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道與天地之數
中國傳統易學認為,天地間事物的運行規律(大道)包含五十之數,而天命的衍化僅有四十九,缺少的那一為天機、變數。這兩個數字並非憑空而來,而是根據《易經》和數學理論推演得出的。
根據道生一、一生二、二生三、三生萬物的思想,數字是無限的,但實際上使用1~10就已足夠表示天地萬象。在易學中,1~10被分為天數和地數。天數為1、3、5、7、9,地數為2、4、6、8、10。


天數和地數各為五個,相加得二十五和三十,總和為五十五。但大道之數為何是五十,而非五十五?這是因為大道之數實際指的是天地之數的大衍數。大衍即演天地之變,從天地之數五十五中減去天數的中間數五,便得到大衍數五十,稱為大衍之體數。
同樣,從天地之數五十五中減去地數的中間數六,得到大衍之用數四十九。體數和用數的概念揭示了大道與宇宙運行的奧秘。就如同一條河流,體數猶如河牀、河道,而用數則是其中奔流的江河。
在《周易》中記載著大衍之數的形成過程:由太極衍生萬物,而這個數目就是五十。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萬物。五十根蓍草被用於起卦,其中一根表示太極,而剩下的四十九根則用於卜算。這也印證了大衍之數與天地萬物的關聯。
大道五十,天衍四九,看似簡單的一句話,卻藴含著中國傳統易學數理哲學的奧秘。體數與用數、大衍之數與天地之數,這些概念共同構建了天地宇宙運行的規律,也為現實生活中的困境提供了一線生機。
大道五十 天衍四九 人遁其一淺析
引言
「大道五十,天衍四九,人遁其一。」此語出自《道德經》第四十二章,是一句深奧且耐人尋味的哲學命題。它闡述了天地萬物和人之間的關係,以及人應當遵循的處世之道。
天數、人為與自然
詞彙 | 解釋 | 表格 |
---|---|---|
大道 | 宇宙運行之規律 | |
天衍 | 自然界運行之法則 | |
天衍四九 | 天數已定,命中註定 | |
人遁其一 | 人有選擇的自由,可避開命中的一小部分 |
「大道五十」意指宇宙萬物由五十種基本元素組成,這些元素相互作用形成天地萬物。而「天衍四九」則點出自然界遵循固定的法則,一切早已註定。
然而,人作為萬物之一,卻擁有「人遁其一」的自由。這種自由並非完全脱離天數,而是指人在命中註定的範圍內,仍具備做出選擇的能力。換言之,人可以透過智慧和努力,改變自己的一部分命運。
順應天意與積極作為
理解「大道五十 天衍四九 人遁其一」的道理,並非要消極地接受命運安排,而是要認清天地運行的規律,並在既定的範圍內積極作為。正如《道德經》所言:「上士聞道,勤而行之;中士聞道,若存若亡;下士聞道,大笑之,不笑不足以為道。」
真正的智者,能體悟天意,並將其融入自己的行動中。他們瞭解到,在天地運行的大勢之下,個人的努力雖微不足道,但仍能產生改變。因此,他們勤懇修習,不斷提升自己,以順應天意,實現己身價值。
日常生活中的應用
「大道五十 天衍四九 人遁其一」的哲理,不僅適用於形而上的哲學探討,更能在日常生活中有所體現。例如:
- 在面臨困難時,認清時勢,不與天爭,順勢而為,方能找到突破之道。
- 遇到挫折時,不要執著於逆天改命,而應從中吸取教訓,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智慧。
- 在做決策時,考慮各方因素,尊重自然規律,同時把握選擇的自由,為自己的人生做出負責的抉擇。
結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