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水火木金土】水火木金土,誰與爭鋒?五行次序大揭密

**五行: **

定義:
五行為古代哲學觀, 表達萬物生成及互動關係。以「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」五種元素分類, 構成世界的基本物質。

水火木金土 Play

相生相剋:
五行之間彼此相生相剋: 木生火, 火生土, 土生金, 金生水, 水生木。相剋關係則為: 木剋土, 土剋水, 水剋火, 火剋金, 金剋木。

五方五行:
東方屬木、南方屬火、中央屬土、西方屬金、北方屬水。中央土居四方核心, 以控四方。

水火木金土

五行與身體:
五行也對應身體臟腑: 木對應肝、火對應心、土對應脾、金對應肺、水對應腎。過度的情緒會對應臟腑造成損害: 憤怒傷肝、喜樂傷心、思慮傷脾、悲傷傷肺、恐懼傷腎。

天象五行:
五行與天象相關: 春屬木, 夏屬火, 秋屬金, 冬屬水。土則代表氣息平穩, 作為季節間的過渡。

五行與季節:
春天草木生長, 樹枝伸展, 象徵氣體向四周擴散, 故屬木。夏天萬物向上生長, 象徵氣體向上運動, 故屬火。秋天收穫儲糧, 樹葉凋落, 象徵氣體向內收縮, 故屬金。冬天萬物休眠, 蓄積養分, 象徵氣體向下運動, 故屬水。

中醫中的五行:
五行廣泛應用於中醫, 解釋臟腑功能及其相互關係。例如: 肝木剋脾土, 故過度憤怒會影響脾胃功能, 導致食慾下降。

水火木金土:五行學説的基石

五行學説,起源於中國古代,認為宇宙萬物皆是由水、火、木、金、土這五種基本元素所組成的,此五要素相互作用、相互轉化,影響著自然界的變化以及人體的健康。

元素 特性 相生 相剋 週期律
寒冷、濕潤 10
炎熱、乾燥 12
温和、生髮 8
堅硬、鋭利 10
包容、承載 8

元素相生相剋

五行學説中,相生和相剋是其重要理論基礎。

  • 相生:某一元素滋養或促進另一元素的生長,如木生火(木柴燃燒產生火)、火生土(火灼燒產生土)。
  • 相剋:某一元素抑制或阻礙另一元素的生長,如水剋火(水澆滅火)、火剋金(火熔化金屬)。

相生相剋的關係形成了一個循環系統,稱為「五行相剋循環圈」,其影響著自然界的變化和平衡。

五行與人體

五行學説在中醫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,認為人體的生理、心理和病理都與五行元素相關。

  • 水:對應腎臟、膀胱,象徵寒冷、濕潤,與新陳代謝、生殖能力有關。
  • 火:對應心臟、小腸,象徵炎熱、乾燥,與血液循環、情緒有關。
  • 木:對應肝臟、膽囊,象徵温和、生髮,與氣血運行、免疫系統有關。
  • 金:對應肺臟、大腸,象徵堅硬、鋭利,與呼吸系統、自律神經有關。
  • 土:對應脾臟、胃,象徵包容、承載,與消化系統、氣血運行有關。

五行失衡會導致人體健康問題,如水過多會水腫、火過多會發炎、木過多會氣鬱、金過多會過敏、土過多會肥胖。中醫在治療疾病時會根據患者的五行屬性進行辨證施治,達到五行平衡,維持人體健康。

五行與自然界

五行學説不僅用於解釋人體,也用於解釋自然界的現象。例如:

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