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內容目錄
引言
巨型飛蛾的現身引發了「先人歸來」的傳言,並引起了人們的擔憂和好奇心。


特徵 | 描述 |
---|---|
科別 | 燕蛾科 |
種類 | 熱帶燕尾蛾 |
翼展 | 約 16 釐米 |
翅膀 | 深棕色和白色相間,具兩條白色紋理 |
壽命 | 2 周至 9 個月 |
此蛾於五月和八月較為常見,尤其在暴雨後和炎熱天氣出現。城市地區的燈光也會吸引它們。白天牠們棲息在陰涼處,如屋簷下。天氣變化、明亮燈光、充足食物和缺乏天敵都是牠們出沒的原因。
雖然這種飛蛾無毒,但其腹部鱗片可能引起皮膚刺激。翅膀上的毛髮也可能幹擾呼吸,對哮喘患者尤其敏感。市民應避免直接接觸飛蛾,並保持室內通風。
過往亦有此類飛蛾飛入民宅的事件。香港蟲害管理學會主席提醒民眾注意大燕蛾的粉末,接觸後可能產生過敏反應。輕微過敏者可用水清洗,嚴重者應就醫。
飛蛾入屋不走:探討誘因、危害與防治措施
「飛蛾入屋不走」,這句俗諺傳達出飛蛾一旦闖入屋內,就難以驅趕ออกไป,説明著飛蛾頑強的生命力和對屋內物品的危害性。
飛蛾入屋的原因有很多,主要包括:
表格:飛蛾入屋的誘因
誘因 | 描述 |
---|---|
光源 | 飛蛾具有趨光性,燈光會吸引牠們入屋。 |
食物 | 廚房中的食物殘渣、寵物飼料或衣物上的皮屑,都是飛蛾喜歡的食餌。 |
濕氣 | 潮濕陰暗的環境有利於飛蛾幼蟲的發育。 |
織物 | 飛蛾幼蟲以羊毛、絲綢等天然纖維為食。 |
飛蛾在屋內不僅會影響衞生環境,還會對物品造成危害:
表格:飛蛾對物品的危害
物品 | 危害 |
---|---|
衣物 | 幼蟲蛀孔,破壞衣物。 |
地毯 | 幼蟲啃咬地毯纖維,造成損壞。 |
傢俱 | 幼蟲啃咬木質傢俱,形成蛀洞。 |
食品 | 成蟲產卵在食物中,幼蟲孵化後污染食物。 |
為了防治飛蛾入屋並減少危害,以下措施不可或缺:
表格:飛蛾的防治措施
措施 | 功效 |
---|---|
封閉門窗 | 防止飛蛾從屋外飛入。 |
更換燈泡 | 使用低瓦數或防蟲燈泡,減弱光源吸引力。 |
清理環境 | 定期清理廚房、儲藏室等容易滋生飛蛾的地方,清除食物殘渣和寵物飼料。 |
除濕 | 保持室內通風乾爽,降低飛蛾幼蟲生存的濕度。 |
使用防蟲劑 | 在衣櫃、地毯或傢俱上放置樟腦丸、驅蟲劑或除濕劑。 |
「飛蛾入屋不走」看似是小事,但若不積極防治,可能會造成物品損壞和影響環境衞生。只要掌握誘因、危害和防治措施,就能有效驅退飛蛾,讓居家空間不受飛蛾侵擾。
延伸閲讀…
飛蛾進家有什麼預兆,是吉還是兇
巨型燕尾蛾飛入家中半個窗大有如蝙蝠|附驅趕方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