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金針花】當心金針花毒素!教你1招完美去毒,秒變健康美味料理

黃花菜:傳統的母親代表及其藥用價值

引言
黃花菜(學名:Hemerocallis citrina),又稱柑橘萱草、金針、金針菜,是阿福花科萱草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,原產於中國大陸南部省份,被譽為「忘憂草」,寓意著令人憂愁盡消。

形態特徵和分佈
金針花生長在海拔 2000 公尺以下的山坡、山谷、荒地或林緣,分佈於中國秦嶺以南的各省區。植株高大,花葶長度不一,多朵花蕾頂端帶有黑紫色。種子黑色,有稜,蒴果呈鈍三稜狀橢圓形,花果期為 5 月至 9 月。

金針花 Play

藥用價值和食用注意事項
金針花的藥用價值頗高,具有安神和利尿的作用。但由於富含秋水仙鹼,食用前必須充分加熱,否則可能導致中毒。

民間習俗與文化意義
古代中國將同屬植物統稱為萱草,是傳統上代表母親的植物。其花經過蒸曬製成乾菜,北方稱呼為黃花菜,廣東人則稱之為金針。

金針花

食用方式
金針菜通常用於烹飪,蒸或炒皆宜。料理時須注意徹底加熱,並可與其他食材搭配,增添風味和營養。

其他相關知識
金針菜富含維生素 C、胡蘿蔔素和膳食纖維,具有許多健康益處。此外,其花朵也可以染色,用於傳統手工藝。

表格摘要

特徵 描述
中文名 黃花菜
學名 Hemerocallis citrina
別名 柑橘萱草、金針、金針菜
科屬 阿福花科萱草屬
分佈 中國秦嶺以南各省區
花色 帶黑紫色的頂端
種子 黑色、有稜
蒴果 鈍三稜狀橢圓形
花果期 5 月至 9 月
藥用價值 安神、利尿
食用注意事項 食用前須徹底加熱
民間習俗 代表母親的植物
料理方式 蒸、炒

金針花:夏日限定的鮮美花朵

金針花,又名萱草花,是一種在夏季盛放的花卉,由於花朵細長形狀,酷似針狀,故名金針花。金針花不僅具有觀賞價值,更是台灣夏季常見的食用花,其花苞富含營養,滋味鮮美,廣受消費者喜愛。

植物特性

金針花為萱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,原產於北美洲,現廣泛分佈於世界各地。其植株高約30-60公分,葉子細長線形,呈深綠色。花朵通常在夏季開放,花色多為澄黃或金黃色,花瓣細長尖鋭,長度可達6-8公分,花期約2-3週。

營養價值

金針花的花苞營養豐富,含有膳食纖維、維生素C、維生素A、鈣、磷等多種營養素。其中,膳食纖維含量極高,每100公克的金針花含有約2.5公克的膳食纖維,有助於促進腸胃蠕動,防止便秘。此外,金針花也富含維生素C,具有抗氧化作用,能幫助維持身體健康。

食用方式

金針花的花苞是主要的食用部位。新鮮的金針花花苞清洗後,可以涼拌、炒食、燉湯或製作成金針花乾等加工食品。涼拌時,將金針花花苞切段,加入醬油、醋、香油等調味料即可。炒食時,可與其他食材如肉類、蔬菜一同翻炒,滋味鮮甜。金針花乾則需先泡水發後再進行烹調。

藥用功效

除了食用價值外,金針花在中醫藥學中也有悠久的歷史。傳統上,金針花被認為具有清熱解毒、利尿通淋等功效。現代藥理研究也發現,金針花含有黃酮類化合物,具有一定的抗菌、抗炎和抗氧化作用。

食用禁忌

食用金針花時,需要注意以下禁忌:

禁忌事項 原因
孕婦不宜多食 金針花含有較高的皂苷,可能刺激子宮收縮,影響胎兒健康。
脾胃虛寒者不宜多食 金針花性寒,食用過多可能導致腹瀉。
尿路結石者不宜多食 金針花含有較高的草酸,可能加重尿路結石症狀。
服用抗凝血藥物者不宜多食 金針花含有維生素K,可能影響抗凝血藥物的效果。

選購及保存

購買金針花時,選擇花苞飽滿、顏色鮮豔者為佳。新鮮的金針花冷藏可保存約3-5天。金針花乾則可以常温保存約6-12個月。

結論

金針花是夏季常見的食用花,不僅具有食用價值,也有一定的藥用功效。其花苞營養豐富,味道鮮美,是許多料理中的常見食材。食用時注意適度,並留意相關禁忌事項,即可享受金針花的美味與健康益處。

延伸閲讀…

金針花功效與禁忌?1招去毒素、3道金針花料理一次看

金針花料理功效一次看!乾金針花怎麼洗?食譜有禁忌嗎?

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