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白玉菩提根】白玉菩提根傻傻分不清楚?一張圖教您輕鬆分辨!

菩提根白玉菩提之別

菩提根與白玉菩提,成品之潔白相仿,易令人混淆為同源,然其實截然不同之植物,原胚外觀亦大異。

白玉菩提根 Play

原生植物:

菩提根乃貝葉棕種子,原鄉印度,隨佛教東傳至西雙版納,佛教聖物之一。貝葉棕壽長數 decades,一生一花一結果,花期逝後即告終老,然一次結籽甚豐。白玉菩提乃油棕之果核,磨製後呈玉白,故稱白玉菩提,原產我國南方各省,成熟較速,數載即可開花結實。

白玉菩提根

原胚形狀:

菩提根之胚呈球形,尺寸較大,外皮粗糙,剖開呈潔白果肉。白玉菩提之胚呈三稜形,似蒜瓣狀,體積稍小,剖開果肉潤白如玉,觸感冰涼宜人。

成品珠之辨:

菩提根與白玉菩提成品珠皆為玉白,似無二致,但細觀之下仍有區別。菩提根偏米黃,稍具透光性;白玉菩提偏奶白,質地實心不透明。下表列示兩者特徵差異:

特徵 菩提根 白玉菩提
顏色 米黃半透明 奶白實心不透明
質地 通透透亮 厚實
果肉 剖開潔白 剖開潤白如玉

瞭解上述特徵,便可輕易辨別菩提根與白玉菩提。

白玉菩提根:象徵寧靜與智慧的聖潔寶物

白玉菩提根,也稱作「白菩提子」,是一種潔白如玉、純淨無瑕的天然植物種子。它來自於菩提樹(學名:Ficus benghalensis),是一種在南亞和東南亞地區廣泛分佈的巨型落葉喬木。

宗教意義

白玉菩提根在佛教中具有重要的宗教意義,被視為象徵著覺悟和智慧。據説,釋迦牟尼佛祖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,而這棵菩提樹正是白玉菩提根的來源。因此,白玉菩提根被認為藴含著佛祖的加持,具有祛除煩惱、帶來吉祥的功效。

外觀特徵

白玉菩提根的果實呈圓形或橢圓形,直徑約為 1.5-2.5 公分。種子表面光滑,具有獨特的乳白色或象牙色,宛如温潤的白玉,故得名「白玉菩提根」。

分佈及加工

白玉菩提根主要分佈於印度、尼泊爾、不丹等地。經過採集、清洗和乾燥等加工過程,白玉菩提根被製成佛珠、念珠、手串等飾品。

靈性功效

除了宗教意義外,白玉菩提根也被認為具有以下靈性功效:

  • 寧靜:白玉菩提根的純白色象徵著寧靜與平和,能幫助佩戴者穩定心神、緩解壓力。
  • 智慧:與菩提樹相關聯,白玉菩提根被認為能增進智慧、提升學業運。
  • 淨化:白玉菩提根的白色代表著淨化,能幫助消除負能量和晦氣,帶來好運。
  • 健康:白玉菩提根還被認為具有養生保健的功效,能促進氣血流通、改善睡眠品質。

保養方式

白玉菩提根飾品保養得當,可以長久使用。以下是其保養注意事項:

  • 避免沾水:白玉菩提根遇水後容易變色或損壞,應避免接觸水和化學物質。
  • 定期清潔:使用乾淨的軟布輕輕擦拭白玉菩提根飾品,以去除灰塵和油脂。
  • 防曬: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會使白玉菩提根失去光澤,應避免陽光直射。
  • 密封收藏:不佩戴時,應將白玉菩提根飾品密封在陰涼乾燥處收藏。

白玉菩提根配戴禁忌

為了保持白玉菩提根的靈性功效和能量,在配戴時存在以下禁忌:

  • 不敬:白玉菩提根是具有宗教意義的聖物,配戴時應保持恭敬,避免不敬的行為。
  • 不潔淨:在身體不潔淨或心情煩躁時,不宜佩帶白玉菩提根。
  • 不與他人共戴:白玉菩提根具有個人靈性,應避免與他人共戴。
  • 不佩戴於腰部以下:白玉菩提根為聖潔之物,應佩戴於頭部或胸前,避免佩戴於腰部以下。

白玉菩提根與其他菩提根的區別

除了白玉菩提根,還有其他類型的菩提根,如金剛菩提根、紫菩提根等。以下是這些菩提根的區別:

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