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太極 陰陽】揭秘太極的奧秘:太極圖與陰陽交融的由來

太極圖的奧秘與由來

起源與象徵

在中國的古典文本中,太極的概念與道教密不可分。道教易學將太極視為一種崇高的哲學概念,代表宇宙的起源和演變。它出現在陰陽未分的混沌狀態(無極)之後,是萬物之源,孕育了天地(兩儀)。

不同的太極圖

儘管太極的概念起源於道教易學,它的圖像表現卻因不同的哲學家而異。現今我們所熟悉的「太極圖」是陰陽魚,相傳出自趙撝謙的《六書本義》,被稱為「兩儀圖」。然而,最早的太極圖是由周敦頤在《太極圖説》中描繪的,以一個圓圈表示太極,並認為它是無極的化身。

太極 陰陽 Play

陰陽魚的演化

趙撝謙的「太極圖」中,陰陽魚的出現代表了動態的二元對立。陽(白色)象徵太陽,陰(黑色)象徵月亮。它們不斷地交替和流轉,象徵著宇宙間的和諧與平衡。陰陽魚的中心各有一個圓點,代表了相反力量中的另一部分。

古代測量儀器

令人驚嘆的是,太極圖最初並非一種哲學符號,而是一種測量儀器。通過立竿測量日影,古人可以確定節氣和季節的變化。通過記錄竿影在地面上的位置,他們創造了一個圓盤,顯示了地球相對於太陽的運動。這個圓盤後來演變為太極圖。

太極 陰陽

天地盤圓圖

天地盤圓圖以一個正圓表示地球的運動。它將圓周分為二十四等分,對應於二十四個節氣。圓圈的中心立有一根竿,以觀測日影。此圖不僅展示了節氣變化,還反映了太陽在黃道十二宮的位置和日出日落的方位。

現代意義

儘管太極圖的起源與古代測量工具有關,它在現代社會中仍具有深刻的意義。它代表著陰陽和諧,以及相反力量之間的相互依存。太極圖不僅是中國文化的象徵,也成為世界各地和平與平衡的標誌。

太極陰陽:萬事萬物的根本法則

太極陰陽是中國古代道家思想中的核心概念,它描述了宇宙和自然界中存在著兩種對立而互補的力量。陰陽相互依存,相互對立,又相互轉化,共同構成萬事萬物。

陰陽特性
基本性質 柔弱、收斂、安靜 剛強、膨脹、活動
物理象徵 夜晚、月亮、水 白天、太陽、火
身體象徵 女性、子宮、陰道 男性、陰莖、陽具
情感象徵 恐懼、悲傷、憂鬱 喜悦、憤怒、興奮

太極圖

太極圖是陰陽二力的圖形表示,由一個圓圈和中間的陰陽魚組成。陰魚(黑色)代表陰,其內有一個白色的圓點代表陽;陽魚(白色)代表陽,其內有一個黑色的圓點代表陰。這象徵著陰陽相互依存,並在不斷變化的過程中轉化為彼此。

陰陽平衡

在自然界和人體中,陰陽必須保持平衡才能健康和和諧。當陰陽失去平衡時,就會產生疾病或心理失調。例如,過度活躍(陽亢)會導致心悸和焦慮;而過度被動(陰盛)會導致疲勞和抑鬱。

陰陽轉化

陰陽不是靜止的,而是相互轉化的。在晝夜循環中,夜晚(陰)轉變為白天(陽),白天又轉變為夜晚。在四季循環中,春天(陽)轉變為夏天(陽盛),夏天轉變為秋天(陰盛),秋天轉變為冬天(陰)。在人體中,醒著(陽)轉變為睡覺(陰),睡覺又轉變為醒著。這不斷的轉化過程維持著宇宙和自然界中的秩序和動態平衡。

應用於養生與武術

太極陰陽理論在養生和武術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。在養生中,強調通過調整生活方式和飲食來保持陰陽平衡,從而增強健康和延年益壽。在武術中,太極拳講究陰陽相濟,以柔克剛,通過緩慢柔和的動作來化解對手的力道,達到以弱勝強的效果。

結論

太極陰陽是理解宇宙、自然和人體的基本法則。它強調了對立和互補力量的動態平衡,以及所有事物不斷轉化的本質。通過深入理解和應用太極陰陽理論,我們可以增進自身健康,提升武術技能,並獲得對自然界及萬事萬物的更深層次理解。

延伸閲讀…

太極陰陽圖的由來

太極(陰陽)圖的內涵深解!

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