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北京故宮】踏入藴藏500年歷史的北京故宮窺探古代帝王的輝煌歲月及生活

故宮博物院:一瞥歷史與藏品

藏品規模與盛名

故宮博物院藏有186萬件文物流傳,包含231個類別,是中國古代文明發展的博物館典範。其中,珍貴文物168萬件,佔據中國內地博物館珍貴文物總量的42%。僅故宮博物院就擁有中國古代書畫總量的四分之一。

北京故宮 Play

南遷與台北故宮

1925年成立的故宮博物院,經歷了抗日戰爭南遷文物、國民政府運往台灣等變故。其中,972箱抵達台灣,成立了台北故宮博物院。

紫禁城歷史

北京故宮

位於北京中軸線的紫禁城,原本名為紫禁城,因為它最初是皇天上帝的住所仿製而來。歷代帝王建都於此,有明清兩朝24位皇帝居住於這座皇宮。

1960年代與文化大革命

文化大革命期間,故宮博物院被軍宣隊整改。由於周恩來的保護,故宮免遭劫難,並在此期間制定了故宮保護緩衝區規劃。

明清建築與佈局

明成祖於1406年下令建造紫禁城,歷時14年,於1420年落成。紫禁城佈局嚴謹,以中軸線為準,分為外朝和內廷。外朝以三大殿為主,用於皇帝的重大典禮;內廷以皇帝居住的乾清宮為中心,包含東西六宮、花園和戲台。

禮制與皇權威嚴

紫禁城建築體現了“禮”的宗旨,遵循“中”為最尊貴的方位。南北中軸線的佈局、左右對稱的設計和外部皇壇的建造,凸顯了皇權的威儀。

台北故宮的起源

1948年至1949年,國民政府將2972箱文物運往台灣,成為台北故宮博物院的原始收藏。

書畫精品

故宮擁有豐富的書畫藏品。武英殿內的書畫館定期展出故宮的珍貴書畫,包括元代及以前的作品,其中17件繪畫和11件書法被列入禁止出國的文物目錄。

總結

故宮博物院是世界最重要的博物館之一,擁有無與倫比的藏品和悠久的歷史。它既是皇權的象徵,也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縮影,在時代的變遷中不斷演變和傳承。

北京故宮:紫禁城的千年輝煌

北京故宮,又稱紫禁城,是明清兩代的皇宮,也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宮殿建築羣。它始建於明永樂四年(1406 年),歷經十四年方建成,佔地面積 72 萬平方米,擁有 8,707 間房屋。

歷史沿革

朝代 年份 重大事蹟
1406-1644 初建於永樂四年,稱紫禁城
1644-1912 入關後定都北京,沿用紫禁城
民國 1912-1949 1925 年改名為故宮博物院
當代 1949-至今 作為國立博物館向公眾開放

建築結構

故宮自南向北呈長方形,由外朝和內廷兩部分組成。外朝以太和殿、中和殿、保和殿為中心,是皇帝舉行朝會、閲兵、頒佈詔令的地方;內廷以乾清宮、交泰殿、坤寧宮為中心,是皇帝和後妃日常起居和理政的地方。

珍藏文物

故宮收藏了大量的珍貴文物,包括書畫、古籍、陶瓷、金銀器、玉器等。其中,最著名的藏品有:

  • 翠玉白菜:清代工匠用翡翠雕刻白菜,惟妙惟肖。
  • 清明上河圖:北宋畫家張擇端的長卷畫,描繪了汴京的繁華景象。
  • 冊頁本蘭亭集序:唐代書法家王羲之的行書名帖。
  • 永樂大典:明成祖朱棣命人編纂的類書,規模龐大。

這些文物不僅是藝術珍品,更是中國歷史文化的見證。

遊覽須知

參觀故宮時,需要注意以下事項:

延伸閲讀…

北京故宮_百度百科

故宮博物院- 維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書

  • 提前預約門票。
  • 攜帶有效證件,外國遊客需出示護照。
  • 注意參觀時間,故宮冬季閉館較早。
  • 禁止大聲喧嘩、拍照使用閃光燈。
  • 尊重文物,禁止觸摸或塗寫。

北京故宮是中國古代建築的瑰寶,承載著厚重的歷史和文化,值得每一位遊客仔細品味。

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