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內容目錄
晉城玉皇廟:二十八星宿傳奇
序言
坐落於晉城東北部的府城玉皇廟,不僅以其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崇高地位聞名,更以其內藏的三百餘尊宋元明時期彩繪塑像而享譽盛名。其中,元代藝術大師劉鑾所雕塑的二十八星宿泥塑像,堪稱中國古代雕塑藝術的巔峯之作。
東方七宿:蒼龍
二十八星宿之首,蒼龍青龍七宿,包括角木蛟、亢金龍、氐土貉、房日兔、心月狐、尾火虎和箕水豹。據傳,這些星宿掌管着春分時節的東方天空。
北方七宿:玄武
北斗鬥宿主玄武元龜之首,掌管着生死大權。牛宿、女宿、虛宿主、危宿、室宿和壁宿組成蛇與龜的形象,寓意着冬至節令的北方天空。

西方七宿:白虎
白虎七宿包括奎木狼、婁金狗、胃土雉、昴日雞、畢月烏、觜火猴和參水猿。這些星宿位於西方,與秋門相應。
南方七宿:朱雀
井木犴、鬼金羊、柳土獐、星日馬、張月鹿、翼火蛇和軫水蚓組成朱雀七宿。它們翱翔於南方天空,形似一隻展翅飛翔的朱雀。
星宿的神話與傳説
自古以來,二十八星宿就被賦予了神話與傳説的色彩。道教將其奉為元始天尊的侍從,各司其職。唐代歷算家袁天罡將星宿與十二生肖動物結合,形成了其全稱。
玉皇廟的二十八宿塑像
劉鑾的二十八星宿塑像,完美融合了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。神靈們的形態、神情、服飾細節都栩栩如生,既仙風道骨,又氣勢磅礴。這些塑像不拘泥於宗教教義,而是展現了宮廷生活的世俗氣息,將中國封建社會的人文氣韻定格於泥塑之中。
玉皇廟的其他塑像
玉皇殿內保存的宋金彩塑也極具藝術價值。殿中曾有118尊塑像,如今僅存50餘尊,其中包括玉皇大帝、侍女、宰輔等。這些侍女的塑像表現了濃鬱的人情味,與玉皇大帝的威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。
傳承與意義
晉城玉皇廟的二十八宿彩塑是中國古代雕塑藝術的瑰寶,以其獨特的造型、精湛的技藝和豐富的神話內涵,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見證與傳承。它不僅展示了中國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,更為後世的研究和保護提供了珍貴的素材。
玉皇廟二十八星宿:道教信仰與天文學的交會
玉皇廟是道教中重要的祀奉場所,常設有二十八星宿神像,代表著中國古代天文學與道教信仰的交會。
起源與神話
二十八星宿起源於中國古代天文學,將黃道上的恆星羣劃分為二十八個區域,稱為星官。道教吸收了這套天文學體系,將其與自身信仰結合,創建了二十八星宿神的概念。
傳説中,玉皇上帝命令二十八星宿輪流值班,守護天宮。他們負責監督人間事務,將吉凶禍福預兆傳達給玉皇上帝。
星官與神祇
| 星官 | 神祇 | 主管領域 |
|---|---|---|
| 角亢 | 角宿、亢宿 | 奉命掌管人間壽命 |
| 氐房 | 氐宿、房宿 | 司人間尊卑、貴賤 |
| 心尾 | 心宿、尾宿 | 掌人間書記文書 |
| 箕斗 | 箕宿、鬥宿 | 司人間君臣儀禮 |
| 牛女 | 牛宿、女宿 | 司人間男女婚嫁 |
| 虛危 | 虛宿、危宿 | 司人間疾疫災禍 |
| 室壁 | 室宿、壁宿 | 司人間牆壁房屋 |
| 奎婁 | 奎宿、婁宿 | 司人間子女、奴婢 |
| 胃昴 | 胃宿、昴宿 | 司人間衣食布帛 |
| 畢觜 | 畢宿、觜宿 | 司人間筋骨皮肉 |
| 參井 | 參宿、井宿 | 司人間酒水、祭祀 |
| 東壁 | 東璧 | 司人間門户、城牆 |
| 西壁 | 西壁 | 司人間門户、城牆 |
| 南門 | 南門 | 司人間出入行旅 |
| 北門 | 北門 | 司人間出入行旅 |
| 山林 | 山林 | 司人間山林、野獸 |
| 房軒 | 房宿、軒宿 | 司人間舍宇房宅 |
| 聖母 | 聖母星 | 代表大道陽德,司人間政令 |
| 青龍 | 青龍七宿 | 司人間邦國、封輔、軍隊 |
| 白虎 | 白虎七宿 | 司人間兵刑、殺戮 |
| 玄武 | 玄武七宿 | 司人間生殖、醫療、地產 |
| 鳥蛇 | 鳥宿、蛇宿 | 司人間移徙遷灶、境界 |
祀奉與占卜
玉皇廟中供奉的二十八星宿神像,通常排列在正殿的兩側。信徒會到廟中參拜星宿神,祈求平安、事業、婚姻等方面的保佑。
二十八星宿在道教中也用於占卜。占卜者根據出生日期查對自己的本命星宿,再結合星宿的吉凶徵兆,預測個人運勢。
天文學意義
除了道教信仰外,二十八星宿在中國古代天文學中也佔有重要地位。它們是測量天體位置的基準,被用於編製曆法、預測日月食等天文現象。
隨著科學的進步,二十八星宿的科學意義已經被現代天文學所取代。但它們在道教信仰中的地位依然不可動搖,作為天文學與道教文化融合的象徵,繼續受到信徒的尊奉。
延伸閲讀…
山西晉城古代道教泥塑彩繪二十八星宿
中國古代雕塑的絕頂之作——晉城澤州玉皇廟 – 知乎專欄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