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內容目錄
北斗七星,由天璇、天璣、天權、玉衡、開陽和瑤光組成,與大熊座的尾部組成星重複。古稱「北斗九星」,另有兩星隱而不見。
近代天文學中,北斗七星根據其排列位置,分別對應大熊座α、β、γ、δ、ε、ζ和η星。通過鬥口的兩顆星連線,朝天璇至天樞方向延長5倍,可找到北極星。


傳説天帝乘北斗巡巡四方,掌管陰陽、時令、節氣等,其運行對農業曆法有重大影響。昏時觀察斗柄方向,可判斷季節變化。
徐鉉《步虛詞》詩曰:「整服乘三素,旋綱躡九星」。「九星」一説來自緯書,輔星可能為開陽雙星中的開陽增一,也有人認為其為梅西耶天體。
《史記天官書》載「北斗居天之中,運轉所指,隨二十四氣,正十二辰」。「鬥為帝車,運於中央,臨制四鄉,分陰陽,建四時,皆繫於鬥」。
《楚辭》王逸註:「九鬿,謂北斗九星也」。《冥通記》曰:「北斗有九星,今星七見,二隱不出」。古籍《鶡冠子》記「斗柄東指,天下皆春;斗柄南指,天下皆夏;斗柄西指,天下皆秋;斗柄北指,天下皆冬」。
北斗七星名稱 | 對應現代星名 | 稱呼 | 排列順序 |
---|---|---|---|
天樞 | 大熊座α星 | 斗柄 | 首星 |
天璇 | 大熊座β星 | 斗杓 | 第二星 |
天璣 | 大熊座γ星 | 斗杓 | 第三星 |
天權 | 大熊座δ星 | 斗杓 | 第四星 |
玉衡 | 大熊座ε星 | 斗杓 | 第五星 |
開陽 | 大熊座ζ星 | 斗杓 | 第六星 |
瑤光 | 大熊座η星 | 斗杓 | 末星 |
北鬥七星圖案解析與傳説
北斗七星的位置與排列
北斗七星是一個勺子形狀的星羣,位於北天拱極附近的仙后座中。它由七顆亮星組成,形狀獨特,古今中外都廣為人知。北斗七星的七顆星按照勺鬥排列,從勺柄到勺口依序為:天樞、天璇、天璣、天權、玉衡、開陽和搖光。
星名 | 位置 | |
---|---|---|
天樞 | 勺柄末端 | |
天璇 | 勺柄中段 | |
天璣 | 勺柄前端 | |
天權 | 勺子底部 | |
玉衡 | 勺子腰部 | |
開陽 | 勺子口 | |
搖光 | 勺子把 |
北斗七星的觀測與應用
由於北斗七星位置穩定,亮度適中,在古時即被用於定位與導航。透過觀測北斗七星,可以確定北方的方向。例如,在北半球,找到北斗七星勺口的兩顆星(開陽、搖光),連線兩者並向勺柄延長約五倍距離,即可找到北極星(小熊座的α星)。
在航海領域,北斗七星更是重要的導航工具。通過測量北斗七星與地平線的角度,可以估算出船隻所在的緯度。此外,北斗七星也被用於農業和占星術中。
北斗七星的傳説與文化
北斗七星自古以來就有許多傳説和神話。在中國傳統文化中,北斗七星被視為帝車、天樞或天帝四輔,象徵著富貴和吉祥。據説,北斗七星中的每顆星都對應著人體的特定部位,稱為「司命宮」,影響著人的命運。
而在歐美文化中,北斗七星則被稱為「大熊座」,是一個關於巨人和熊的故事。根據神話,一個巨人試圖偷走宙斯的女兒,被宙斯變成了熊。為了保護女兒,宙斯將熊送上天空,形成了大熊星座。
北鬥七星的現代科學探索
近年來,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,天文學家對北斗七星也有了深入的研究。科學家發現,北斗七星中的幾顆恆星並非真正在一起,而是由於視差效應而看起來相鄰。實際上,這些恆星距離地球的距離相差甚遠,形成了一個鬆散的恆星集團。
此外,科學家還研究了北斗七星的運動和演化。透過觀測發現,北斗七星的勺子形狀並非固定不變,而是隨著時間緩慢移動。估計在未來約一萬年後,北斗七星將形成一個十字架形狀。
延伸閲讀…
362 張北斗七星圖像、照片及影像
北斗七星免版税圖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