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內容目錄
五行相生相剋之理:金生水的探討
自古以來,五行相生相剋之説即是易學之基,五行循環相生,隔位相剋的原理眾人皆知。其中,水生木、木生火、火生土,五行環環相生,生生不息。然五行之生剋中隱含深意,卻鮮有人知。金生水之理尤顯撲朔迷離,諸説紛紜。


金生水之析解
世人常以為金屬融化成液體即為金生水,然此説有失偏頗。金屬融化後並未化為水,僅形態有所改變,並無實質「生水」之舉。故此等理解難免失之偏頗,未能揭示金生水之本質。
另一種説法認為,以金屬鑿池取水即為金生水。此説更為淺薄,金生水並非依賴金屬工具掘地得水。掘地得水實應歸功於土(地)所生之水,非金所生。
八卦取象之詮釋
周易之中,八卦方位各司其職。水源於西,歸於海,故取象金生水。八卦乃先賢觀宇宙運行、察地理方位而創立,其中兑卦居西,五行為金,秋時令主之。時值暮秋,蕭殺之氣漸盛,兑金之性亦寒。水乃陰陽交感而生,即使盛夏,西方之蕭殺之氣亦盛。故西伯利亞之冷空氣東移與暖氣交感,遂生雲雨,實為金生水之象。
五行本義與金生水之解析
五行學説奠基於陰陽對立,將萬物歸類於水、木、火、土、金五類。五行之生剋關係源於其本質特徵。五行並非指具體之物質,而是代表五種不同的變化狀態。金者,匯聚堅硬之意;水者,潤澤下行之性。
金之所以能生水,並非「金銷熔生水」之片面理解。古人煉丹時常以露水為原料,其凝結於石質露台之上,在古人看來,便應驗了金生水之理。此外,山間泉水之源頭,多滲出於石縫之中,亦為金生水之佐證。
由此可見,金生水之説乃根基於古人對自然現象的觀察與體悟,反映了一種樸素的世界觀。五行之理與陰陽之説一脈相承,金作為五行之中最堅硬的形態,至剛至陽。然物極必反,陽盛極則陰生,硬極轉柔,水之柔潤即自金之剛硬化生。此理與子夜陰極而一陽生,正午陽極而一陰生的道理相通。五行之變,無有定式,惟變不變。離卦卦辭雲:「離:利貞,亨;畜牝牛,吉。」離為火,火陽極則柔,牝牛柔順,故畜養牝牛乃吉祥之兆。未濟卦辭雲:「未濟:亨;小狐汔濟,濡其尾,無攸利。」小狐涉水,濡濕其尾,進退維谷,故交運不遂。凡事應把握分寸,勿強行逆勢,方能亨通。
五行 | 本義 | 相應現象 | 生剋關係 |
---|---|---|---|
金 | 匯聚堅硬 | 金屬、山石 | 生水,剋木 |
水 | 潤澤下行 | 江河、雨露 | 生木,剋火 |
木 | 曲直生長 | 植物、草木 | 生火,剋土 |
火 | 炎上發熱 | 火焰、陽光 | 生土,剋金 |
土 | 稼穡耕作 | 土地、山脈 | 生金,剋水 |
金生水原因
何謂「金生水」,在五行學中指金催生水。換言之,當金元素旺盛時,便會促進水的生成。以下將詳細探討其成因:
原因 | 説明 |
---|---|
陽生陰 | 金屬屬陽,水屬陰。在五行相生相剋的循環中,陽生陰,因此金旺時能生出水來。 |
水從金中出 | 某些金屬在受熱、熔化或氧化後會產生水蒸氣或水分。例如,鐵生鏽會產生鐵鏽水,而煤氣燃燒會產生水蒸氣。 |
金主肅殺 | 金屬具肅殺之氣,能凝聚氣場,促使空氣中的水汽凝結形成水。例如,在寒冷的冬天,金氣旺盛,容易結冰。 |
金生水脈 | 地底下的金屬礦脈具有通透性,能引水集水。當金屬礦脈分佈較廣時,便可能形成地下水脈。 |
案例探討
例子 1:
在西伯利亞的凍土層中發現了大量的金礦。由於極度寒冷的氣候導致金氣旺盛,促使大量的地下水結成冰,形成巨大的冰川和凍原。
例子 2:
武夷山脈中藴藏著豐富的鐵礦石。經過長期的氧化作用,鐵鏽水滲入地表,滋養了周圍的植被,形成了獨特的山清水秀景觀。
結論
「金生水」的現象是由於金屬屬陽生陰、金屬自身含水、金屬具有肅殺之氣、金屬礦脈通透集水等因素共同作用所致。瞭解這些原因,有助於我們深入理解五行學的原理,並在實際生活中運用其智慧,創造和諧美好的環境。
延伸閲讀…
金為何生水
五行之中金生水,堅硬的金屬,怎麼能生水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