貞厲。

羝羊觸藩,羸其角。

《象》曰:小人,君子罔。

九四:貞吉悔亡,藩羸,壯於大輿輹。

《象》曰:藩羸,。

六五:喪羊於,無悔。

《象》曰:喪羊於,位。

上六:羝羊觸藩,不能退,不能,無攸利,吉。

《象》曰:不能退,不能,。

吉,咎不長。

晉:康侯錫馬蕃庶,晝日三接。

《彖》曰:晉,進。

明出地上,順而麗乎大明。

而上行,是康侯錫馬蕃庶,晝日 三接。

《象》曰:明出地上,晉。

君子昭明德。

初六:晉如,摧如,貞吉。

罔孚,裕無咎。

《象》曰:晉如摧如,獨行。

裕無咎,受命。

六二:晉如,愁如,貞吉。

受茲介福,於其王母。

《象》曰:受茲介福,中正。

六三:眾允,悔亡。

《象》曰:眾允志,上行。

九四:晉如碩鼠,貞厲。

《象》曰:碩鼠貞厲,位。

六五:悔亡,失得勿恤,吉,無。

《象》曰:失得勿恤,有慶。

上九:晉其角,維用伐邑。

厲吉無咎,貞吝。

《象》曰:維用伐邑,道未光。

《彖》曰:明入地中,明夷。

內文明而外柔順,蒙大,文王以之。

利,晦其明。

內難而能正其志,箕子。

《象》曰:明入地中,明夷。

君子蒞眾用晦而明。

初九:明夷於飛,垂其翼。

君子於行,三日食。

有攸往,主人有言。

《象》曰:君子於行,義不食。

六二:明夷,夷於左股,拯馬壯,吉。

《象》曰:六二之吉,。

九三:明夷於南狩,得其大首,不可疾,貞。

《象》曰:南狩志,乃得。

六四:入於左腹,獲明夷心,於出門庭。

《象》曰:入於左腹,獲心意。

六五:箕子夷,利貞。

《象》曰:箕子之貞,不可息。

上六:不明,晦。

初登於天,後入於地。

《象》曰:初登於天,照四國。

後入於地,失則。

《彖》曰:家人,女正位內,男正位乎外。

男女,天地大義。

家人有嚴君焉,父母謂。

父父,子子,兄兄,弟弟,夫夫,婦婦,而家道,正家而天下定矣。

《象》曰:風自火出,家人。

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。

初九:閒有家,悔亡。

《象》曰:閒有家,志變。

六二:無攸遂,中饋。

貞吉
《象》曰:六二之吉,順以巽。

九三:家人嗃嗃,悔厲吉;婦子嘻嘻,終吝。

《象》曰:家人嗃嗃,失。

婦子嘻嘻,失家節。

六四:富家,大吉。

《象》曰:富家大吉,順在位。

九五:王有家,勿恤,吉。

《象》曰:王有家,交相愛。

上九:有孚威如,終吉。

《象》曰:威如之吉,反身謂。

《彖》曰:睽,火動而上,澤動而下。

二女同居,其志行;説而麗乎,而上行, 得中而應乎剛。

是小事吉。

天地睽而其事,男女睽而其志,萬物睽而其事類。

睽時! 《象》曰:上火下澤,睽。

君子以同而異。

初九:悔亡,喪馬,復。

見人,無咎。

《象》曰:見人,以闢咎。

九二:遇主於巷,無咎。

《象》曰:遇主於巷,失道。

六三:見輿曳,其牛掣,其人天且劓,無初。

《象》曰:見輿曳,位。

無初,遇。

九四:睽孤,遇元夫。

交孚,厲無咎。

《象》曰:交孚無咎,志行。

六五:悔亡,厥宗噬膚,何咎?
《象》曰:厥宗噬膚,有慶。

上九:睽孤,見豕負塗,載鬼一車。

先張弧,後説弧。

匪寇婚媾,往遇雨吉。

《象》曰:遇雨之吉,羣疑亡。

蹇:利西南,東北。

利見大人,貞吉。

《彖》曰:蹇,,前。

見險而能止,知。

蹇利西南,往得中。

東北, 其道。

利見大人,往。

位貞吉,正邦。

蹇時。

《象》曰:山上有水,蹇。

君子反身修德。

初六:蹇來譽。

《象》曰:蹇來譽,宜待。

六二:王臣蹇蹇,匪躬之故。

《象》曰:王臣蹇蹇,無。

九三:蹇來反。

《象》曰:蹇來反,內喜。

六四:蹇來。

《象》曰:蹇來,位實。

九五:蹇,朋來。

《象》曰:蹇朋來,中節。

上六:蹇來碩,吉。

利見大人。

《象》曰:蹇來碩,志在內。

利見大人,。

解:利西南,無所往,其來複吉。

有攸往,夙吉。

《彖》曰:解,險以動,動而免乎險,解。

解利西南,。

其來複吉,乃得中。

有攸往,夙吉,往。

天地解而雷雨作,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甲坼。

解之時義大。

《象》曰:雷雨作,解。

君子赦過宥罪。

初六:無咎。

《象》曰:剛柔之際,義無咎。

九二:田獲三狐,得矢,貞吉。

《象》曰:九二貞吉,得中道。

六三:負且乘,致寇,貞吝。

《象》曰:負且乘,亦可。

自我致戎,誰咎。

九四:解而拇,朋斯孚。

《象》曰:解而拇,位。

六五:君子維有解,吉,有孚於小人。

《象》曰:君子有解,小人退。

上六:公用射隼於高墉之上,獲無。

《象》曰:公用射隼,解悖。

損:有孚,元吉,無咎,可貞。

利有攸往。

曷之用?二簋可用享。

《彖》曰:損,損下益上,其道上行。

損而有孚,元吉,無咎,可貞。

利有攸往,曷之用?二簋可用享。

二簋應有時,損剛益柔有時。

損益盈虛,與時偕行。

《象》曰:山下有澤,損。

君子懲忿窒慾。

初九:事遄,無咎。

酌損。

《象》曰:事遄,尚合志。

九二:利貞,徵。

弗損,益之。

《象》曰:九二利貞,中以為志。

六三:三人行損一人,一人行得其友。

《象》曰:一人行,三疑。

六四:損其疾,使遄,無咎。

《象》曰:損其疾,可喜。

六五:十朋龜,弗克違。

元吉。

《象》曰:六五元吉,上佑。

上九:弗損,益之,無咎,貞吉,利有攸往,得臣無家。

《象》曰:弗損益,得志。

益:利有攸往,利涉大川。

《彖》曰:益,損上益下,民説無疆。

上下下,其道大光。

利有攸往,中正有慶。

利涉 川,木道乃行。

益動而巽,日進無疆。

天施地生,無方。

凡益道,與時偕行。

《象》曰:風雷,益。

君子見善遷,有過改。

初九:利用為大作,元吉,無咎。

《象》曰:元吉無咎,下事。

六二:十朋龜,弗克違。

永貞吉。

王用享於帝,吉。

《象》曰:,自外來 。

六三:益之用凶事,無咎。

有孚中行,告公用圭。

《象》曰:益凶事,固有。

六四:中行,告公,利用依遷國。

《象》曰:告公,益志。

九五:有孚惠心,問元吉。

有孚惠我德。

《象》曰:有孚惠心,問矣。

惠我德,得志。

上九:莫益,或擊,立心勿恆,兇。

《象》曰:莫益,偏辭。

或擊,外來。

夬:揚於王庭。

孚號有。

告自邑,即戎,利有攸往。

《彖》曰:夬,,柔。

健而説,和。

揚於王庭,柔乘五。

孚號有, 其危乃光。

告自邑,即戎,所尚乃。

利有攸往,乃。

《象》曰:澤上於天,夬。

君子施祿及下,居德忌。

初九:壯於前趾,不勝為吝。

《象》曰:不勝而往,咎。

九二:惕號,有戎,勿恤。

《象》曰:有戎勿恤,得中道。

九三:壯於頄,有。

君子夬夬行,遇雨若濡,有愠無咎。

《象》曰:君子夬夬,無咎。

九四:臀無膚,其行次且。

牽羊悔亡,聞言不信。

《象》曰:其行次且,位。

聞言不信,聰不明。

九五:莧陸夬夬,中行無咎。

《象》曰:中行無咎,中光。

上六:無號,有。

《象》曰:無號之兇,終不可。

姤:女壯,用取女。

《彖》曰:姤,遇,柔遇。

用取女,不可。

天地相遇,品物鹹章。

遇中正,天下行。

姤時義! 《象》曰:天下有風,姤;後施命誥四方。

初六:繫於金柅,貞吉。

有攸往,見, 羸豕踟躅。

《象》曰:繫於金柅,柔道牽。

九二:包有魚,無咎,賓。

《象》曰:包有魚,義不及賓。

九三:臀無膚,其行次且,厲,無大咎。

《象》曰:其行次且,行牽。

九四:包無魚,起。

《象》曰:無魚之兇,遠民。

九五:杞包瓜,含章,有隕自天。

《象》曰:九五含章,中正。

有隕自天,志捨命 。

上九:姤其角,,無咎。

《象》曰:姤其角,上。

萃:亨。

王有廟。

利見大人,亨,利貞。

大牲吉,利有攸往。

《彖》曰:萃,聚。

説,剛中而應,故聚。

王有廟,致孝享。

利見大人亨,聚以。

大牲吉,利有攸往,順天命。

觀其聚,而天地萬物情可見矣。

《象》曰:澤上於地,萃。

君子戎器,戒不虞。

初六:有孚,乃乃萃。

若號,一握為笑。

勿恤,無咎。

《象》曰:乃乃萃,其志。

六二:引吉,無咎,孚乃利用禴。

《象》曰:引吉無咎,中變。

六三:萃如,嗟如,無攸利。

無咎,。

《象》曰:無咎,上巽。

九四:大吉,無咎。

《象》曰:大吉無咎,位。

九五:萃有位,無咎。

匪孚,元永貞,悔亡。

《象》曰:萃有位,志未光。

上六:齎諮涕洟,無咎。

《象》曰:齎諮涕洟,安上。

《經》又名周易,是我國古老而經典,是中華五千年智慧結晶。

它於一陰一陽排列組合包羅時空萬象,闡發宇宙真理。

作羣首,《經》政治、軍事、科技、建築規則眾多領域中國人有着影響。

乾性質是不息。

所以兩個單卦乾相疊代表“而”,性質增加了一倍,稱為“”。

這種“”於官運、考學,但於人事,如感情、家運吉,表現個性,己見,接受旁人勸告,不夠圓融,虛榮心強,愛逞能…坤卦,初始亨通,利於像母馬那樣保持温順德行。

君子有所行動,會迷失方向,後得到主人,到西南方向可以得到朋友,東北方喪失朋友。

安於正道會吉祥…乾坤兩卦象徵天地,其餘六十二卦象徵乾坤相交錯而生萬物。

屯意“初生”,象徵萬物始生狀態,故以屯作乾坤二卦始交而產生第一卦。

此時萬物處一片中,即屯…屯為初生,蒙為矇昧。

事物發展初期階段多處於矇昧狀態,所以需要啓蒙教育。

蒙是一種蔓草,時樹木遮蔽,其下,表示無知矇昧幼兒狀態,啓蒙是務急…本卦蒙卦後,啓蒙後,民智開,尋求發展,遇到阻,這時不可。

這裏需要“等待哲學”。

待時,這裏面大有文章。

…訟卦上天,下為水。

日月星辰東往西轉,地上江河水流西往東流,二者是反方向運行。

古人看到這一現象,聯想到反向中存在着矛盾,預示着爭訟可能。

“訟”訴訟。

…上一卦訟卦講爭訟,若沒解決矛盾會升級戰爭,所以訟卦後是師卦。

師是兵眾意思,是古代軍隊一級編制。

“師”兩千五百人編制,引申戰爭意,有戰爭有憂患。

…甲骨文中“”字是兩人步調,並列、並排象。

卦表示地上有水,象徵着大地承載流水。

如果沒有水,地會成為沙漠,如果沒有地,水沒有地方可以停留,所以地水親無間…前面卦描述了君臣相親、上下狀態,這有利於經濟建設,積蓄隨之而增多。

卦後畜卦有積蓄意思。

《經》中有小畜卦和大畜卦分,其主要於積蓄多。

…履是踏、實踐意思,實踐會遇到危險,要戰戰兢兢、如履薄冰而行。

雖有,但多有驚無險,能度過,帶吉象。

卦辭説,“履虎尾,咥人”。

…前面畜卦代表積蓄,人們積蓄中發展(履卦),過上了生活。

所以履卦後是泰卦。

泰象徵通泰無滯,天地交感,因為君子道佔上風,小人道佔下風,正氣壓倒了邪氣。

…所謂“泰否來”,前面泰卦亨通到了,物反地出現了否卦。

否的意思是閉塞、變壞、滅絕,上下和,萬事隔絕,吉到了。

否卦天地上,這是情形,怎麼會吉祥呢?…上面一卦是否卦,經歷了磨後,人們開始懂得力量,所以接下來便是同人卦。

天底下生起一堆火是同人卦卦象。

這個場面上古時期、是原始時期人類生活寫照。

…前面一卦同人,眾人同心同德,會收穫,所以接下來是有卦。

同人是我人,有是物歸我有。

因為我人,所以物歸我有。

火着到了天上是有卦卦象。

…謙不出風頭意。

其卦象為地下有山,內高外,比喻功自居,名高不自譽,位高,山露水。

山本來是於土地,但於謙遜,他甘於埋於地中,體現…豫本義是指大象,大象是走路,一副悠然自得樣子,所以豫卦是陰陽和景象。

卦象上,雷聲大地上空轟鳴,使地上萬物振作起來,這是生機勃發表現…“元亨利貞”是《經》中榮譽,六十四卦中只有六個卦得到了“元亨利貞”評價,隨卦其中之一。

隨表示隨遇而安、、隨緣、隨和,可以表示有實力者退讓一步…古時代有些人會一種巫術。

他們一百種有劇毒蟲子放到一個罈子裏,然後壇口封住埋地下。

罈子裏毒蟲攻擊,若干年後只剩下一條蟲子,這條蟲子叫“蠱”…臨是上往下看意思,引申上級給予、支配、保護下級,是上下狀態。

臨有駕光臨、貴人來到意。

臨“君王臨幸”意,是上級下級象,貼羣眾、下屬…觀意思是凝視、地觀察,徹底透視其深層原因。

此時需靜思,靜思比行動。

觀指眾人看天子,這臨卦天子去看民眾相反。

觀察事物點要…“噬”即咬意思。

“嗑”是上下門牙咬有殼或東西。

咬東西法律有什麼關係?上下牙齒相合,象徵君民相合,口中物象徵一小撮不法分子…賁“卉”與“貝”組成,花草貝殼是古人裝飾品,所以賁卦表示裝飾藝術。

質優價廉產品,如果包裝認同。

所以不僅要實幹,應懂得裝飾。

“文質彬彬,然後君子”…過度像爛物,會剝蝕盛世,使盛世走向衰落。

像我們搞家裝,過幾年牆表面得剝落,得裝修。

所以賁卦後便是剝卦。

剝指去掉物體表面上東西…事物有一個循環復、週而復始規律,前面剝卦羣剝去爻,接下來開始一陽復生。

所以剝卦下面是復卦。

一陽來複,使天地出現了生機…“妄”字結構“亡”字“女”字結合,本義是指女奴逃亡。

引申、、意思。

“無妄”便是不可虛妄、不可妄為意思。

陽氣的復生使氣了…人們不妄為不妄想,社會財富可以得到積蓄,所以無妄卦後面是畜卦。

大畜卦象徵涵養、積蓄、包容精神,表示大豐收,包括德才、知識、資金、氣力…財物有了積蓄後,人們開始注重飲食養生道了。

所以畜卦後是頤卦。

頤卦上為山下雷,山下怎麼會有雷呢?這指是山崩或地震,倒塌而埋藏大山表面的萬物…過是過度意思。

凡事要,不及或者過頭,要糾正。

卦辭中以棟樑彎曲作比喻。

四陽中間,兩頭尾,中間過強,兩頭,然而棟樑是着力於兩頭…事物可能是順利地得以通過,總會有阻擋,所以過後便是坎卦。

八卦八卦原名,惟有坎卦稱作“習坎”。

“習”是,習坎坎…陷入坑裏,肯定會附着一處地方,所以坎卦後是離卦。

古字“離”是“鸝”本字。

古人認為太陽便是一種神鳥,所以離引申義指日…鹹卦是《經》一個開始。

《經》上經以乾坤兩卦開篇,講是天道與地道;《經》下鹹、恆兩卦開篇,講是人道,並以夫妻五倫之首…遁本義是逃跑、逃避,引申義隱遁、躲避。

遁卦代表小暑立秋三十餘天。

於陰氣加重使天氣而,人動物此時只能躲藏起來,避暑氣…古人將三十歲男子稱為壯年。

可見“壯”是、意思。

遁卦是歸隱保全,好比隱者居於山林中積蓄自己能力,積蓄,終於變得能力了,所以遁卦後面是壯卦…晉日出地面、光明普照上進象。

事物可能總是停留狀態中,後有前進、發展,所以大壯卦後面是晉卦。

如果太陽比作君王,君王對臣民恩澤加官晉爵…夷是受傷意,明夷光明受損。

卦象為日落於地,光明熄滅,昏君上,小人得勢,世道黑暗,形勢,有才能人壓抑下,光明正大之人受…上面明夷卦代表受傷,人受傷後會回到家中養傷,所以明夷卦後是家人卦。

家人家裏人,卦辭,只有三個字——利女貞。

這三個字説出了家庭中女人作用…睽是兩隻眼睛一個地方看,引申背離、反目。

如果家中窮困了,會離異、不合,所以家人卦後面是睽卦。

卦象為上火下澤,火苗,澤水向下,二者目標相反,違背…蹇卦四大卦之一。

蹇意思是跛足,行走困難。

上一卦睽卦表示家道衰落,“家貧百事哀”,所以睽卦後面是蹇卦。

從卦象上看,坎於前,艮於後,山高水,前路陷,後有阻礙,主兇象…解是解脱、緩解、解決意思。

解卦象徵中行動,並因為行動而脱離險境,帶小吉。

解相於春分時堅冰溶解,萬物覺醒…損是減少。

上一卦解卦是緩解、解除危機意思,但解除危機會帶來損失,打完官司要交律師費、訴訟費等費用。

所以解卦後面是損卦…益通溢。

器皿上面溢出水是“溢”字形象。

其引申義增加、增益、增強。

地減損會出現損極而反增益,所以損卦後是益卦。

此卦上下一種給予,主吉象…夬通決,有決潰、決裂意。

上一卦益卦表示受益,但受益過多會溢極而出,水多決堤,所以益卦後面是夬卦。

夬卦是個狀況卦,吉凶…姤卦外卦乾天,內卦巽風,天下颳起了風。

風無孔不入,説相遇任何地方會出現,即邂逅,有聚散、思慮意。

這是個狀況卦,有始料不及事情發生,吉凶…《周易》裏“六十四卦”,圖像上是兩個八卦上下組合而成。

規律演化。

陰陽變化中,闡述哲學思想。

中國傳統文化,具有程度影響和指導。

六十四卦方圓圖六十四卦詞義辨析  六十四卦:周易裏六十四卦,圖像上是兩個八卦上下組合而成。

各卦含意可參見:周易上經三十卦一覽及周易下經三十四卦一覽。

  

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