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賓頭盧頗羅墮尊者】賓頭盧頗羅墮尊者:傳説與靈驗事蹟大揭秘

賓頭盧尊者的神通顯化與末法供養

賓頭盧頗羅墮尊者,佛陀十六羅漢之一,享有「獅子吼第一」、「福田第一」之譽。其名意為「利根不移」,相傳其容貌童顏、白眉、笑面,常顯現神通力,弘揚正法。

賓頭盧頗羅墮尊者 Play

尊者本為印度婆羅門種姓,曾任優陀延王輔臣。後追隨釋迦牟尼佛出家,得證阿羅漢果和六大神通。據傳,尊者曾顯現神通,從高杆取回旃檀木缽,遂得佛陀責備,令其久住世間,應末法供養。

賓頭盧尊者受應末世之供,其事蹟廣為傳頌。有位樹提長者曾設千僧齋,並將旃檀木缽置於高杆之上,言誰取之即賜予。尊者天眼遙見,乘神通而來,欲取缽時卻不慎遮蔽日光,令城中昏暗。然其神通終得展現,取缽而歸。佛陀得知此事後,訓斥尊者擾民,令其不得入涅槃,留住世間,成末法之福田。

賓頭盧頗羅墮尊者

自此,賓頭盧尊者常隱居山林,然其救度眾生之心未曾熄滅。每逢盛會,尊者皆會化身凡僧,現身於齋堂或寺院,示現神通。有明辨者曾設鮮花於齋堂座椅,凡尊者坐過的座椅,其花皆不枯萎。此舉成為供奉尊者的重要法門。

鳩摩羅什曾在夢中得遇尊者,並受其靈感而注釋經文。後慧遠大師知曉此事,於齋堂中設座供奉尊者。此例延續至今,遂有布袋和尚坐於方丈位之傳説,皆源於賓頭盧尊者的德澤。

佛陀曾宣示《請賓頭盧經》,詳述迎請尊者的儀軌。有信眾設齋供養,布花驗之,卻不見花枯。後至誠設供,終得尊者現身,並言乃被門衞阻擋,數次受傷。此舉彰顯尊者無遮平等之心。

賓頭盧頗羅墮尊者的故事,不僅展示其神通廣大,更傳揚了大乘佛教的福田觀念。供養阿羅漢,能積累無量功德,其福田無邊,堪稱末法之光。

賓頭盧頗羅墮尊者:不空成就佛

屬性 資料
梵文名 Piṇḍapātra-pārśva
巴利文名 Piṇḍapātra-pārśvika
中文名 賓頭盧頗羅墮、寶生佛
別名 楊柳觀音、寶掌如來、寶髻如來
佛陀時代 釋迦牟尼佛
居處 鷲峯山、忉利天
身形 頭戴寶髻,宛如楊柳,左手執寶瓶,右手施無畏印

簡介

賓頭盧頗羅墮尊者,簡稱賓頭盧尊者,是釋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,以其神通廣大、法力無邊聞名於世。尊者的梵文名「Piṇḍapātra-pārśva」意為「飯缽之側」,相傳是因其常伴隨釋迦牟尼佛左右,並負責盛裝佛陀的飯缽而得名。

生平事蹟

賓頭盧尊者原是一位婆羅門,在尚未皈依佛門前,曾向一位婆羅門老師學習梵志法。然而,尊者對老師的教導感到失望,認為其所言淺薄無用。這時,舍利弗尊者聽聞了賓頭盧尊者的疑惑,便向其介紹了釋迦牟尼佛的教法。

賓頭盧尊者聞法後深受感動,立即皈依佛門,成為釋迦牟尼佛的弟子。尊者發願精進修行,很快就證得了阿羅漢果,並成為佛陀最得力的助手之一。

神通廣大

賓頭盧尊者以其神通廣大而聞名,曾展現過許多令人驚嘆的奇蹟。其中最為著名的是「楊柳觀音」的形象。相傳,尊者曾在忉利天為天人説法,當時手持楊柳枝,揮灑自如,護持聽聞佛法的眾生。因此,尊者也被稱為「楊柳觀音」,並與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有著密切的聯繫。

法力無邊

除神通廣大外,賓頭盧尊者還精通各種法術,常為眾生解除煩惱。例如,相傳唐朝大將薛仁貴被敵軍圍困,危在旦夕。這時,薛仁貴夢見賓頭盧尊者指點迷津,告訴他只要口誦尊者真言,即可化險為夷。薛仁貴依法行事,果然脱困而出。

供奉方式

賓頭盧尊者的供奉方式主要有兩種:

  1. 楊柳觀音:尊者手持楊柳枝,安座於蓮台上,面向眾生,慈悲護持。
  2. 寶生佛:尊者左手執寶瓶,右手施無畏印,象徵寶瓶中的甘露能滋潤眾生,消除煩惱。

結論

賓頭盧頗羅墮尊者是釋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,以其神通廣大、法力無邊聞名於世。尊者慈悲護持眾生,化解煩惱,是佛教中一位受人尊崇的聖者。

延伸閲讀…

賓頭盧尊者_百度百科

賓頭盧尊者(中國佛教神話人物)

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