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內容目錄
購屋考量:樓高與室內高度
購屋時除了仔細考量樓高,更需留心實際的室內淨高,避免影響整體居住舒適度。


樓高定義與影響因素
樓高指樓地板中心線之間距離,淨高才是室內實際高度。傳統公寓淨高約 2.8 米,現今建案廣告常強調 3.3-3.6 米樓高,強調其優勢。更高的樓高有助提升視覺通透感,增加收納空間。
佔用樓高的項目
- 樓地板與地面材質:水泥、石英磚、木地板約佔用 2-5 公分。
- 消防管線:高樓建築需設消防管線,其高度與數量會影響室內開放感。
- 樑柱:樓層越高,樑柱越粗,影響室內美觀及收納空間。樑的位置可在建築藍圖中確認。
樓高法規與夾層空間
- 法規規定室內樓高不得超過 3.6 米,台灣常規取巧為「複式空間」,將樓高分為 3 米和 4.2 米,符合法規同時增加使用面積。
購屋注意事項
- 詢問室內「淨高」,可參考大本建築藍圖確認。
- 留意容易製造噪音的鄰居,地板厚度與隔音效果相關。
- 預售屋需瞭解樓層高度涵蓋範圍,扣除樓板厚度後為淨高,約為 275 公分。
- 新建築地板厚度為 15 公分,提供隔音緩衝。
透天別墅樓高規劃
- 一樓天花高度:通常較高,可營造大器感,使用高挑玻璃拉門延伸視覺。
- 採光:運用天井或擴大窗户尺寸,增加自然光延伸。
- 通風:使用玻璃材質,讓光線穿透並視覺延伸。
結語
購屋時,應考量樓高、淨高、佔用因素,以及是否符合法規,確保居住舒適度。
透天一層樓高度:規劃設計與注意事項
透天一層樓的高度對居住品質和空間感有重要影響。決定透天一層樓高度時,應考量結構安全性、空間運用、採光通風和美觀等因素。
影響透天一層樓高度的因素
影響透天一層樓高度的主要因素包括:
- 結構安全性:樓高越高,結構所承受的載重越大,因此必須採用較堅固的樑柱構造。
- 空間運用:樓高較高能提供更寬闊的空間感,但也會增加建築成本和能源消耗。
- 採光通風:樓高較高能引入更多自然光線和空氣流通,但過高的樓層可能導致室內温度不均勻。
- 美觀:樓高會影響建築的外觀比例,過高或過低都可能影響整體美觀。
一般透天一層樓高度範圍
台灣透天一層樓的高度一般介於 3.3 公尺至 4.2 公尺 之間。較常見的高度如下:
樓層 | 高度範圍 (公尺) |
---|---|
一樓 | 3.3 – 3.6 |
二樓以上 | 3.6 – 4.2 |
透天一層樓高度的影響
高度範圍 (公尺) | 優缺點 |
---|---|
3.3 – 3.6 | * 結構較安全 * 空間感較佳 * 採光通風較好 * 建築成本較低 |
3.6 – 4.2 | * 採光通風更佳 * 空間感更寬闊 * 建築成本較高 * 能源消耗較多 |
透天一層樓高度的設計注意事項
- 考慮屋頂高度:過高的屋頂會影響建築的整體比例,並增加結構安全性的疑慮。
- 因應氣候條件:在颱風或地震頻繁的地區,應降低樓高以減少風阻和地震力。
- 注意建築法規限制:各縣市政府對於透天一層樓高度都有不同的規定,規劃設計時應先確認。
- 提升空間採光和通風:採用高窗、天井或開放空間設計,以確保各房間都能獲得足夠的自然光線和空氣流通。
- 避免視覺壓迫:過高的樓層會產生視覺壓迫感,因此應適時搭配挑高設計或懸吊式燈具來緩解。
延伸閲讀…
大家的”室內天花板”都是多高的呀?
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§27-全國法規資料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