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內容目錄
概念 | 説明 | 註解 |
---|---|---|
道生一 | 道是陰陽兩者的和諧統一 | “道”指天地萬物的源頭,”一”即包含陰陽的統一體 |
一生二 | 陰陽二氣相交而生 | “二”即陰陽分離,形成對立統一的雙方 |
二生三 | 陰陽相合,形成適勻狀態 | “三”即陰陽和合,作為萬物產生的基礎 |
萬物負陰而抱陽 | 萬物都藴含著陰陽兩氣 | 陰陽是萬物的組成要素,相生相剋、相互作用 |
衝氣以為和 | 陰陽二氣中和,孕育萬物 | “衝”即溝通、相交,”氣”即元氣、生命力,”和”即和諧、平衡 |
禍兮福之所倚 | 災禍中可能藴含著福氣 | 事物具有兩面性,禍福相依相存 |
福兮禍之所伏 | 福氣中可能隱藏著災禍 | 禍福轉化,福禍相生相剋 |
陰陽 | 宇宙中兩種對立統一的氣 | 陰陽包含了萬事萬物的屬性,不可分離 |
相對性 | 事物具有多面性,難以定論善惡 | 價值觀念隨視角而變化 |
抽象性 | “一、二、三”表示道生萬物的過程 | “一、二、三”是抽象的概念,非具體事物 |
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萬物:中國古哲學世界觀的基礎
古中國哲學中,「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萬物」是一條貫穿始終、極為重要的邏輯思想線索,揭示了宇宙萬物生成演化的規律。
概念理解
概念 | 解釋 |
---|---|
一生二 | 混沌未開、太極未分的原始狀態,即「道」。 |
二生三 | 道開始分化出陰陽二氣,形成「太極」。 |
三生萬物 | 陰陽二氣相互作用、消長變化,產生天地萬物。 |
演化過程
1. 一生二:混沌化生


太初之時,宇宙處於一片混沌,沒有形質,稱為「道」。「道可道,非常道;名可名,非常名。」(《道德經》第一章)
2. 二生三:陰陽分化
道在運動中分化出陰陽二氣,陰氣沉降為地,陽氣升騰為天,形成「太極」。
3. 三生萬物:物化宇宙
陰陽二氣交替作用,產生「五行」(金木水火土),再由五行組合生成天地萬物。
哲學意義
「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萬物」思想體現了以下幾個哲學觀念:
- 本原論:萬物起源於「道」這一原始本體。
- 對立統一論:事物是由對立統一的陰陽二氣構成,互相依存、互相轉化。
- 辯證法:宇宙萬物處於不斷運動、發展和變化的過程中。
- 整體觀:宇宙是一個有機整體,各個事物相互聯繫、相互制約。
應用領域
「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萬物」思想在中國思想文化中廣泛應用,包括:
- 科學領域:陰陽五行學説成為古代中國醫學、天文、數學等科學理論的基礎。
- 政治思想:君臣之間、上下之間的關係被描述為陰陽對立統一的關係,形成「陰陽相濟」、「化陰補陽」等政治思想。
- 藝術領域:「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萬物」的辯證理念體現在傳統繪畫、音樂等藝術形式中,追求和諧、平衡與動態。
總結
「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萬物」思想是中國古哲學世界觀的基石,它揭示了宇宙萬物生成演化的規律,體現了本原論、對立統一論、辯證法和整體觀等哲學觀念。在中國傳統文化中,這一思想廣泛運用於科學、政治、藝術等領域,深刻影響了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。
延伸閲讀…
如何理解《道德經》中的「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萬物」?
道生一- 教育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