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內容目錄
【繁星推薦,圓夢名校】
「繁星推薦」是由「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」推動的招生方式,旨在讓來自各地區的優秀學子進入頂尖校系。其理念強調,儘管出身不同,優秀人才都應獲得平等的升學機會。因此,繁星推薦透過各高中校內遴選,向大學推薦學業成績亮眼的學生,讓學生能公平競逐優質校系。
繁星推薦對象與名額限制


繁星推薦僅限於高中應屆畢業生報名。每位學生僅能由學校推薦至一所大學的一個學羣。每一所學校對同一大學的同一學羣推薦名額最多僅有兩個。
大學招生依學羣分類,志願數有限
大學會根據學系性質劃分不同學羣,最多有八個學羣。各個學羣都有各自規定的可填寫系組志願數量。
甄選程序:學測成績和校內評比
想報名繁星推薦的學生必須參加「學測」。學測成績公佈後,學生可向學校提出繁星推薦申請。學校會根據學生的「在校學業成績」進行校內評比,評比項目包括各學期學業成績平均與排名百分比。符合各大學規定的學生將會被學校提出推薦。
錄取結果公佈與面試安排
被推薦的學生憑學測成績參加大學審查甄選。通過審查後,學生將依學測成績與在校學業成績進行比序。第一至七類學羣學生無需面試,僅需等待錄取結果公告。第八類學羣中申請醫學系或牙醫學系的學生需參加面試。
注意事項
錄取第一至七類學羣的學生,無論放棄與否,都不可參加當年度的「個人申請」招生。錄取第八類學羣的學生則不能參加當年度的「個人申請」登記志願分發。此外,推薦醫學系或牙醫學系的第八類學羣學生,若通過一階篩選比序,則不得在當年度的「個人申請」中報名同一所大學的醫學系或牙醫學系。
繁星推薦程序摘要
| 步驟 | 備註 |
|---|---|
| 全程就讀同一所高中 | 僅限應屆畢業生 |
| 報考學測 | 擇一社羣組或不分組 |
| 參與校內評比 | 評比標準依各大學規定 |
| 提出繁星推薦申請 | 學校提報推薦名單 |
| 參加大學審查甄選 | 依學測成績和校內成績比序 |
| 公佈錄取結果 | 第八類醫學系、牙醫學系學生需參加面試 |
| 注意注意事項 | 繁星錄取生後續參與其他招生的規定 |
學業成績是什麼?
學業成績反映了學生在特定學科領域中的知識、能力和技能的評量。它們通過各種評量方式評估,包括考試、作業、專題製作和參與度。學業成績是學生學術進步和整體學業表現的重要指標。
學業成績的重要性
學業成績在學生各方面發展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:
重要性 | 説明 |
---|---|
衡量學習成果 | 學業成績提供一個客觀的指標,用於衡量學生在特定學科或科目中的學習進度。 |
設定目標和改進 | 學業成績幫助學生設定目標和監控進度,並識別需要改進的領域。 |
升學和就業 | 優異的學業成績是進入大學或取得理想工作的必要條件,表明學生的學術能力和潛力。 |
自我激勵 | 學業成績可以作為自我激勵的來源,激勵學生追求更高的目標並發揮潛力。 |
社會認知 | 學業成績會影響學生的自我概念和對學習能力的看法,並建立學術自信心。 |
影響學業成績的因素
許多因素會影響學業成績,包括:
因素 | 説明 |
---|---|
智力能力 | 智力能力顯著影響學業表現,但並非唯一的決定因素。 |
學習動機 | 學生對學習的熱情和動機會驅動他們投入時間和精力。 |
學習策略 | 有效的學習策略,例如時間管理、筆記整理和理解記憶,可以提高學業表現。 |
課堂環境 | 積極、支持的課堂環境促進學生學習並提高成績。 |
社會經濟因素 | 社會經濟劣勢會對學業成績產生負面影響,例如獲得教育資源有限。 |
評量學業成績
學業成績使用各種評量方式進行評估:
評量方式 | 説明 |
---|---|
考試 | 評量學生針對具體主題的知識和理解。 |
作業 | 評量學生的批判性思考、問題解決和寫作技能。 |
專題製作 | 評量學生的研究、分析和展示能力。 |
參與度 | 評量學生的課堂參與、提問和討論。 |
學業成績與自我概念
學業成績會顯著影響學生對自己的能力和價值觀的看法。優異的成績可以建立自信和提升自我概念,而較差的成績則可能導致自卑感和自我懷疑。重要的是要鼓勵學生設定切合實際的目標並專注於他們的進步,而不是將學業成績與自我價值聯繫起來。
延伸閲讀…
學生學期學業成績計算標準
分數到底代表什麼?重新思考成績與評分的意義 – 翻轉教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