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陽曆10月23日前後,太陽到達經210度時二十四節氣中霜降。
霜降是秋季後一個節氣,是秋季到冬季過渡節氣。
秋晚地面上散熱很多,温度下降到0度以下,空氣中水蒸氣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結形成冰針,有成為六角形霜花,色白且結構疏鬆。
古籍《二十四節氣解》中説:“而霜降,陰始凝。
”可見“霜降”表示天氣變,開始降霜。
晚茬小麥,突擊播種。
霜到初霜間隔時期,無霜期。
霜降是秋季後一個節氣。
此期間,我國很多地區有吃柿子習俗。
話説;“霜降吃柿子,會流鼻涕。
”山西:時值寒露抓秋耕,秋收秋種放鬆。
採棉刨薯回茬麥結合秋澆快進行。
澆地造林集飼料,山藥異地換種子。
河北:寒露霜降,收割大豆。
抓緊打場,及時入庫。
每年陽曆10月23日前後,太陽到達經210度時霜降。
收割山草,喂牲口。
菠菜油菜,種上幾畝。
來年春季,能收穫。
山東:霜降一到,天氣。
抓緊收割,地瓜花生。
切曬瓜幹,要趁晴天。
地瓜入窖,不能放鬆。
麥田苗情,檢查要精。
缺苗斷壟,及時補種。
上海:十月寒露接霜降,秋收秋種冬活忙,晚稻脱粒棉翻曬,精收打收藏。
延伸閱讀…
安徽,寒露收割罷,霜降地翻。
豺乃祭獸:豺狼捕獲獵物陳列後食用。
草木黃落:地上樹葉枯黃掉落。
蟄蟲鹹俯:蜇蟲洞中不動食,垂下頭來進入冬眠狀態中。
霜降二十四節氣之一,天氣,開始有霜。
霜降是每年西曆10月23日。
這時中國黃河流域一帶出現初霜﹐大部分地區多忙於播種三麥作物。
我國古代將霜降分為三候:“一候豺乃祭獸;二候草木黃落;三候蜇蟲鹹俯。
” 此節氣中豺狼捕獲獵物陳列後食用;地上樹葉枯黃掉落;蜇蟲洞中不動食,垂下頭來進入冬眠狀態中。
每年陽曆10月23日前後,太陽到達經210度時霜降。
延伸閱讀…
霜降表示天氣了,露水凝結成霜。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“九月中,而凝,露結霜矣”。
每年陽曆10月23日前後,太陽到達經210度時二十四節氣中霜降。
霜降是秋季後一個節氣,是秋季到冬季過渡節氣。
秋晚地面上散熱很多,温度下降到0度以下,空氣中水蒸氣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結形成冰針,有成為六角形霜花,色白且結構疏鬆。
《逸周書•周月》:“秋三月中氣:處暑、秋分、霜降。
”《國語•周語中》:“火見而風戒寒。
” 三國 吳 韋昭 注:“謂霜降後,風,所以戒人寒備。
”魏巍 《東方》第一部第十五章:“論節氣,還不到霜降,這裡下了幾場霜。
” 古籍《二十四節氣解》中説:“而霜降,陰始凝。
”可見“霜降”表示天氣變,開始降霜。
氣象學上,秋季出現第一次霜叫做“早霜”或“初霜”,而春季出現後一次霜稱為“晚霜”或“終霜”。
霜到初霜間隔時期,無霜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