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內容目錄
鬱:積鬱、繁茂之象
「鬱」字,本指鬱鬱蒼蒼之林,後引申為心情抑鬱、憂愁積聚之意。西漢帛書記載「鬱血」,即血液積聚,此義後衍為「瘀」。積聚又引申為繁茂,《説文》以為「鬱」乃香草名「𩰪」省聲而來。


秦漢文字中常將「鬱」寫作「棥」,省去「大」字,而成「爻」或「夕」形。隸楷繼承秦制,仍多從「皀」從「寸」,卻鮮有省「大」之例。宋代以來,古刻本多以《説文》正字形「鬱」為準。
| 西周金文 | 秦文字 | 隸書
鬱 筆畫:鬱鬱葱葱的文字之美
鬱 筆畫:字裡行間的墨彩流轉
「鬱」字,筆畫繁多,共有19畫,其書寫藴含著深厚的意藴。橫平豎直間,彰顯著沉穩大氣;撇捺勾挑裡,透露著靈動飄逸。鬱郁葱葱的筆畫,猶如一幅潑墨山水,在紙面揮灑出獨特的韻味。
筆畫結構:繁而不亂
鬱字的19畫筆畫,看似複雜,實則井然有序,遵循著以下筆順規則:
筆順 | 筆畫 | 筆順 | 筆畫 |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點 | 11 | 撇 | |
2 | 橫 | 12 | 捺 | |
3 | 豎 | 13 | 橫 | |
4 | 撇 | 14 | 豎 | |
5 | 捺 | 15 | 鈎 | |
6 | 橫 | 16 | 點 | |
7 | 撇 | 17 | 橫 | |
8 | 捺 | 18 | 豎 | |
9 | 橫 | 19 | 橫 | |
10 | 撇 |
筆畫特點:虛實相生
鬱字的筆畫具有虛實對比,形成獨特的視覺效果。虛筆輕盈飄逸,如絲絲柳絮隨風舞動;實筆濃墨重彩,如巍峨高山屹立不倒。虛筆與實筆交相呼應,呈現出層次豐富、動靜相宜的書法意境。
書寫技法:意在筆先
書寫鬱字時,需要把握「意在筆先」的要領。落筆前,心意先定,胸有成竹。運筆時,意念貫通於筆鋒,不拘泥於一筆一畫,而追求整體的意境和氣勢。
臨摹範本:名家之作
臨摹名家書法,是學習鬱字筆法的有效途徑。下面列舉幾位書法家寫作鬱字的範本,供大家參考學習:
書法家 | 書法作品 |
---|---|
王羲之 | 蘭亭序 |
褚遂良 | 雁塔聖教序 |
顏真卿 | 多寶塔碑 |
米芾 | 海岳名言 |
趙孟頫 | 千字文 |
練習要點:循序漸進
練習鬱字的筆畫時,應循序漸進,不可急於求成。先從單獨的筆畫練習,熟悉其筆順和特點,再逐步組合成整字。練習過程中,重視臨摹和揣摩,不斷提升書法功底。
總結
「鬱」字筆畫繁多,但透過筆畫的結構、特點、書寫技法和臨摹練習,我們可以領略鬱字的獨特魅力。其鬱鬱葱葱的筆畫,猶如一幅水墨畫,在紙面揮灑出千姿百態的風采。掌握鬱字筆法,不僅能提升我們的書法技能,更能陶冶情操,領悟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意藴。
延伸閲讀…
國家教育研究院-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-鬱
漢字: 鬱的筆畫順序(“鬱”29劃) – ️筆順字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