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內容目錄
[七壙古墓:傳説與現實交織]
位於八卦山區的七壙古墓,其名稱源自墓穴四周常颳起的令人寒徹骨髓的北風。傳聞中,這座古墓埋葬著七位布袋戲班人員,他們在演出時驚嚇過度而逃逸至此,力竭而亡。


據1823年的記載,鹿港的一支七人布袋戲班曾應邀前往阿彌陀崁表演。然而,戲班在表演中突遇異變,扮演老僧的角色口唸「阿彌陀佛」不絕,終至無法停止,只好拔腿狂奔。七人逃到現址後,不顧一切地收拾行囊,翻山越嶺,最終力盡而死。
此傳説經陳麗香歌仔戲團改編為《七壙先人外傳》,曾於2020年公演。自此,七壙古墓漸為人知。不過,在這則傳聞之外,「七壙」一詞也藴含著更早的歷史。
在清朝道光年間,彰化至芬園之間的阿彌陀崁一帶曾是盜賊出沒之地。時常有挑夫遭劫,屍骨遍野。因此,當地居民立下「阿彌陀佛碑」並舉辦野台戲酬謝鬼神,但忌諱唸出「阿彌陀佛」,以免孤魂野鬼現身。
隨著時間流逝,七壙古墓逐漸被後人尊稱為「七靈先人」或「七賢仙人」,供人參拜。1984-1989年間,台灣颳起大家樂風潮,帶有神秘色彩的七壙更吸引了樂迷的關注。傳言有人在此求得明牌後中大獎,但也有人因此傾家蕩產。
隨著大家樂的沒落,七壙一度歸於沉寂。但隨著周邊交通建設的進步和遊客中心的興建,這裡逐漸轉變為一個新的旅遊景點。現在的七壙古墓不再森冷陰森,而是充滿了悠久的歷史傳説和宜人的休憩氛圍。
補充資料:
項目 | 內容 |
---|---|
墓穴數量 | 七座 |
傳聞罹難者 | 七名布袋戲班人員 |
傳聞罹難原因 | 戲劇演出異變 |
建立年代 | 道光年間 |
所在地區 | 彰化縣彰化市桃源裏 |
知名度提升時期 | 1984-1989年大家樂風潮 |
七礦仙人墓:相傳藏有珍奇礦藏的古代遺址
相傳在中國某處深山之中,隱藏著一個神秘的古墓,名為「七礦仙人墓」。此墓據説埋葬著七位法力高強的仙人,而墓中則埋藏著他們一生所收集的珍貴礦石。數百年來,無數尋寶者慕名而來,希望能找到這座傳説中的寶藏。
七礦仙人墓的傳説
關於七礦仙人墓的傳説,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漢時期。相傳當時有七位仙人雲遊四方,發現了一座藴藏著豐富礦藏的山脈。他們便在此地修建了一座墓穴,將自己畢生所收集的珍貴礦石埋葬其中。
據説,這七位仙人分別精通金、銀、銅、鐵、鉛、汞、錫七種礦石的開採和冶煉之術。他們將自己一生所掌握的知識刻在墓穴的石壁上,並留下了七把鑰匙,每一把鑰匙都通往墓穴的不同寶藏室。
七礦仙人墓的結構
根據民間傳説,七礦仙人墓是一個規模宏大的地下宮殿。墓穴共分為七個寶藏室,分別存放著不同的礦石。寶藏室之間由機關重重相連,只有找到正確的鑰匙和破解機關,才能進入下一層。
寶藏室 | 存放礦石 | 進入方法 |
---|---|---|
第一層 | 金 | 持有金鑰匙並破解石門機關 |
第二層 | 銀 | 持有銀鑰匙並破解鐵門機關 |
第三層 | 銅 | 持有銅鑰匙並破解青銅門機關 |
第四層 | 鐵 | 持有鐵鑰匙並破解精鐵門機關 |
第五層 | 鉛 | 持有鉛鑰匙並破解鉛門機關 |
第六層 | 汞 | 持有汞鑰匙並破解水銀門機關 |
第七層 | 錫 | 持有錫鑰匙並破解錫門機關 |
尋寶傳奇
數百年來,無數尋寶者前僕後繼,希望能找到七礦仙人墓的寶藏。然而,傳説中的機關重重和七把鑰匙讓無數人鎩羽而歸。
其中最著名的尋寶者當屬清朝末期的張獻忠。據説,張獻忠曾率領大軍進入七礦仙人墓,但是卻在第一層寶藏室被機關所困,最終只能空手而歸。
時至今日,七礦仙人墓的寶藏仍然是一個謎團。雖然沒有人能確切找到這座古墓,但其傳奇故事仍然被廣為流傳,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尋寶者。
延伸閲讀…
重現古墓傳奇昔大家樂勝地彰化「七壙」將建遊客中心 – 聯合報
第4296篇[彰化市區]七壙古墓/七聖爺/七賢仙人X台灣施旅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