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內容目錄
【南懷瑾:如何心安的用功方法】
在《楞嚴大義今釋》一書中,南懷瑾先生留下了十七首禪詩,其中一首流傳甚廣:


葉落成堆秋風催,掃盡仍生百千回。
笑看閒坐任飄散,何須強求自成灰。
乍讀之下,此詩看似平淡無奇,描繪了清掃落葉卻徒勞無功的情景。
然而,南懷瑾先生卻在此中揭示了心安之道的修持方法:除念。
除念,即除去不良的念頭。例如,遭遇他人冒犯時產生的憤恨之情。 осозна到忿恨的非理之後,加以調整,讓念頭歸於平靜。 這種方法並非不可取,然而卻難以根除不安之源,因為念頭源源不絕,宛如水面波紋,此起彼伏。
究其原因,除念之法非徹底之舉,除念之念本身即是妄念。 如同水中有泡,泡生泡滅,而除念猶如以後生之泡驅趕既生之泡,根源未除,安心之念難生。
佛家有云:「十八界」:六根、六塵、六識。 它們構成了一切妄念之基礎。除念之念,亦在此十八界之中,包括此刻品讀文章之念。
由此可知,除念猶如澄淨沙水。最佳之法,莫過於保持靜止,任沙自沉。而一旦有作為之念,沙子反而會激起漣漪。 執著於無為,反落入意識之心。
秋風落葉亂為堆,季節變幻無限感
秋風蕭瑟,落葉紛飛,在金黃的秋日裡,樹上的葉片隨著秋風飄落,鋪滿了地面,形成了一層厚厚的落葉層,讓人不禁聯想到「秋風落葉亂為堆」這句詩詞。
落葉繽紛,色彩斑斕
落葉如同一幅色彩鮮豔的畫卷,點綴著大地。楓葉鮮紅似火,銀杏葉金黃耀眼,梧桐葉深綠泛黃,各種顏色的落葉交織在一起,形成了一幅美麗的景觀。
落葉種類 | 顏色 |
---|---|
楓葉 | 鮮紅色 |
銀杏葉 | 金黃色 |
梧桐葉 | 深綠色泛黃 |
楊樹葉 | 淡黃色 |
柳樹葉 | 嫩綠色 |
秋風蕭瑟,意境深遠
落葉紛飛的景象也讓人感傷,它象徵著時間的流逝和生命的無常。秋風蕭瑟,帶著一絲寒意,吹拂過落葉,發出沙沙的聲響,讓人不禁聯想起了生命中那些逝去的時光和經歷。
落葉歸根,也是大自然的規律。通過分解和養分的釋放,落葉為大地提供了營養,滋養著新的生命。在這個循環中,我們看到了死亡與新生的交替,體現了生命的奧妙和延續。
古人感懷,文學佳作
歷代文人墨客也曾被秋風落葉的景象所觸動,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。其中,唐代詩人杜牧的「停車坐愛楓林晚,霜葉紅於二月花」令人印象深刻,描繪了秋天賞楓的盛景。宋代詞人蘇軾的「一蓑煙雨任平生」則表達了對人生無常的達觀灑脱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