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內容目錄
番茄營養下的新發現
[水果富含維生素C、膳食纖維,許多人飯後喜歡來一盤當做完美Ending!而過去大家耳熟能詳的「一日一蘋果,醫生遠離我」現在有了新的對手。根據香港養生資訊平台《CheckCheckCin》指出,近年外國流行「A tomato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(一天一番茄,醫生遠離我)」,引述研究發現,多吃番茄可防癌及預防心臟病,但該生吃還是熟食,醫師這樣説。由香港註冊中醫師梁尹倩所創辦的養生資訊平台《CheckCheckCin》以中醫角度分析,「番茄主要有生津止渴、健胃消食功效,亦有保護血管、防治高血壓及護膚美白的作用。」但值得注意的是,番茄因性涼,因此體質偏寒、腸胃較虛弱的人不宜多吃,胃酸過多者也不宜空腹食用。而體寒易經痛的女生們也不建議在月經期間食用番茄。]
新鮮番茄食用方式的影響


根據《CheckCheckCin》營養師趙函穎指出,番茄具有抗氧化及輔助減重的好處,且大番茄減肥效果勝於小番茄,一顆蕃茄約含1公克纖維,生吃能攝取豐富維生素A、C,每100公克番茄即含有21毫克維生素C,而加入橄欖油拌炒熟食則可吃到茄紅素,其屬β-胡蘿蔔素的一種,具有抗氧化、保護心血管及美白效果,對於男性攝護腺也很棒。趙函穎建議,一週可吃番茄3~5次,可切片做沙拉,或是煮番茄湯,或炒蛋熟食更有助於「脂溶性營養素」茄紅素釋出,提升身體抗氧化能力,適合易胖體質的人食用。但也提醒,由於番茄鉀含量高,因此本身患有腎臟疾病的患者,要限制番茄攝取量。
牛番茄的功效
1. 助眠
新研究指出,牛番茄有助眠的功效,正是許多上班族需要的。2019年,國內研究團隊找來20名肥胖的停經婦女,讓她們每天睡前吃250公克的牛番茄(約2顆~2顆半的量),連續8週後發現,她們尿液中褪黑激素的代謝物濃度,比沒吃牛番茄的人高出10倍,而褪黑激素是維持睡眠健康的重要荷爾蒙之一。
2. 預防心血管疾病
牛番茄熱量低,每100公克僅17大卡,是許多追求瘦身與健康的人的愛用食材,它同時富有豐富的鉀離子(每100克含227mg),可幫助排出體內鈉離子,有助於降低血壓。不過對於慢性腎臟病病人,高鉀的番茄反而不適合大量食用,請注意!除此之外,番茄中含有大量的茄紅素等抗氧化物,可預防壞膽固醇(即低密度膽固醇 LDL)的氧化,避免血管硬化、堵塞,有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。
3. 防癌
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衞生教育資訊,牛蕃茄富含的茄紅素,具有誘導癌細胞良性分化和凋謝,抑制癌細胞訊號的傳遞,因而有對抗癌細胞的功效。番茄含有的維他命A、B、C、E (果色愈紅潤含量愈多),與蕃茄紅素一起作用時,還能抑制自由基去損傷染色體基因。1999年美國統計顯示,常吃蕃茄的人,平均罹癌率可降低4成;而台大醫學院生化所的研究則指出,多吃蕃茄可以有效減少攝護腺癌、胃癌、腸癌、卵巢癌、子宮頸癌、乳癌的發生率!
4. 注意事項
值得注意的是,番茄食用方式的不同會影響營養素的吸收和作用。以下整理表格供您參考:
食用方式 | 優點 | 缺點 | 注意事項 |
---|---|---|---|
生吃 | 保留維生素C | 茄紅素吸收率低 | 腸胃虛弱者不宜過量食用 |
熟食 | 茄紅素吸收率高 | 維生素C流失 | 建議搭配富含油脂的食物食用 |
果汁 | 方便吸收 | 營養流失較多 | 建議不過量飲用,並且注意糖分攝取 |
請根據個人健康狀況和飲食習慣選擇適合的食用方式,適量攝取番茄,享受它的營養好處!
牛番茄屬性:特性、品種與栽培方法
牛番茄屬性:
牛番茄,又稱作巨型番茄,是番茄屬中體型最大的種類。其果實特點如下:
- 果實碩大、多汁,平均重量可達 200-500 公克。
- 形狀多樣,有圓形、橢圓形、牛心形等。
- 果皮呈深紅色至橘紅色,肉質細緻綿密。
品種:
牛番茄品種繁多,常見品種如下:
品種 | 特徵 |
---|---|
牛王 | 果實巨大,可達 1 公斤,風味濃鬱。 |
情人節 | 果實呈心形,鮮甜多汁,適合生食。 |
黑瑪利 | 果實呈深褐色,果肉柔軟香甜,適合入菜。 |
波魯那 | 果實碩大,外皮光滑,肉質厚實,可長時間儲存。 |
栽培方法:
牛番茄栽培方式與一般番茄相近,但由於其植株高大,果實碩重,需要特別注意以下重點:
育苗:
- 選用健壯無病害的種苗。
- 育苗環境需通風良好、日照充足。
整地:
- 選擇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。
- 深耕並施足基肥,尤其是磷鉀肥。
種植:
- 株距:行距 60-90 公分,株距 30-45 公分。
- 深度:根莖部埋入土中約 10-15 公分。
支架:
- 牛番茄植株高大,需要使用支架支撐。
- 可使用木樁、鐵架或棚架等材料架設。
澆水:
- 牛番茄需水量大,但不可過量澆水。
- 澆水時注意避免葉片沾水,以免發生病害。
追肥:
延伸閲讀…
佳欣中醫診所的帖子
番茄「生吃vs.熟食」哪個好?醫揭答案…網驚呆了這5種人要 …
- 植株生長期間,每 1-2 星期追肥一次,使用氮磷鉀平衡肥。
- 開花結果期,可增施磷鉀肥以促進果實發育。
病蟲害防治:
- 常見病害:疫病、枯萎病、灰黴病等。
- 常見蟲害:粉蝨、蚜蟲、薊馬等。
- 定期檢查植株,及時防治病蟲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