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內容目錄
引言:
印章,自古以來便承載著權威與認證。深入探究其歷史淵源,我們將揭開「壐」字的謎團,見證其在封建體系中的演變。
內文:


字符 | 部首 | 字義 | 同義詞 |
---|---|---|---|
壐 | 土 | 印章 | 印璽 |
璽 | 玉 | 帝王印璽 | 玉璽 |
繆毐 | 人名 | 秦朝叛臣 | 篡位者 |
矯 | 冒用 | 假造 | 偽造 |
御 | 皇帝 | 皇家 | 君王 |
皇太子妃 | 太子之妻 | 太子後 | 東宮太子妃 |
隋宮 | 隋朝皇宮 | 帝王宮殿 | 帝苑 |
歷史演繹:
壐,古通「璽」,意指印章。它以「土」為部首,象徵著定土安民的治國理念。後經篆文演變,借用「玉」字,強調其尊貴與權威。
自秦朝始,壐演變為帝王專屬的印章,象徵至高無上的權力。然而,在歷史的長河中,也出現過繆毐等奸臣假造御璽,企圖顛覆政權的事件。
隨著封建體制的逐漸衰弱,壐不再僅限於帝王使用。在隋朝,皇太子妃也擁有自己的印章,反映了其在宮廷中的地位。
時至今日,壐已褪去其政治色彩,更多地成為一種懷舊與收藏的文化符號。它記載著歷史的輝煌與滄桑,承載著古人對權力與認證的理解。
壐璽意義探討
「壐」與「璽」兩字,在古代中國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徵意義和實用價值。本文將探討壐璽的意義、種類、用途和歷史演變。
壐璽種類
類型 | 描述 |
---|---|
官璽 | 由國家或政府機構所持有,用於證明文件或命令的真實性。 |
私璽 | 由個人持有,用於簽署文件或證明身份。 |
寶璽 | 具有最高權力的璽印,通常由皇帝或最高統治者使用。 |
印璽 | 具有特定職能的璽印,由特定官員或機構使用。 |
將軍璽 | 由軍隊將領持有,用於指揮軍隊或證明命令。 |
壐璽用途
1. 文件驗證:壐璽用於對文件或命令進行驗證,證明其真實性和合法性。
2. 身份證明:私璽用於證明個人的身份,類似於現代簽名。
3. 權力象徵:寶璽代表著至高無上的權力,只有皇帝或最高統治者才能使用。
4. 職能認可:印璽代表著特定的職能或機構,由負責人持有並使用。
壐璽歷史演變
壐璽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殷商時期(約前1600-前1046年)。最初,壐璽被用於商務交易和官方文書的驗證。周朝(約前1046-前256年)期間,壐璽的使用進一步擴展,成為身份和權力的象徵。秦朝(約前221-前206年)統一中國後,建立了統一的璽印制度,規定了不同級別的官員所使用的璽印種類和規格。
漢朝(約前206-後220年)繼承了秦朝的璽印制度,並進一步完善。漢代的壐璽種類繁多,包括玉璽、金璽、銀璽、銅璽等。宋朝(約960-1279年)期間,壐璽的藝術性和工藝性達到鼎盛,出現了許多精美的玉璽和金璽。明朝(約1368-1644年)之後,壐璽的使用開始衰落,私璽的使用逐漸增多。清朝(約1644-1912年)末期,隨著西方簽名制度的引進,壐璽的使用進一步減少。
結語
壐璽作為中國古代文化中重要的象徵和實用工具,見證了中國歷史的發展和變遷。其種類繁多,用途廣泛,在驗證文件、證明身份、象徵權力和認可職能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。隨著時代的變遷,壐璽的使用逐漸衰落,但其文化和歷史意義依然值得我們重視和傳承。
延伸閲讀…
璽- 漢典“璽”字的基本解釋
壐的意思,壐的解釋,壐的拼音,壐的部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