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內容目錄
【皮膚癌】惡性黑色素瘤:徵兆與防治
許多人在身上會長痣,但當某些痣出現變化時,很可能已轉變成致命性極高的「惡性黑色素瘤」。醫學專家提醒,年紀較長者,若指甲尤其是大拇指、大腳趾、食指等處出現超過 0.3 毫米的黑色素痣,便有很高機率是惡性黑色素瘤,對健康構成威脅。
專家並列出鑑別良性痣與惡性黑色素瘤的方法,方便民眾進行自我檢查:
對稱性:將痣分成上下、左右四等份,若上、下或左、右看起來不對稱,就稱為不對稱,需要留意。


邊界:如果痣的邊界模糊、不規則,甚至呈參差不齊狀,同樣需要特別注意。
顏色:痣的顏色越雜、不均勻越不妙,而「烏黑發亮」與「淺灰」則為正常痣的顏色。
直徑:痣的直徑若大於或等於 0.6 公分,便被「高度懷疑」為惡性黑色素瘤。
隆起:痣異常隆起,或表面出現變化,例如掉毛、皮膚潰爛且久治不癒等,也需要特別留意。
皮膚癌徵兆:
徵兆 | 描述 |
---|---|
黑色素瘤 | 皮膚突然出現黑色痣或原有痣變大 |
非黑色素瘤皮膚癌 | 常出現於經常接觸陽光的部位,如頭、頸和上身,初期症狀為紅腫、有鱗片或潰瘍 |
高風險族羣:
儘管曝曬陽光是皮膚癌的主因,但以下特徵者罹患皮膚癌的風險也較高:
- 皮膚白皙、雀斑多
- 家族有皮膚癌病史
- 免疫系統受損
- 年紀較大
預防與治療:
預防皮膚癌最有效的措施就是防曬,包括塗抹防曬乳和穿著防護衣物,減少肌膚直接接觸陽光。早期發現和治療皮膚癌至關重要,若延誤治療將大幅增加治療難度。
目前治療皮膚癌可採用多種方法:
- 手術切除:將癌變組織直接切除,適用於腫瘤較小者。
- 激光手術:以激光代替手術刀,減少出血。
- 局部化療:將藥物直接塗抹或敷貼在患處,避免系統性副作用。
- 放射治療:利用高能量 X 光破壞癌細胞,適用於難以手術的部位。
- 冷凍療法、刮除術、電灼術、光動力療法:這些方法也可用於治療皮膚癌,具體選擇需依個案情況而定。
身體黑痣:成因、分類與預防
身體黑痣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灶,是由於皮膚中產生過多的黑色素細胞所導致。這些黑色素細胞會形成聚集在一起的色素斑,大小和形狀各異,可出現在身體各個部位。
成因
身體黑痣的成因尚未完全明朗,但與以下因素有關:
因素 | 説明 |
---|---|
遺傳 | 家族中有黑痣病史的人,出現黑痣的機率較高。 |
日曬 | 紫外線曝曬會刺激黑色素細胞產生黑色素,導致黑痣形成。 |
荷爾蒙變化 | 荷爾蒙變化,例如懷孕或青春期,會影響黑色素細胞的活性。 |
外傷 | 外傷或摩擦會導致黑色素細胞增生,形成黑痣。 |
分類
身體黑痣可根據其外觀和特性進行分類:
表皮痣
* 呈現咖啡色或黑色,大小通常小於 6 毫米。
* 表面光滑或略微隆起。
* 最常見的黑痣類型。
真皮痣
* 呈現棕色或藍黑色,大小較表皮痣大,可達 1 公分。
* 表面隆起,觸感柔軟。
* 出現在真皮層中。
交界痣
* 呈現棕色或黑色,外圍有模糊的邊界。
* 表面光滑或略微隆起。
* 介於表皮和真皮之間。
預防
雖然身體黑痣一般為良性,但某些黑痣會惡化為黑色素瘤,因此建議採取以下預防措施:
- 避免過度日曬:長時間曝曬紫外線會增加黑痣形成的風險。外出時應使用防曬乳、戴帽子和太陽眼鏡。
- 定期檢查痣:注意痣的外觀變化,如有任何異常(例如顏色、形狀或尺寸的改變)請盡快就醫。
- 諮詢皮膚科醫師:如果對身體黑痣有疑慮,應尋求皮膚科醫師的專業建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