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內容目錄
貴州省概況
貴州,簡稱貴或黔,是我國西南部雲貴高原上的一個內陸省份。它位於海拔1100米的中部高原,東鄰湖南,南靠廣西,西連雲南,北接四川和重慶。
2022年,貴州常住人口約為3856.00萬,是一個多民族共居的省份,漢族佔63.89%,少數民族佔36.11%。
貴州歷史悠久,自古以來就是重要的軍事和經濟要地。貴州境內眾多古蹟和遺址,見證了貴州的悠久歷史和文化。貴州現有貴陽市、六盤水市、遵義市、安順市、畢節市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9個地級行政區劃單位,管轄88個縣級行政區劃單位。
貴州具有“地無三里平”之稱,地貌主要以山地和丘陵為主,喀斯特地貌發育廣泛。其中,烏蒙山的高度達2900.6米,為貴州最高點;而黔東南州黎平縣地坪鄉水口河出省界處則為最低點,海拔僅為147.8米。貴州氣候温和濕潤,冬暖夏涼,年平均氣温在1.9℃-27.9℃之間。
貴州自然資源豐富,是中國重要的糧食和能源基地,素有“沉積巖王國”之稱。貴州礦產資源種類豐富,已發現各種礦產資源137種,其中煤炭、磷、鋁、金、錳、銻、鉛、鋅、重晶石、鉬鎳礬等礦種儲量居全國前列。貴州是中國重要的西電東送省份,也是國家確定的南方重要能源、原材料基地。

貴州省是中國野生動植物物種資源比較豐富的省份,有野生動物資源1000餘種,其中黔金絲猴、黑葉猴、黑頸鶴等16種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。此外,貴州還是全國四大中藥材產區之一,有藥用植物資源4419種,佔全國中草藥品種的80%,僅次於雲南省位居第二位。
貴州的旅遊資源豐富,有黃果樹瀑布、梵淨山、荔波喀斯特國家地質公園等眾多自然景觀,也有遵義會議會址、紅軍四渡赤水等著名的革命遺址。貴州民族文化豐富多彩,有苗族、布依族、侗族、土家族等多個少數民族聚居,他們的傳統文化和習俗豐富多彩。
近年來,貴州省實施了高速公路、鐵路、水運、水利、信息等基礎設施建設,推進了“四在農家·美麗鄉村”的“小康水”、“小康路”等建設。城鄉基礎設施正在加快改善,長期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交通、水利等瓶頸也在加快破解。貴州省的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果,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達17826.56億元,比上年增長4.5%。
省級行政區劃: 中國西南地區省級行政區劃之一
面積: 17.61 萬平方公里,約佔中國總面積的 1.8%
地理位置:
貴州省位於中國西南腹地,處於北緯 24°37′~29°13′,東經 103°36′~109°35′ 之間。與雲南、廣西、湖南、湖北、重慶和四川等省份接壤。
省會與主要城市
| 城市 | 位置 | 人口 |
|---|---|---|
| 貴陽市 | 省會 | 約 480 萬 |
| 遵義市 | 北部 | 約 610 萬 |
| 安順市 | 西南 | 約 510 萬 |
| 畢節市 | 西北部 | 約 640 萬 |
自然地理
貴州省地處雲貴高原的中部,地勢西高東低,山脈縱橫,喀斯特地貌廣泛分佈。
山脈:
- 梵淨山脈
- 烏蒙山脈
- 都勻山脈
高原:
- 雲貴高原
- 黔南高原
河流:
- 長江
- 珠江
- 怒江
喀斯特地貌:
- 荔波茂蘭喀斯特
- 黃果樹瀑布
- 龍宮峽
氣候
貴州省屬亞熱帶季風氣候,四季分明,冬無嚴寒,夏無酷暑。
- 年平均温度: 14~16°C
- 年降水量: 1000~1400 毫米
人口與民族
截至 2021 年末,貴州省常住人口約 3860 萬人,少數民族人口約 1217 萬人,主要少數民族包括:
- 苗族
- 侗族
- 布依族
- 水族
- 仡佬族
經濟
貴州省是中國西部經濟發展較為迅速的省份之一,主要產業有:
- 民族服飾: 花苗服飾、侗族大歌、水族蘆笙
- 非物質文化遺產: 猴戲、皮影戲、端午鬥牛
- 建築: 吊腳樓、侗寨風雨橋、荔波鼓樓
希望以上資訊能幫助您瞭解貴州省在哪裡以及其相關信息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