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廣西十萬大山】深入廣西十萬大山,探索秘境般的自然奇觀

十萬大山:現實中的壯美山脈

引言

[十萬大山],一個傳奇的名字,時常出現在影視作品和文學創作中。然而,此山並非虛構,而是真實存在於中國廣西境內的壯麗山脈。

地理概況

廣西十萬大山 Play

[十萬大山]位於廣西西南部,由東北向西南綿延,全長超過100公里,平均海拔在700-1000米之間。其最高峯蒔良嶺佇立於上思縣南部,拔高1462米。山脈兩側由河流發育形成典型的梳狀水系。

地質構造

廣西十萬大山

山脈軸部地層以三疊系砂岩、泥岩和礫巖為主,北翼為侏羅系砂岩、礫巖,南翼主要為印支期花崗斑岩和花崗巖。喜馬拉雅運動影響下,花崗岩石侵入導致地層撓曲,形成了重疊的單斜山體。

氣候特徵

[十萬大山]南坡屬迎風坡,降水量充沛,年降水量最高達3700毫米。北坡則處於背風坡,降水量相對較少。

植被覆蓋

山地植被以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為主,隨海拔高度逐漸過渡為常綠闊葉針混交林和針葉林,部分地區出現寒温帶落葉闊葉林和灌叢。

歷史文化

[十萬大山]山區歷史悠久,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存和民間傳説。曾是古代壯族人民抵禦外敵入侵的要塞,也是邊貿活動的樞紐。

旅遊價值

[十萬大山]景色秀麗,自然資源豐富,逐漸成為旅遊勝地。山間有奇峯異石、瀑布流泉,還有紅水河、防城港等自然景觀相伴。

表格:十萬大山數據摘要

屬 性 數 值
方位 東北-西南
起點 欽州市貴台鎮
終點 中越邊境
分佈 欽州、防城、上思、寧明
總長度 100多公里
平均海拔 700-1000米
最高峯 蒔良嶺 (1462米)
特色 古夷平面、亞熱帶森林、壯族文化
旅遊價值 景緻優美、自然資源豐富

廣西十萬大山

廣西十萬大山,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中部,是響譽中外的喀斯特地貌聚集區。十萬大山面積遼闊,植被茂密,地形複雜,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文化遺產。

地理概況

廣西十萬大山橫跨桂林市、柳州市、來賓市、河池市等多個地級市,總面積達10餘萬平方公里。其地形以喀斯特地貌為主,包括溶洞、石峯、天坑等,景觀壯麗奇特。十萬大山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,年平均温度18-20℃,年降水量1200-1600毫米,氣候温和濕潤。

自然資源

十萬大山藴藏著豐富的自然資源。其森林覆蓋率高達70%以上,擁有豐富的珍貴樹種和珍稀動植物,被稱為”天然氧吧”和”綠色寶庫”。此外,十萬大山還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,包括石灰岩、大理石、鋁土礦等,為當地經濟發展提供了原材料基礎。

文化遺產

十萬大山是壯族、瑤族、侗族等少數民族聚居地,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,保存着豐富的民間文化遺產。其中,壯族”三月三”歌節、瑤族”盤王節”、侗族”大歌”等民族節慶活動,承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內涵。

旅遊景點

廣西十萬大山擁有眾多的旅遊景點,其中包括:

景點名稱 特色 地點
陽朔灕江 甲天下山水 桂林市
樂業天坑 世界最大的天坑 樂業縣
巴馬百歲村 長壽之鄉 巴馬瑤族自治縣
花山岩畫 距今約18000年的巖畫 凌雲縣
大寨山瀑布 中國十大瀑布之一 都安瑤族自治縣

經濟發展

近年來,廣西十萬大山地區積極發展旅遊業、生態農業和礦業等產業,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成效。旅遊業作為支柱產業,帶動了當地交通、住宿、餐飲等相關產業的發展。同時,十萬大山地區也致力於保護生態環境,發展可持續旅遊,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。

延伸閲讀…

十萬大山_百度百科

廣西十萬大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

總結

廣西十萬大山是中國著名的喀斯特地貌旅遊目的地,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、文化遺產和旅遊景點。隨著旅遊業的蓬勃發展,十萬大山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也取得了顯著進步,成為當地人民致富奔小康的希望之地。

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