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內容目錄
從人中的變化窺探身體健康徵兆
人中,位於鼻唇溝的中點,是中醫的重要急救穴位。根據人中的形狀與色澤,能夠反映身體不同的狀況。


健康的人中:
均勻、整齊,人中溝清晰可見,呈現勻稱的黃裡透紅。
人中異常變化:
人中特徵 | 可能反映的健康狀況 |
---|---|
溝道狹窄或中細下寬 | 心臟健康疑慮,易發心絞痛 |
顏色發紅 | 體內有熱邪、瘀血,生殖系統可能出現問題 |
顏色發黃 | 脾胃虛弱,消化系統不佳 |
顏色發青 | 體內濕寒,女性可能有痛經現象 |
顏色發白 | 循環不暢,可能引發併發症 |
顏色發黑 | 生殖泌尿系統或腎臟健康出現嚴重問題 |
人中呈現上述異常變化,可能是下焦(包含腎藏、肝藏、小腸、膀胱等)出現問題的徵兆。建議及時就醫,尋求專業的診斷和治療。
人中發黑:一個預警信號
人中,亦稱”溝渠穴”,位於鼻下唇上,為經絡聚集處。人中發黑是常見的臨牀症狀,常預示著身體健康出現問題。
原因
人中發黑的原因眾多,常見的有:
- 血虛:氣血不足,導致血運行不暢,皮膚色澤暗沉。
- 氣滯血瘀:氣血運行受阻,瘀血積聚,反映在人中顏色上。
- 腎氣不足:腎主水,水液代謝失衡,水分滯留,導致人中發黑。
- 心脾兩虛:心主血,脾主運化,心脾兩虛會影響氣血化生,表現為人中發黑。
- 肝膽疾病:膽汁淤積或肝功能受損,會導致血中膽紅素升高,呈現人中發黑。
症狀
除了人中發黑外,人中發黑還可能伴隨其他症狀,如:
- 面色蒼白
- 手腳冰涼
- 乏力氣短
- 食慾不振
- 月經不調
- 失眠多夢
表格:人中發黑的常見疾病
疾病 | 特徵 |
---|---|
氣血虛弱 | 氣血不足,唇色淡白,頭暈乏力 |
氣滯血瘀 | 臉色晦暗,舌質紫黯,胸悶疼痛 |
腎氣不足 | 腰膝酸軟,小便清長,手腳冰涼 |
肝膽疾病 | 腹脹痛,噁心嘔吐,大便顏色發黃 |
脾胃虛弱 | 食慾不振,腹脹,大便不成形 |
診斷
人中發黑的診斷主要依賴醫師望、聞、問、切等中醫問診方式,結合病史詢問和臨牀症狀分析。此外,可能需要進行抽血、B 超等相關檢查,以確定具體病因。
治療
人中發黑的治療應針對其根本原因,常見的治療方法包括:
- 均衡飲食,避免偏食。
- 規律作息,保證充足睡眠。
- 適當運動,增強體質。
- 戒煙限酒,保護肝腎健康。
- 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過度勞累和壓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