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內容目錄
芙蓉菊:一種濱海奇觀


芙蓉菊,學名 Crossostephium chinense,是一種常綠灌木,原產於東亞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濱海至坡地。[這一種植物]株高可達 20-100 公分,上部多分枝,樹冠呈傘狀。[芙蓉菊]互生匙形或倒披針形葉片,葉長 2-4 公分,葉寬 0.5-2 公分,全緣或 3-5 裂,披有灰白色短軟毛。
芙蓉菊的頭狀花序呈總狀排列,直徑約 0.7 公分,花朵呈黃綠色,開花期為秋至冬。
栽植環境:
芙蓉菊喜愛全日照的温暖至涼爽環境,根部不耐潮濕,需要排水良好的介質。盆栽養殖者應在介質乾燥時澆水,而露天栽植者無需澆水。它耐貧瘠,但為了加快生長速度,可以在初期每季施用一次長效性綜合肥料。芙蓉菊生長緩慢,通常不需修剪。可透過播種或扦插的方式繁殖。
用途:
芙蓉菊的灰白色葉色十分醒目,可用於點綴庭園環境,常被配置於假山水池旁或石組之間,營造出它在濱海岩石間的自然生長姿態。它也可用於作為矮籬,搭配其他色彩的地被或灌木。
分佈:
在台灣,芙蓉菊分佈於北海岸、金門、馬祖和蘭嶼等離島的濱海地區。全株可用作藥用和園藝盆景,民間常採集葉片作為避邪淨身之用。
栽培簡表:
特徵 | 要求 |
---|---|
光照 | 全日照 |
温度 | 温暖至涼爽 |
水分 | 根部忌潮濕 |
排水 | 介質排水良好 |
施肥 | 初期每季施用一次長效性綜合肥料 |
修剪 | 通常不需修剪 |
繁殖 | 播種、扦插 |
芙蓉草照顧指南
芙蓉草因其美麗的花朵和容易種植的特性而在園藝中頗受歡迎。遵循以下芙蓉草照顧指南,可確保您的芙蓉草茁壯成長,綻放出鮮豔的花朵:
生長環境
因子 | 條件 |
---|---|
陽光 | 每天至少 6 小時陽光直射 |
土壤 | 排水良好、富含有機質的沙質壤土 |
pH 值 | 弱酸性至中性 (6.0-7.0) |
温度 | 夏季高温,冬季温和 (15℃ 以上) |
澆水
- 生長季節 (春季和夏季):頻繁澆水,保持土壤濕潤但不要過於潮濕。
- 休眠期 (秋季和冬季):減少澆水,讓土壤變乾。
施肥
- 生長季節:每月施用均衡的化學肥料,例如 10-10-10。
- 休眠期:停止施肥。
修剪
- 春季:在最後一次霜凍後,將芙蓉草修剪至 90 至 120 公分。
- 秋季:在霜凍來臨前,將芙蓉草修剪回約 15 公分。
- 定期去除枯萎或損壞的花朵和莖葉。
換盆
- 每 2-3 年需要換盆。
- 將芙蓉草移至更大的花盆中,新的土壤應富含有機質。
病蟲害防治
芙蓉草常見的病蟲害包括:
- 保持植物良好通風。
- 避免澆水過多。
- 定期檢查植物是否有病蟲害跡象。
其他注意事項
- 芙蓉草可以忍受輕度的乾旱,但長期缺水會導致植物枯萎。
- 在高温天氣下,芙蓉草可能會出現花朵過早凋謝或花朵尺寸變小等問題。
- 芙蓉草可以通過扦插或分株繁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