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內容目錄
利用指南針探索你的世界
Apple 的「指南針」能讓你尋找指南針方向、查看緯度、經度和高度。功能如下:
- 查看你目前位置的經度和緯度。
- 點一下螢幕鎖定目前方向,並查看紅色區域確認你是否在正確的方向上。
表格:指南針功能
功能 | 説明 |
---|---|
經緯度 | 顯示你目前位置的經度和緯度。 |
鎖定方向 | 點一下螢幕鎖定目前方向,並查看紅色區域確認你是否在正確的方向上。 |
羅盤的歷史
羅盤,又稱指南針或羅庚,是一種用於定位方向的工具。它最早起源於中國,李約瑟認為羅盤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。


在沒有羅盤之前,人們依靠日月星辰來判斷方向。但這需要長時間觀察才能使用。由於地磁南北與地球南北大致相同,因此羅盤可以隨時隨地使用。
方位和導航
宋朝以來,羅盤使用 24 個方位。而西方則使用 16 個或 32 個方位。不過現在多數使用角度,以求更準確。
應用於戰爭和航海
羅盤在北宋時期被廣泛應用於戰爭和航海。指南車是一種由機械原理而不是地磁原理保持方向不變的設備。它的發明可能並不準確,但後世也有製造指南車的記載。
南北針:指南航海與定位的關鍵儀器
南北針,一種能夠感應地球磁場並指示方向的儀器,在人類航海和地理定位的歷史上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。從古代羅盤到現代電子羅盤,南北針的原理和應用歷經千年演變,對我們探索世界和定向求生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幫助。
發展歷史
世紀 | 發明 | 特點 |
---|---|---|
12世紀 | 中國 | 用於風水 |
13世紀 | 歐洲 | 加入磁針指向南北 |
14世紀 | 義大利 | 加入羅盤卡 |
15世紀 | 葡萄牙 | 改良羅盤設計 |
18世紀 | 英國 | 發明船舶用自補偏差羅盤 |
19世紀 | 美國 | 發明電羅盤 |
20世紀 | 全球 | 電子羅盤廣泛使用 |
原理和結構
南北針由磁針和羅盤卡組成。磁針通常由磁化鋼或鐵製成,它能夠與地球磁場相互作用,指向磁北極。羅盤卡是一個圓形紙板,周圍標有方位角,並連接至磁針,當磁針轉動時,羅盤卡也會跟著轉動,指示相對於磁北極的方向。
地球磁場是一個複雜的磁力場,包含磁極、磁場線和磁傾角等特性。南北針利用地球磁場的磁傾角,讓磁針傾向於垂直於地面,以精確指向磁北極。
使用和應用
航海:
* 南北針是航海最重要的導航儀器,為船舶提供航向和定位依據。
* 通過觀測南北針與已知航線或目標方向的夾角,航海員可以確定船舶的航向和位置。
地理定位:
* 南北針可協助確定地理位置,特別是在野外或缺乏其他定位手段的情況下。
* 通過測量磁北極與真北極的夾角(磁偏角),並考慮磁傾角,可以推算出緯度和經度。
勘測和地質:
* 南北針用於確定地質構造和礦脈的走向和傾角。
* 通過磁場測量,可以探測地下資源和地質層序。
偏差和校正
由於地球磁場並非均勻,各地磁偏角會有所不同,導致南北針可能偏離真北極。因此,在使用南北針時需要考慮偏差並進行校正。
校正方法包括:
- 地圖校正:使用參考地圖,觀察南北針與已知方向的夾角,據此計算偏差。
- 太陽校正:利用太陽的位置和時間,計算出真北極的方向,並調整南北針與真北極的夾角。
電子羅盤
現代電子羅盤利用磁力計和加速度計感測器,獲取地球磁場和重力加速度的資訊,通過演算法進行運算,得出準確的航向和傾角數據。電子羅盤體積小巧、精確度高,目前已廣泛應用於船舶、飛機、無人機和各種電子設備中。
結論
南北針是一個歷經千年演變的精密儀器,從古代指南航海到現代電子定位,它見證了人類探索世界和地理定位的不斷進步。無論是航海、地理定位、勘測還是地質應用,南北針都是不可或缺的關鍵工具。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,南北針將繼續發揮重要的作用,為我們提供可靠的方向和準確的定位依據。
延伸閲讀…
指南針- 維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書
指北針- 潛水用品| 水肺配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