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內容目錄
內盤、外盤與股價走勢
在深入瞭解內盤、外盤之前,我們先來認識股票上下五檔報價。這是未成交的委託價格與數量,代表離成交價最接近的五個買方價位及賣方價位。如果委託單符合對方的價格與數量,就能立刻成交。


內盤:成交價在買方委託價位
內盤是指股票在買方委託的價格成交,表示賣方願意降價出售。一般認為賣方積極拋售會導致內盤比例增加,這可能會導致股價下跌。
外盤:成交價在賣方委託價位
外盤是指股票在賣方委託的價格成交,代表買方願意追價買入。這通常表示買方對股票後市看好,這可能會導致股價上漲。
內盤外盤比:衡量市場動能
內盤外盤比是衡量市場買賣力道的關鍵指標。它是計算成交量中內盤成交量佔比與外盤成交量佔比的比值,再乘以 100 計算百分比。
使用內盤外盤比分析股價走勢
– 內盤外盤比 > 50%:買方力道強,股價通常會上漲。
– 內盤外盤比 < 50%:賣方力道強,股價通常會下跌。
注意事項
需要注意的是,內盤外盤比並非萬能指標,它需要與其他市場資訊結合分析才能得出更準確的結論。同時,大型股票由於較難被操縱,因此內盤外盤比相對更可信。
説明 | 例子 | 影響 |
---|---|---|
內盤 | 以委託價 10 元賣出 100 股,成交 50 股 | 顯示賣方願意降價出售 |
外盤 | 以委託價 11 元買入 100 股,成交 50 股 | 顯示買方願意追價買入 |
內盤外盤比 > 50% | 外盤成交量佔比超過 50% | 市場買氣強,股價可能上漲 |
內盤外盤比 < 50% | 內盤成交量佔比超過 50% | 市場賣壓重,股價可能下跌 |
內外盤:股票市場供需力量的指標
內外盤是指在股票市場中,買賣雙方分別掛出的買進和賣出委託單數量。內外盤可以反映市場的供需狀況,進而影響股價走勢。
內盤與外盤的定義
內盤:指買賣雙方掛出的買進委託單數量,代表市場的買方力量。
外盤:指買賣雙方掛出的賣出委託單數量,代表市場的賣方力量。
內外盤對股價的影響
- 內盤大於外盤 (買方強過賣方):表示市場需求旺盛,股價傾向上漲。
- 外盤大於內盤 (賣方強過買方):表示市場供應過剩,股價傾向下跌。
- 內外盤均衡:表示市場供需平衡,股價暫時呈現盤整。
內外盤交易策略
投資人可以透過觀察內外盤來判斷市場趨勢,並制定相應的交易策略:
- 買進策略:當內盤持續大於外盤時,表示市場買方力量強勁,投資人可以考慮進場買入股票。
- 賣出策略:當外盤持續大於內盤時,表示市場賣方力量增加,投資人可以考慮出場賣出股票。
- 觀望策略:當內外盤大致均衡時,表示市場供需平衡,投資人不宜輕舉妄動,應持續觀察市場動向。
內外盤數據查詢
投資人可透過以下管道查詢股票的內外盤數據:
平台 | 網址 |
---|---|
台灣證券交易所 | https://mis.tse.com.tw/stock/fib.jsp?exd=tw |
中國商報 | https://www.chinatimes.com/stock |
元大證券 | https://www.yuanta.com.tw/webcms/Merchandise/Merchandise.aspx?No=2770&Kind=N |
案例分析:某科技股的內外盤變化
下表為某科技股在某交易日內的內外盤數據:
時間 | 內盤 | 外盤 | 價格 |
---|---|---|---|
09:30 | 200 | 100 | 100 |
10:30 | 150 | 250 | 98 |
11:30 | 300 | 100 | 102 |
12:30 | 100 | 200 | 99 |
13:30 | 250 | 150 | 103 |
從表格中可以看出:
- 開盤後內盤持續大於外盤,表明市場需求旺盛。
- 10:30至12:30,外盤一度大於內盤,導致股價回落。
- 13:30後內盤再次放大,帶動股價上漲。
綜合以上數據,投資人可以判斷該股目前處於上漲趨勢,如果持有該股,可繼續持有或適時加碼;如果尚未持有,可在內盤持續大於外盤時進場買入。
總結
內外盤是股票市場中重要的供需指標,投資人透過觀察內外盤的變化,可以掌握市場的動向,找出漲跌訊號,制定適當的交易策略。然而,內外盤數據僅為參考依據,仍需搭配其他技術或基本面分析工具綜合判斷,才能做出更準確的投資決策。
延伸閲讀…
內盤、外盤是什麼?內外盤掛單可以發現什麼貓膩嗎?
股票內盤、外盤、五檔報價是什麼?內外盤比是什麼意思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