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內容目錄
虎意描繪之姿態與技法
第十章:動靜之韻
畫虎之動態,可謂百態生姿,奔躍、吼,皆有其獨特之韻。
- 步:雙眼為起點,逐勾輪廓,鼻、唇、牙、耳依次成形。
- 塗:赭石輕染,白毛適度誇張,趁濕勾紋,墨色融混。
- 全身畫:順勢用筆,白處留形。關鍵部位把握動勢,筆隨水痕。
- 細節刻畫:墨色點染立體感,眼留高光,鼻舌胭脂,眉須精細。
第九章:形態之變


虎之形態多變,可獨可羣,組合各有妙趣。
- 獨虎:身姿靈動,形態各異。
- 雙虎:互動相依,或鬥或戲。
- 羣虎:氣勢磅礴,百態千姿。
第八章:筆墨之神
寫意虎,筆墨為神,或疾或緩,或中鋒或側鋒。方圓兼具,筆隨意動,靈活運用。
墨色和諧,相融成趣,方顯筆墨之力和形象之靈。
第七章:虎之結構
虎身恍如積木,方圓相雜,透視尤甚。
- 頭部:虎耳白斑,怒吼時耳後肌隆,虎紋交錯。
- 吻部:上牙寬間,下牙密合,小齒生於其後。
- 鬍鬚:左右對稱,長短不一,黑斑連弧。
第六章:諸要點細解
- 虎紋:層次分明,少量雙勾。
- 鬍鬚:左右各十,真須最長。
- 眉:左右各五。
- 黑斑:上方朝下,下方朝上,層疊四重。
- 大牙:間隔寬窄,小齒分佈。
第五章:觀察取材
動物園寫生,速寫臨摹,掌握結構動態。
第四章:虎之解構
頭部、尾部、體紋,細分構造技法。
第三章:寫意之法
先定動態,雙眼定大小。
第二章:簡介與分類
畫虎有筆工和寫意,此處述寫意畫虎。
第一章:引語
畫虎有筆工和寫意兩種畫法,此文著重介紹寫意畫虎的方法。為便於學習,將虎身各部分如頭、尾、體紋等分述其結構及畫法,並闡釋如何勾勒老虎走、卧、奔、躍、吼等各種動態。此外,文中亦含多幅完整作品供習者臨摹欣賞。按文內指引步驟練習,即可領略畫虎之奧秘。
以「畫老虎」為題的專題文章
畫老虎:一筆一畫,描繪百獸之王的威儀
老虎,作為百獸之王,以其威風凜凜的氣勢與強健有力的身軀,成為畫家筆墨下常見的主題。自古以來,畫老虎的傳統不斷傳承,形成了獨特且精湛的繪畫技法。
老虎繪畫的種類
類型 | 特色 |
---|---|
寫意老虎 | 注重筆墨神韻,以簡約的筆觸勾勒老虎形體,傳達其內在精神和氣質。 |
工筆老虎 | 細緻入微,以精密的技法描繪老虎毛皮、紋理和神態,追求形似神肖。 |
白描老虎 | 以單色線條勾勒老虎形體,不著色,強調線條的流暢和動感。 |
水墨老虎 | 運用濃淡不一的墨色繪製老虎,呈現其黑白相間的毛色,體現潑墨揮灑的意境。 |
老虎繪畫的技巧
技巧 | 説明 |
---|---|
骨架定型 | 準確勾勒老虎的骨骼和肌肉結構,為畫虎奠定基礎。 |
毛皮質感 | 仔細描繪老虎毛皮的紋理和質感,表現其皮毛的蓬鬆和柔軟度。 |
神態刻畫 | 通過眼睛、嘴巴和鬍鬚等部位的表現,傳達老虎的威嚴、兇猛或靈動的神態。 |
背景烘托 | 適當加入背景元素,如山林、岩石或流水,營造與老虎相符的氣氛。 |
著名虎畫大師
歷代以來,湧現出許多傑出的虎畫大師,他們以獨特的風格和精湛的技藝創作出一幅幅令人嘆為觀止的虎圖。其中包括:
- 唐朝:韓滉
- 五代:黃筌
- 北宋:虎丘僧彌
- 南宋:梁楷、馬遠
- 元朝:趙孟頫
- 明朝:沈周、徐賁
- 清朝:郎世寧、朱耷
老虎繪畫的文化內涵
老虎在中國文化中擁有重要的地位,寓意著威嚴、力量和辟邪。因此,虎畫不僅具有審美價值,還被賦予了吉祥和辟邪的象徵意義。在民間,人們常在門窗上掛虎畫,以期保佑平安、驅邪化災。
結論
延伸閲讀…
卡通老虎怎麼畫- 兒童畫老虎圖片大全(1)
【國畫教程】寫意老虎的畫法
畫老虎是一門需要耐心、細心和技巧的藝術。通過對老虎骨架、毛皮、神態和背景的深入刻畫,畫家將百獸之王的威儀和靈性躍然紙上。歷代虎畫大師的傑作不僅是藝術品的典範,更見證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和多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