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內容目錄
金像獎名片《齊瓦哥醫生》與流傳佳曲
在歲月長河的洗禮中,奧斯卡金像獎名片《齊瓦哥醫生》逐漸沉澱成一部經典。年少時,我會戲謔地將其稱為「擠牙膏醫生」,絲毫不關注這位齊大夫的具體醫術。直到成年後,影片重映,我才得以細細品味,沉浸在《Lara’s Theme》那餘音繞樑的旋律之中。
對於未曾觀賞過《齊瓦哥醫生》的觀眾,或許會對著名港劇《流氓大亨》有所耳聞。在劇終時,鄭裕玲昏迷不醒,萬梓良播放這首她鍾愛的音樂,一邊揮灑著過分渲染的演技,一邊歇斯底里地高呼:「So what!」那一幕令人印象深刻。


由Maurice Jarre譜寫的《Lara’s Theme》初時沒有歌詞,後來被填上英語歌詞而成為流行金曲《Somewhere, My Love》。包括Frank Sinatra、Connie Francis等名伶都曾演繹過這首歌曲,華語樂壇也有《當愛到來》的譯作。
出乎意料的是,粵語殘片界也出現了《Lara’s Theme》的版本。它曾作為六十年代電影《快樂年華》的插曲《迷離春色》,由影迷公主陳寶珠載歌載舞地演繹:「迷離春色,奼紫嫣紅遍地開,五彩繽紛,百花吐艷芬芳。人比花嬌,艷麗賽過雪梅初綻,青春美好,天姿國色芬芳……」雖然歌詞的音準略有偏差,但遣詞用句仍可圈可點。
大衞·連的另一部奧斯卡得獎鉅作《桂河大橋》,其配樂同樣令人印象深刻。由口哨聲吹奏的軍隊進行曲響徹雲霄,與艾力·堅尼斯飾演的英軍上校率領戰俘進入日軍戰俘營的場景相得益彰。
粵語改編,童趣橫生
這首《Colonel Bogey March》節奏輕快歡愉,在那個年代,孩童們會填上粵語歌詞,唱成:「肚餓,餓到我呱呱叫!肚餓,餓到我好緊要!」在香港,甚至出現了更加搞笑的版本:「細佬,你老豆生花柳!細佬,你老豆開雞竇!」用來嘲笑某位父親染上性病並開設妓院。後來,歌詞中的粗俗詞語被消音,改成了:「細佬,你老豆嘟嘟嘟!」令人忍俊不禁。
無聊鹹濕,童言無忌
在70年代,小學的孩子們熱衷於一些「無聊鹹濕」的口頭遊戲,例如將《Colonel Bogey March》的前四句改編成:「古有皇太后,虛弱正憂傷,良方與妙藥,太醫獻奇功,千辛與萬苦,救駕解憂傷,運經途中遭劫,流落民間傳!」
還有一首粵語兒歌也廣為流傳:「細佬,你老豆生花柳。細佬,你老豆碌9臭。細佬,你老豆D毛, 好似條電燈柱咁粗!」此外,還有一首關於耶穌的歌謠:「耶穌娶老婆,耶穌揾你笨,耶穌厄你三千蚊,走去玩女人。」
這些歌詞雖然粗俗,但反映了孩童們的純真與無憂無慮。時光飛逝,這些口頭遊戲早已淡出人們的記憶,但它們仍舊能勾起那段純真年代的點滴回憶。
細路,你老豆生花柳——台灣花柳病防治史
引言
「細路,你老豆生花柳(≒你父親得了性病)!」這句在台灣民間流傳已久的貶抑用語,揭露了歷史上性病在台灣社會的普遍性與歧視性。本文將從花柳病在台灣的傳入、防治與文化影響等面向,探討這項疾病在台灣社會的發展軌跡。
花柳病在台灣的傳入
花柳病傳入台灣的時間點與途徑眾説紛紜,一般認為可能是在16世紀中葉歐人與日本人來台之際,透過性交易或軍隊傳播而來。
防治措施與社會歧視
防治措施:
1. 戰前時期:日治時期設立防護院所,提供檢查與治療,並實施隔離措施。
2. 戰後時期:政府成立花柳病防治所,逐步建置醫療體系;1960年代後推行性病防治計畫,加強宣導與匿名檢測。
社會歧視:
花柳病在台灣社會長期背負負面標籤。患者因擔心遭受社會歧視,而選擇隱瞞病情或逃避治療,導致病情惡化和疾病傳播。
花柳病在台灣的文化影響
花柳病對台灣文化產生了深刻影響,成為各種語言、俚語與民間傳説的題材。
性工作者是花柳病防治的關鍵族羣,政府曾實施性工作者強制檢查與控管制度,但引發爭議與侵犯人權的批評。
現況與展望
延伸閲讀…
「細路,你老竇生花柳!」下一句係乜?
周星馳的電影裏有一句對白是:細佬,你老豆開雞竇 …
近年來,台灣的花柳病防治成果斐然,透過積極宣導、匿名檢測與多重治療方法,大幅降低了發病率。然而,社會歧視與汙名化的問題仍未完全解決,有待繼續努力宣導與建立友善環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