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楓香樹】揭密楓香樹的迷人魅力:探索其獨特之處與應用

楓香樹:金縷梅科的落葉喬木繁華 [Maple: A Deciduous Tree of the Hamamelidaceae Family]

簡介

楓香樹(學名:Liquidambar formosana),又被稱為香膠樹、楓仔樹、雞楓樹等,是楓香科落葉大喬木,原產於中國南部,現分佈於亞洲東部及東南部等地。因其獨特的果序形似路路通而得名「路路通樹」。

分佈與生長環境

楓香樹分佈於中國、日本、台灣、越南等地,生長於2000公尺以下的溝谷、山坡或溪流沿岸。它喜好陽光耐蔭,耐火抗風寒,喜生於濕潤肥沃的酸性或中性土壤。

楓香樹 Play

形態特徵

楓香樹樹形呈圓錐形,高達40公尺。樹皮灰褐色,粗糙而厚,方塊狀剝落。葉掌狀深裂,葉緣具規則鋸齒,秋季轉為鮮豔的紅黃色。花為單性,雌雄同株,異花,無花被。果為蒴果,聚集成圓球形頭狀果序,密生星芒狀刺。種子橢圓形,扁平,具膜質窄翅。

楓香樹

藥用價值

楓香樹的樹脂、葉和果實均具有藥用價值。樹脂入藥名為楓香脂,具活血止痛、止血、生肌的功效。葉入藥具有清熱解毒、收斂止血的功效。果實入藥名為路路通,具利水通經、消腫、祛風活絡的功效。

園藝用途

楓香樹因其鮮豔的葉色和獨特的果序,被廣泛用作園林綠化樹種。其木材具有良好的耐腐蝕性,可用於製作高檔傢俱和建築用材。此外,楓香樹的葉和樹脂還可作為香料和工業材料使用。

與楓樹的區別

楓香樹和楓樹在形態上極為相似,但植物學分類不同。楓香樹屬金縷梅科,而楓樹屬槭樹科。楓香樹具有芳香氣味,而楓樹則無。此外,楓香樹的種子為橢圓形扁平,而楓樹的種子為翅果。

參考資料

楓香樹

一、概述

楓香樹(學名:Liquidambar formosana)又稱楓香、鬱香、清剛木,為金縷梅科楓香屬的落葉喬木,原產於中國東部、台灣和越南北部。台灣為楓香樹的主要產地,亦為國寶樹種。

二、特徵

楓香樹高大挺拔,可達30公尺以上,樹冠廣展且呈傘形。其葉片為掌狀複葉,有5-7枚裂片,裂片邊緣有鋸齒。葉色隨著季節變化,春季新葉為嫩綠色,夏季轉為翠綠色,秋季則變為橙紅色或黃紅色。

三、生長環境

楓香樹適應力強,耐旱、耐寒,對土壤要求不嚴,但在肥沃、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中生長最佳。樹苗生長速度慢,成年樹生長較快。

四、經濟價值

楓香樹的木材價值極高,質地堅硬、紋理美麗,且具有防腐、防蟲的功能。主要用於製作傢俱、地板、建築材料和樂器。此外,其樹脂還能提取揮發油,具有藥用和芳香用途。

五、分類

楓香屬共有16個種,其中包括:

種類 分佈
Liquidambar formosana 中國東部、台灣、越南北部
Liquidambar styraciflua 北美東部
Liquidambar orientalis 小亞細亞
Liquidambar acalycina 墨西哥、中美洲
Liquidambar monticola 墨西哥

六、種植

楓香樹可用種子或扦插繁殖。種子發芽率較低,約為10-20%。扦插繁殖則較為容易,成活率可達70-80%。種植時應選擇陽光充足、排水良好的地方,並做好肥水管理。

七、文化意義

楓香樹在中國和台灣的傳統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。由於其樹冠廣大、葉色鮮豔,常被用於園林綠化和庭園造景。其木材也廣泛用於製作古琴、七絃琴等樂器,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。

延伸閲讀…

楓香

224-楓香

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