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內容目錄
天葬台上的靈魂之旅
遙望彼方,晨曦微曦,一位孤寂的身影端坐天葬台上,口中唱誦經文,低吟之聲如泣如訴,那是天葬師旺燈,為亡靈鋪展此生的終章。我遙望對岸,隔著溪水與他相望,右手卜鼓輕敲,左手玲動搖曳,在夜與晨的交織中,勾勒出一幅迷離而神聖的畫卷。
那一刻,時間彷彿凝固,我屏息靜氣,唯恐驚擾了亡靈與凡世的告別。腦海中浮現「美的事物不求關注」的箴言,我斂聲凝神,任由時光流逝。
「早安」,旺燈回眸一笑,笑容靦腆。


三年之前,我在木扎的天葬台上結識了旺燈。或許是異域文化的神秘感,又或是對藏人宇宙觀的渴望,我跋山涉水尋覓這片神聖之地,縱然與我最初的目標—冬蟲夏草,看似毫無關聯。
然而,天葬逐漸成為我田野生活的慰藉。我棄守市集,登上天葬台,見證了一場場生死告別。木扎的天葬台並非易尋之地,不同於那些迎合遊人的村落,它隱藏在羣山之中,唯一的標誌是一片片飄揚的經幡。
唯一顯眼的,是山坡上的混凝土倉庫,那是存放喪葬用具之所。它的存在就像一種偽裝,完美地融入藏文化中對死亡的平淡視角。
為了避免天葬淪為觀光景點,一些旅店老闆不會透露天葬台的具體位置。初到木扎時,我日復一日地守在通往寺廟的道路上,詢問返家的老人。他們的語言不通,對我的詢問顯得疑惑不解。
「我在找天葬台」,我解釋道,「就是死後讓我變成禿鷲大餐的地方」。糟糕的翻譯帶來了一場無效的溝通,我只能失望而歸。
當地青年卻慷慨地提供了指引,「就在寺廟旁邊」,可是模糊的方向指引,在廣闊的草原上無異於大海撈針。後來我才發現,有些方向甚至完全錯誤,距離寺廟至少一公里遠。
不確定性讓我飽受折磨,在海拔的壓迫下,兜兜轉轉更顯艱難。儘管旅店老闆堅持不透露天葬台的位置,卻建議我搭乘計程車前往,在滿足遊客需求與堅持自身原則間取得了微妙的平衡。
有趣的是,通往天葬台的計程車也存在類似的漢藏差異。我多次帶領外國遊客前往,藏族師傅的單程費用僅為20元,而漢族師傅則收取更高的25-30元。如果遇到不懂中文的外國遊客,費用更是千差萬別。相對應的,藏族師傅鮮有坐地起價的傳聞。
除了收費較低,藏族師傅還會將乘客送至天葬台內下車,而漢族師傅則只願停在天葬台入口,遊客需步行數百公尺才能觀禮。我向一位漢族師傅詢問原因,他解釋説這是忌諱,天葬台是辦喪事的地方,他平時不敢前往,也不願冒犯神靈。而藏人似乎對天葬台和屍體沒有明顯的畏懼感。
天葬,一種蒙藏文化中獨特的喪葬形式,源於中亞、印度和西藏本土的傳説,與祆教、大乘佛教和苯教等宗教禮俗息息相關。在天葬儀式中,死者離世後,屍體先在親戚家中停放三日,期間由僧侶誦經超度亡魂。出葬時間由「活佛」或高階僧侶占卜決定。
葬禮當天,死者親友負責將屍體運送至天葬台。運送過程中避免近親參與,以免過度哀傷影響亡靈的轉世。這與儒家文化崇尚的「有子哭臨」截然不同。
今日天葬台的主角是一位年邁的女性。天剛破曉,天葬台上的喪禮預定地旁已經打下一根木樁,上面栓著一條紅色的繩子。繩子的前方,還放置了一片石板和佛牌。
旺燈誦經完畢,死者親友在指導下於木樁周圍挖了五個小坑,分別埋下青稞種子、朵瑪和一盞微弱的酥油燈。隨後,一束包裹著死者的簡易牀墊被抬至木樁處。旺燈割斷繩索,助手們將死者臉朝下放置在地上。
準備就緒後,旺燈撿起地上散落的刀斧,依照袈裟的紋路,開始劃開死者的身體。不同於色達的天葬台將人羣隔絕於外,我站在離屍體很近的地方觀察儀式細節。
餵食禿鷲分為兩個階段。第一階段是肉塊,禿鷲爭相撕咬,場面爭搶激烈。第二階段是骨架,旺燈將頭顱舉起,仔細檢查後,將下巴撬開,取出頭骨中固定傷口的鋼釘。最終,鋼釘被送至寺廟供奉。
- 天葬
- 旺燈
- 木扎
- 卜鼓
- 玲
- 僧侶
- 占卜
- 青稞種子
- 朵瑪
- 簡易牀墊
- 袈裟紋路
- 色達天葬台
- 禿鷲
- 鋼釘
- 供奉
色達天葬分解
關於色達天葬分解
色達天葬分解是一種古老的藏傳佛教儀式,在中國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達縣的喇榮五明佛學院舉行。這項儀式涉及將已故喇嘛的身體分解並獻給禿鷹。本文將深入探討色達天葬分解的歷史、過程和文化意義。
歷史與背景
色達天葬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藏傳佛教的早期,當時佛教徒相信禿鷹是神聖的動物,可以幫助將死者轉世為更高境界。在20世紀,色達地區成為最重要的天葬場之一,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佛教徒和朝聖者。
天葬過程
天葬在一個稱為「骷髏地」的指定區域進行。
1.準備:已故喇嘛的身體被包裹在白布中並安放在骷髏地上。
2.誦經:喇嘛誦經為死者祈求冥福,並祈求禿鷹護送死者至淨土。
3.分解:一位特別被指定的「分解師」使用鋒利的工具將身體分解成小塊。
4.展翅:「展翅師」將分解後的肉塊拋向空中,禿鷹會飛下來取食。
5.收骨:殘骨被收集起來,並依據藏傳佛教習俗處理。
文化意義
色達天葬分解具有深遠的文化意義:
文化意義 | 説明 |
---|---|
無常的提醒:它提醒人們所有生命都是無常的,死亡是不可避免的。 | |
佈施和慷慨:將身體獻給禿鷹是一種布施行為,被認為是最高形式的慷慨。 | |
迴向功德:儀式旨在為死者積累功德,幫助他們轉世到更高境界。 | |
與自然的和諧:禿鷹被視為神聖的,分解過程象徵著生命與死亡之間的自然迴圈。 |
爭議與批判
色達天葬分解是一個具有爭議性的儀式,它引發了以下批評:
延伸閲讀…
「切割大體、打碎屍骨」 她曝天葬過程
「旺燈要砍人啦~~」—禿鷲X 屍體X 天葬師
批評 | 觀點 |
---|---|
非人道:一些人認為分解過程對死者不尊重,他們的身體應受到更大的尊重。 | |
衞生問題:公開分解遺體可能促進疾病傳播。 | |
環境影響:大量禿鷹聚集在一個區域可能對環境造成影響。 |
結論
色達天葬分解是一個古老而神聖的藏傳佛教儀式,具有深遠的文化意義。儘管它引發了一些爭議,但它仍然是藏傳佛教終極饋贈和解脱象徵的組成部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