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松年:有人問說,人死亡後,擇地埋葬。依中國人習俗,有風水說,其後代子孫運勢有關聯,不知是否有其道理;如有,則火葬是否需風水原葬?
南師:中國人過去安葬父母重視,對生命重視,人死後由子孫埋葬。
秦始皇、漢朝這個階段以前,兩千四五百年以前,沒有像現這樣注重風水;但是另有一種注重,古書上叫“卜葬”,占卜來選擇。有時,帝王親卦,決定墓地好不好。
中國儒家是注重安葬。儒家重視人生,儒家春秋戰國前後,注重長輩養生送死。死了後,子孫孝順,選一個地方,使遺骨有個住所;並不是保佑子孫後代發財升官。古代只是一個孝心,孝感情,死後他找一個地方土葬,保護他遺體。
真人你批算八字命格,
東漢後,魏晉一開始,中國人喜歡選地了,是卜葬。這個選地懂得地理,現在講地下環境選擇了,認為關係後代好不好。這種學問,晉朝後開始大流行。要選形巒,地理形勢環境;形巒以外加上理氣,陰陽五行風水,運氣好不好,流傳到現在,認為墓穴是影響後代。
中國人重地受這個影響,到現在跳不出這個觀念。遺骨是不是後代有影響呢?這可以說是迷信,沒有這個道理。世界上其他民族,其他地方人,他們不用這個風水葬禮,後代是活得!發展得啊!
有人問我,有沒有風水啊?我說有啊,有道理,但是要懂一個道理。北京故宮,遼金元開始,到明清八百年,風水,皇宮有九門,哪幾年運氣哪一個門,開那個門,所以九宮八卦,是想子孫萬代。但是你看看,遼金元明清有五個朝,每一個朝代,有時皇帝三年五年翹辮子了,只有清朝兩個皇帝康熙與乾隆,六十年皇帝。懂了北京皇宮你懂了風水,是天下第一流看風水研究了九宮,那有嗎?但是有人上去,有人下來。
道家是笑這個事,死是事嘛,“生者寄,死者歸”,死了回家一樣,死後怎樣,不要注重這個形式了,只要他收拾下葬了。
墨家呢,墨子這一派影響,厚葬,主張薄葬,了,葬了了,沒有管後代,風水影響後代是後人加上思想。
如果說一個墓地,會影響後代子孫發發,這個是言說道理,講講而已。可以說,是人類自己觀念造成道理,觀念上認為風水會影響後代子孫。
如果全國人做個統計, 有些人後代,祖先並沒有一個風水葬地呢;有些葬地,後世;所以這個不是真理。我們剛才提出來,這是言說道理,是人自己認為,然後構成了意識上一套理論,說是,其沒有道理。
風水是什麼?是葬地雨水淹,風亂吹,這個是孝道精神。於我們坐在這裡,說你後面窗子關好,避開風,有風或有雨水來是有,所以衣服穿,膝蓋頭蓋,保持溫暖,是這個道理罷了。現在提倡火葬了,所以孝道,非要找個地方土葬不可。所以 你問葬一個風水地方,後世子孫有什麼影響嗎?答案是沒有。
那 你說父母找個地方下葬,自己心安,這個是,是孝道精神;如果是墓地對自己,我後代,這。 “若作聖解”,自己認為有這種理論,“即受群”,那瘋了,是著魔思想,不是真理。
一德,二命,三風水,四積陰德,五讀書
有人問我, 有沒有風水啊?我說有啊,有道理,但是要懂一個道理。北京故宮,遼金元開始,到明清八百年,風水,皇宮有九門,哪幾年運氣哪一個門,開那個門,所以九宮八卦,是想子孫萬代。
但是你看看,遼金元明清有五個朝,每一朝代,有時皇帝三年五年翹辮子了,只有清朝兩個皇帝康熙與乾隆,六十年皇帝。懂了北京皇宮你懂了風水,是天下第一流看風水研究了九宮,那有嗎?但是有人上去,有人下來。
懂得風水道理,你不要講究了,重點德行,風水。所以中國人講看風水,有 “一德,二命,三風水,四積,五讀書”這句話。風水五個成分裡頭佔一個成分,有什麼啊!不要上當了,第一個條件是道德修養。這中國文化, 你們很多同學要研究風水,但是千萬不要迷信。
一位風水名師,人看墳斷宅,調理宅墓許多人成了。但他自己兒孫們,沒有一個官。有一天,他兒子說:“爹,你是一個風水名師,什麼咱們家沒有出一個官?你不能調理一下,讓咱家,出官員?”
風水師說:“可以,但我說去辦,明天午時是一個是吉時良辰,你們哥仨到你爺爺墳上拜祭一下,然後我包好鎮物埋東南西北方向上,不出數年可以出官。但埋下後,可以說一句喪氣話,走回家。”次日午時,哥仨老爹吩咐,到爺爺墓地去法調理後,回家路上,突然從路上走來一個乞丐,乞丐說:“想討點吃,或點錢。”一腳踢開。並說道:“,遇到一個要飯”。
一次,劉老太爺和當地一位姓方風水先生吃飯,慨嘆自己不如意:孫子十八歲了,明年趕考,若能得個一官半職,這輩子算是沒有了!
懂得風水道理,你不要講究了,重點德行,風水。所以中國人講看風水,有「一德、二命、三風水、四積,五讀書」這句話。風水五個成分裡頭佔一個成分,有什麼啊!不要上當了,第一個條件是道德修養。這中國文化,你們很多同學要研究風水,但是千萬不要迷信。
有人問說,人死亡後,擇地埋葬。依中國人習俗,有風水說,其後代子孫運勢有關聯,不知是否有其道理;如有,則火葬是否需風水原葬?
這說,風水講,死人埋葬要選一個地方,因為後代子孫有關係。這個問題牽涉到一個問題。關於屍體處理,全世界風俗,有很多種;我們中國同印度一部分,以及阿拉伯人,是注重土葬。土葬方式很多了,中國人過去安葬父母重視,對生命重視,人死後由子孫埋葬。秦始皇、漢朝這個階段以前,兩千四五百年以前,沒有像現這樣注重風水;但是另有一種注重,古書上叫「卜葬」,占卜來選擇。有時,帝王親卦,決定墓地好不好。
中國儒家是注重安葬。儒家重視人生,儒家春秋戰國前後,注重長輩養生送死。死了後,子孫孝順,選一個地方,使遺骨有個住所;並不是保佑子孫後代發財陞官。古代只是一個孝心,孝感情,死後他找一個地方土葬,保護他遺體。
東漢後,魏晉一開始,中國人喜歡選地了,是卜葬。這個選地懂得地理,現在講地下環境選擇了,認為關係後代好不好。這種學問,晉朝後開始大流行。要選形巒,地理形式環境;形巒以外加上理氣,陰陽五行風水,運氣好不好,流傳到現在,認為墓穴是影響後代。中國人受這個影響,到現在跳不出這個觀念。
遺骨是不是後代有影響呢?這可以說是迷信,沒有這個道理。世界上其它民族,其它地方人,他們不用這個風水葬禮,後代是活得!發展得啊!
阿拉伯人回教葬禮,是土葬,不過我們。中國重視葬禮是儒家,有「衣、衾、棺、槨」四個字。埋葬前,死人衣服穿;衾,是被子,他包圍;棺材弄;棺材外面有個套子,棺殼,叫槨;加上墳墓,花費。春秋戰國時代,孔子前後階段,儒家是這樣。
「衣衾棺槨」是厚葬,但是人很多,道家反這個;孔子時代墨子,,墨家是主張薄葬。孔子《經·系傳》上講,上古人死後,後人找個地方他埋葬,「不封樹」。封,不是不蓋棺,而是另外劃一塊地起墳,屬於自己家裡。樹,建立一個碑或種一顆樹,沒有。
後世人重視衣衾棺槨,是道思想,父母死後捨不得,搞這個厚葬,是儒家堅持。道家是笑這個事,死是事嘛,「生者寄,死者歸」,死了回家一樣,死後怎樣,不要注重這個形式了,只要他收拾下葬了。墨家呢,墨子這一派影響,厚葬,主張薄葬,瞭,葬了了,沒有管後代,風水影響後代是後人加上思想。
回教人葬禮,他們忌諱說「死」,因為伊斯蘭教離開認識當作一個人後歸宿,並它理解為「嘎來布」(肉體)消失和「羅罕」(精神)昇華,是人生覆命歸真,而不是生命結。他們去世叫「」或「毛提」,或「歸真」。 「毛提」是波斯語,逝世意思;「歸真」是宗教人士逝世稱法。回族有句話說: 「天下土地埋天下迴迴」,主張「入土安」,人「」哪裡,埋哪裡,回家鄉安葬。而且主張「三日必葬」,是早上「」,下午埋;晚上「」,次日早上埋,不能超過三天。屍體擦洗乾,白布包裹了,放進棺材,抬到挖墳坑那裡,抽開棺材下面活動板,屍體落進挖洞穴裡,平躺,臉朝向麥加聖地方。洞口土坯砌,空棺材抬回來。回教人「」後忌火葬,主張土葬,而且忌設靈位,忌送花圈幛聯,待葬期間宴請,出殯儀式、安靜,不動車輛,僱傭吹鼓手吹吹打打,講究任何排場。埋葬不用殉葬物,搞什麼紙車紙馬、童男童女。送葬中禁止擺設任何祭品,舉行任何祭奠。這個於墨子所說薄葬,了。因為身體是地水火風,物質變歸物質,身體歸大地了。
其它民族有其它葬法。西藏流行主要是天葬,選個日子,有專門天葬師父,屍體解剖了,一塊一塊放在哪裡,鳥來吃掉,供養眾生,歸於天然。
還有些地方,譬如東南亞有水葬風俗,屍體放進水裡,讓他流走。西方有些國家有水葬,屍體放在製船裡,有放上鮮花,任其。
所以,地水火風,可以屍體,埋土裡變成土;丟風裡會風化掉。
火葬是佛陀提倡,「一火能燒三世業」,一把火把這個身體燒了,這個身體是三世因果一個產物,火把它了。
佛學講業有三種:善業,惡業,無記業。 「一火能燒三世業」「業」,不是「孽」,「孽」是完全屬於惡業。我們一輩子行為,只有三件事情:有時候做善事,思想行為善;有時候惡;有一種做。
所謂一火能燒三世業,只不過身體外相上三世業燒了,這個身體是過去、現在、未來因果一小部分。不要以為「一火能燒三世業」,什麼因果不用了,要!因為因果報應是燒掉。這個是唯心道理,阿賴耶識你做事種子留著呢,時候一到報應。身口意一切行為,記錄阿賴耶識裡,變成種子,因緣時,變成現行果報。身體不過是阿賴耶識一部分作用和現象,不過是三世因果中段,一個現象。現在是講唯物身體方面,注意啊!一火能燒三世業,是講身體,不是唯心方面。
如果說一個墓地,會影響後代子孫發發,這個是言說道理,講講而已。可以說,是人類自己觀念造成道理,觀念上認為風水會影響後代子孫。
如果全國人做個統計,有些人後代,祖先並沒有一個風水葬地呢;有些葬地,後世;所以這個不是真理。我們剛才提出來,這是言說道理,是人自己認為,然後構成了意識上一套理論,說是,其沒有道理。
風水是什麼?是葬地雨水淹,風亂吹,這個是孝道精神。於我們坐在這裡,說你後面窗子關好,避開風,有風或雨水來是有,所以衣服穿,膝蓋頭蓋,保持溫暖,是這個道理罷了。現在提倡火葬了,所以孝道,非要找個地方土葬不可。
所以你問葬一個風水地方,後世子孫有什麼影響嗎?答案是沒有。拿佛學道理來,包括我們祖先,包括我們後代,包括朋友祖先後代,所有遺骨,統統是一個本體,一個生命功能現象。這個生命功能叫阿賴耶識,同體,各有自己因果報應。並不是說,我他,他我,不是這個道理。這裡頭學理講起來很多,《楞嚴經》上一句話,「不作聖解」,不要這個當成了不起道理了。
那你說父母找個地方下葬,自己心安,這個是,是孝道精神;如果是目的對自己,我後代,這。 「若作聖解」,自己認為有這種理論,「即受群」,那瘋了,是著魔思想,不是真理。
所以說風水、算命,現在大家於這個迷信,可怕了,不要去迷信這個,我告訴你不要相信。風水是個環境保護,有沒有道理?有它道理。風水環境嘛,地下有風有水,避開了大風、風,避開了水患,環境安全了,啊。
劉家某地來說是一個名門望族,良田千頃,子孫興旺,豐衣足食,農村是足夠人羨慕了,鎮長得買他們帳。劉家墳地離劉家村十里之外一個山里。說,劉家能夠世代門庭,和劉家墳地有關係,那是一塊兒寶地,他們看墳地風水先生說,劉家墳地後背龍脈,一條起伏山脈綿延無盡;前有水文滋潤,一條四季枯河流滋潤著此龍脈活躍搏動。
劉家,但是劉家人厚道,不仗財欺人,遇到青黃不接時候,開粥棚幫助鄉親,所以他們口碑。但是劉家老太爺只有一樣不如意,那家裡是,但是沒有官,子孫都孝順,他們讀書努力,但是沒有能得到一官半職。
延伸閱讀…
一次,劉老太爺和當地一位姓方風水先生吃飯,慨嘆自己不如意:孫子十八歲了,明年趕考,若能得個一官半職,這輩子算是沒有了!
胡松年:有人問說,人死亡後,擇地埋葬。依中國人習俗,有風水說,其後代子孫運勢有關聯,不知是否有其道理;如有,則火葬是否需風水原葬?
南師:中國人過去安葬父母重視,對生命重視,人死後由子孫埋葬。
秦始皇、漢朝這個階段以前,兩千四五百年以前,沒有像現這樣注重風水;但是另有一種注重,古書上叫“卜葬”,占卜來選擇。有時,帝王親卦,決定墓地好不好。
中國儒家是注重安葬。儒家重視人生,儒家春秋戰國前後,注重長輩養生送死。死了後,子孫孝順,選一個地方,使遺骨有個住所;並不是保佑子孫後代發財升官。古代只是一個孝心,孝感情,死後他找一個地方土葬,保護他遺體。
東漢後,魏晉一開始,中國人喜歡選地了,是卜葬。這個選地懂得地理,現在講地下環境選擇了,認為關係後代好不好。這種學問,晉朝後開始大流行。要選形巒,地理形勢環境;形巒以外加上理氣,陰陽五行風水,運氣好不好,流傳到現在,認為墓穴是影響後代。
中國人重地受這個影響,到現在跳不出這個觀念。遺骨是不是後代有影響呢?這可以說是迷信,沒有這個道理。世界上其他民族,其他地方人,他們不用這個風水葬禮,後代是活得!發展得啊!
後世人重視衣衾棺槨,是道思想,父母死後捨不得,搞這個厚葬,是儒家堅持。
道家是笑這個事,死是事嘛,“生者寄,死者歸”,死了回家一樣,死後怎樣,不要注重這個形式了,只要他收拾下葬了。
墨家呢,墨子這一派影響,厚葬,主張薄葬,了,葬了了,沒有管後代,風水影響後代是後人加上思想。
如果說一個墓地,會影響後代子孫發發,這個是言說道理,講講而已。可以說,是人類自己觀念造成道理,觀念上認為風水會影響後代子孫。
如果全國人做個統計, 有些人後代,祖先並沒有一個風水葬地呢;有些葬地,後世;所以這個不是真理。我們剛才提出來,這是言說道理,是人自己認為,然後構成了意識上一套理論,說是,其沒有道理。
風水是什麼?是葬地雨水淹,風亂吹,這個是孝道精神。於我們坐在這裡,說你後面窗子關好,避開風,有風或有雨水來是有,所以衣服穿,膝蓋頭蓋,保持溫暖,是這個道理罷了。現在提倡火葬了,所以孝道,非要找個地方土葬不可。所以 你問葬一個風水地方,後世子孫有什麼影響嗎?答案是沒有。
那 你說父母找個地方下葬,自己心安,這個是,是孝道精神;如果是墓地對自己,我後代,這不對了。 “若作聖解”,自己認為有這種理論,“即受群”,那瘋了,是著魔思想,不是真理。
一德,二命,三風水,四積陰德,五讀書
有人問我, 有沒有風水啊?我說有啊,有道理,但是要懂一個道理。北京故宮,遼金元開始,到明清八百年,風水,皇宮有九門,哪幾年運氣哪一個門,開那個門,所以九宮八卦,是想子孫萬代。
但是你看看,遼金元明清有五個朝,每一朝代,有時皇帝三年五年翹辮子了,只有清朝兩個皇帝康熙與乾隆,六十年皇帝。懂了北京皇宮你懂了風水,是天下第一流看風水研究了九宮,那有嗎?但是有人上去,有人下來。
延伸閱讀…
懂得風水道理,你不要講究了,重點德行,風水。所以中國人講看風水,有 “一德,二命,三風水,四積,五讀書”這句話。風水五個成分裡頭佔一個成分,有什麼啊!不要上當了,第一個條件是道德修養。這中國文化, 你們很多同學要研究風水,但是千萬不要迷信。
一位風水名師,人看墳斷宅,調理宅墓許多人成了。但他自己兒孫們,沒有一個當官。有一天,他兒子說:“爹,你是一個風水名師,什麼咱們家沒有出一個當官?你不能調理一下,讓咱家,出官員?”
風水師說:“可以,但我說去辦,明天午時是一個是吉時良辰,你們哥仨到你爺爺墳上拜祭一下,然後我包好鎮物埋東南西北方向上,不出數年可以出官。但埋下後,可以說一句喪氣話,走回家。”次日午時,哥仨老爹吩咐,到爺爺墓地去法調理後,回家路上,突然從路上走來一個乞丐,乞丐說:“想討點吃,或點錢。”一腳踢開。並說道:“,遇到一個要飯”。
有人問我,有沒有風水啊?我說有啊,有道理,但是要懂一個道理。北京故宮,遼金元開始,到明清八百年,風水,皇宮有九門,哪幾年運氣哪一個門,開那個門,所以九宮八卦,是想子孫萬代。但是你看看,遼金元明清有五個朝,每一個朝代,有時皇帝三年五年翹辮子了,只有清朝兩個皇帝康熙與乾隆,六十年皇帝。懂了北京皇宮你懂了風水,是天下第一流看風水研究了九宮,那有嗎?但是有人上去,有人下來。
懂得風水道理,你不要講究了,重點德行,風水。所以中國人講看風水,有「一德、二命、三風水、四積,五讀書」這句話。風水五個成分裡頭佔一個成分,有什麼啊!不要上當了,第一個條件是道德修養。這中國文化,你們很多同學要研究風水,但是千萬不要迷信。
有人問說,人死亡後,擇地埋葬。依中國人習俗,有風水說,其後代子孫運勢有關聯,不知是否有其道理;如有,則火葬是否需風水原葬?
這說,風水講,死人埋葬要選一個地方,因為後代子孫有關係。這個問題牽涉到一個問題。關於屍體處理,全世界風俗,有很多種;我們中國同印度一部分,以及阿拉伯人,是注重土葬。土葬方式很多了,中國人過去安葬父母重視,對生命重視,人死後由子孫埋葬。秦始皇、漢朝這個階段以前,兩千四五百年以前,沒有像現這樣注重風水;但是另有一種注重,古書上叫「卜葬」,占卜來選擇。有時,帝王親卦,決定墓地好不好。
中國儒家是注重安葬。儒家重視人生,儒家春秋戰國前後,注重長輩養生送死。死了後,子孫孝順,選一個地方,使遺骨有個住所;並不是保佑子孫後代發財陞官。古代只是一個孝心,孝感情,死後他找一個地方土葬,保護他遺體。
東漢後,魏晉一開始,中國人喜歡選地了,是卜葬。這個選地懂得地理,現在講地下環境選擇了,認為關係後代好不好。這種學問,晉朝後開始大流行。要選形巒,地理形式環境;形巒以外加上理氣,陰陽五行風水,運氣好不好,流傳到現在,認為墓穴是影響後代。中國人受這個影響,到現在跳不出這個觀念。
遺骨是不是後代有影響呢?這可以說是迷信,沒有這個道理。世界上其它民族,其它地方人,他們不用這個風水葬禮,後代是活得!發展得啊!
阿拉伯人回教葬禮,是土葬,不過我們。中國重視葬禮是儒家,有「衣、衾、棺、槨」四個字。埋葬前,死人衣服穿;衾,是被子,他包圍;棺材弄;棺材外面有個套子,棺殼,叫槨;加上墳墓,花費。春秋戰國時代,孔子前後階段,儒家是這樣。
「衣衾棺槨」是厚葬,但是人很多,道家反這個;孔子時代墨子,反對,墨家是主張薄葬。孔子《經·系傳》上講,上古人死後,後人找個地方他埋葬,「不封樹」。封,不是不蓋棺,而是另外劃一塊地起墳,屬於自己家裡。樹,建立一個碑或種一顆樹,沒有。
後世人重視衣衾棺槨,是道思想,父母死後捨不得,搞這個厚葬,是儒家堅持。道家是笑這個事,死是事嘛,「生者寄,死者歸」,死了回家一樣,死後怎樣,不要注重這個形式了,只要他收拾下葬了。墨家呢,墨子這一派影響,厚葬,主張薄葬,瞭,葬了了,沒有管後代,風水影響後代是後人加上思想。
回教人葬禮,他們忌諱說「死」,因為伊斯蘭教離開認識當作一個人後歸宿,並它理解為「嘎來布」(肉體)消失和「羅罕」(精神)昇華,是人生覆命歸真,而不是生命結。他們去世叫「」或「毛提」,或「歸真」。 「毛提」是波斯語,逝世意思;「歸真」是宗教人士逝世稱法。回族有句話說: 「天下土地埋天下迴迴」,主張「入土安」,人「」哪裡,埋哪裡,回家鄉安葬。而且主張「三日必葬」,是早上「」,下午埋;晚上「」,次日早上埋,不能超過三天。屍體擦洗乾,白布包裹了,放進棺材,抬到挖墳坑那裡,抽開棺材下面活動板,屍體落進挖洞穴裡,平躺,臉朝向麥加聖地方向。洞口土坯砌,空棺材抬回來。回教人「」後忌火葬,主張土葬,而且忌設靈位,忌送花圈幛聯,待葬期間宴請,出殯儀式、安靜,不動車輛,僱傭吹鼓手吹吹打打,講究任何排場。埋葬不用殉葬物,搞什麼紙車紙馬、童男童女。送葬中禁止擺設任何祭品,舉行任何祭奠。這個於墨子所說薄葬,了。因為身體是地水火風,物質變歸物質,身體歸大地了。
其它民族有其它葬法。西藏流行主要是天葬,選個日子,有專門天葬師父,屍體解剖了,一塊一塊放在哪裡,鳥來吃掉,供養眾生,歸於天然。
還有些地方,譬如東南亞有水葬風俗,屍體放進水裡,讓他流走。西方有些國家有水葬,屍體放在製船裡,有還放上鮮花,任其。
所以,地水火風,可以屍體,埋土裡變成土;丟風裡會風化掉。
火葬是佛陀提倡,「一火能燒三世業」,一把火把這個身體燒了,這個身體是三世因果一個產物,火把它了。
佛學講業有三種:善業,惡業,無記業。 「一火能燒三世業」「業」,不是「孽」,「孽」是完全屬於惡業。我們一輩子行為,只有三件事情:有時候做善事,思想行為善;有時候惡;有一種做。
所謂一火能燒三世業,只不過身體外相上三世業燒了,這個身體是過去、現在、未來因果一小部分。不要以為「一火能燒三世業」,什麼因果不用了,要!因為因果報應是燒不掉。這個是唯心道理,阿賴耶識你做事種子留著呢,時候一到報應。身口意一切行為,記錄阿賴耶識裡,變成種子,因緣時,變成現行果報。身體不過是阿賴耶識一部分作用和現象,不過是三世因果中段,一個現象。現在是講唯物身體方面,注意啊!一火能燒三世業,是講身體,不是唯心方面。
如果說一個墓地,會影響後代子孫發發,這個是言說道理,講講而已。可以說,是人類自己觀念造成道理,觀念上認為風水會影響後代子孫。
如果全國人做個統計,有些人後代,祖先並沒有一個風水葬地呢;有些葬地,後世;所以這個不是真理。我們剛才提出來,這是言說道理,是人自己認為,然後構成了意識上一套理論,說是,其沒有道理。
風水是什麼?是葬地雨水淹,風亂吹,這個是孝道精神。於我們坐在這裡,說你後面窗子關好,避開風,有風或雨水來是有,所以衣服穿,膝蓋頭蓋,保持溫暖,是這個道理罷了。現在提倡火葬了,所以孝道,非要找個地方土葬不可。
所以你問葬一個風水地方,後世子孫有什麼影響嗎?答案是沒有。拿佛學道理來,包括我們祖先,包括我們後代,包括朋友祖先後代,所有遺骨,統統是一個本體,一個生命功能現象。這個生命功能叫阿賴耶識,同體,各有自己因果報應。並不是說,我他,他我,不是這個道理。這裡頭學理講起來很多,《楞嚴經》上一句話,「不作聖解」,不要這個當成了不起道理了。
那你說父母找個地方下葬,自己心安,這個是,是孝道精神;如果是目的對自己,我後代,這不對了。 「若作聖解」,自己認為有這種理論,「即受群」,那瘋了,是著魔思想,不是真理。
所以說風水、算命,現在大家於這個迷信,可怕了,不要去迷信這個,我告訴你不要相信。風水是個環境保護,有沒有道理?有它道理。風水環境嘛,地下有風有水,避開了大風、風,避開了水患,環境安全了,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