習俗 | 相關説明 | 備註 |
---|---|---|
進寺廟祭拜 | 家屬於服喪期間應迴避進出寺廟,以免冒犯神靈。 | 表達對神靈的尊重,避免不禮貌。 |
拜訪他人 | 服喪期間應避免拜訪他人,以免將晦氣帶進他人家中。 | 傳統觀念認為喪事晦氣易影響他人運勢。 |
參加喪禮 | 喪期參加他人婚禮可能將喪事晦氣帶給對方,但若對方不介意,可事先徵求同意。 | 紅白事相沖,避免不吉利。 |
穿著儀容 | 服喪期間應穿著簡約素色的服飾,過度打扮有失尊重。 | 表現對亡者的哀悼。 |
理儀容 | 傳統上喪期間不修剪頭髮、指甲和刮鬍子,象徵親人離世哀痛。 | 現代多於亡者出殯後恢復正常修整。 |
慶祝節日 | 逢年過節時家屬哀痛無心慶祝,一般會略過節日慶祝。 | 表達對亡者的懷念。 |
動物昆蟲 | 喪期間家中若出現動物昆蟲,不可殺死或驅趕,可能是往生者化身。 | 傳統觀念認為亡者會以動植物形式現身。 |
遮神 | 喪事期間為避免神佛接觸喪事,會用紅紙遮擋神像和祖先牌位。 | 傳統習俗認為遮神可避免沖煞神仏。 |
禁忌送禮 | 參加喪禮時禮金宜以單數為主,避免雙數。 | 傳統習俗認為雙數象徵不吉利。 |
言語禁忌 | 服喪期間應注意言行,避免説出不吉利的話語。 | 表現對喪者的尊重。 |
避免坐吃 | 服喪期間不得坐著吃飯,有「團圓熱鬧」的含意,不符合哀悼氛圍。 | 傳統習俗認為坐吃不莊重。 |
迴避黑紅 | 喪期間忌用黑色信封寫信(訃聞除外),避免與喪事相沖。 | 傳統觀念視黑色信封為不吉利。 |
指點禮儀 | 服喪期間忌用手手指他人的靈柩、靈堂或棺材,恐因不敬而招致不祥。 | 傳統習俗避免失禮行為。 |
注意逝者遺物 | 喪禮後從喪禮會場帶回的物品,例如毛巾,應先清洗並晾曬後方可使用。 | 避免殘留晦氣。 |
哀悼時間 | 傳統上守孝期長達三年,現代社會多縮短至對年(一年)。 | 表達對亡者的懷念。 |
隔孝 | 若一年內家中連續有親屬過世,則需進行「隔孝」儀式,以化解厄運。 | 避免家庭再次遭逢不幸。 |
家中有人過世禁忌
家中有人過世,是一件令人悲痛的事件,除了處理後事之外,也有許多禁忌需要注意,以示對亡者的尊敬和避免帶來厄運,以下整理了部分常見的家中有人過世禁忌:


禁忌 | 原因 |
---|---|
不可大聲喧嘩 | 過度喧嘩會打擾亡者安息,對家屬和亡者都不敬。 |
不可料理喜慶事宜 | 避免沖喜,以免造成亡魂不安。 |
不可搬動死者的遺物 | 亡者的遺物代表其生前的記憶,隨意搬動會驚動亡靈。 |
不可洗衣服 | 傳説洗衣服會引水鬼,帶來厄運。 |
不可照鏡子 | 鏡子被認為是亡者之門,容易招引不乾淨的東西。 |
不可穿著紅色 | 紅色象徵喜慶,與死亡屬相衝。 |
不可久留 | 久留會導致身體虛弱,容易招惹煞氣。 |
不可夜間出門 | 傳説夜間孤魂野鬼最多,容易招致麻煩。 |
不可吃牛肉 | 佛教認為牛是神聖的動物,吃牛肉會招災。 |
不可穿著鞋子進門 | 進入靈堂時,應脱鞋以示莊嚴肅穆。 |
此外,家中有人過世後,還有許多其他禁忌需要注意,具體情況可能因地區文化有所不同。以下是一些額外的禁忌:
- 不可剪指甲:剪指甲會驚動亡靈。
- 不可吹口哨:吹口哨會引起不乾淨的東西。
- 不可敲門:敲門會嚇到亡魂。
- 不可説「死」字:應以「過世」、「往生」等較委婉的説法代替。
- 不可收受禮物:收受禮物會讓亡靈依戀人間。
這些禁忌大多源自傳統習俗和民間信仰,目的在於表達對亡者的敬意,同時避免帶來厄運。家屬在處理喪事期間應遵守相關禁忌,以安撫亡靈,並讓自己的身心得到平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