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養魚要注意什麼】新手養魚必看!養魚要注意什麼才不會養死魚?

養魚入門指南

養魚前的準備

養魚要注意什麼 Play

  1. 選購適宜大小的魚缸,並清洗底砂和設置過濾設備。
  2. 添置水草和裝飾品,不僅美觀,還能為魚類提供棲息和產卵空間。
  3. 加水時隔著塑膠袋,避免揚起雜質。

過濾設備的選擇

  1. 上部過濾:安裝於魚缸上方,增加溶氧量,適合大型魚缸。
  2. 底沙過濾:設置於魚缸底部,培養厭氧菌,適用於各種魚缸。
  3. 背部過濾:安裝於魚缸背面,多槽式設計,可放置不同濾材。
  4. 圓筒過濾:安裝於魚缸外部,密封式設計,不逸散CO2。
  5. 外掛過濾:安裝於魚缸外部,價格便宜,不佔空間。

濾材的種類

養魚要注意什麼

  1. 白綿:過濾物理髒污,培養腐生菌。
  2. 羊毛絨:密實的過濾效果,可重複使用。
  3. 珊瑚砂:弱鹼性和培菌功能,適合弱鹼性魚類。
  4. 活性碳:去除異味和化學物質,治療用藥後需要移除。
  5. 腐植酸:釋放腐質酸、維他命,降低酸鹼值。
  6. 生物砂:吸附異味,消除阿摩尼亞和亞硝酸。
  7. 生化棉:培養硝化菌,避免清洗過度。
  8. 陶瓷環:中性材質,提供硝化菌附著。
  9. 生化球:製造擾流效果,促進硝化菌培養。

飼養管理

  1. 養水:培養硝化菌,平衡水質。
  2. 換水:定期換水,補充礦物質和去除代謝物。
  3. 餵食:適當餵食,避免過量造成水質問題。
  4. 養魚數量:根據魚缸大小和魚類習性合理飼養。
  5. 對水:新魚入缸前對温和對水,幫助適應新環境。

其他注意事項

  1. 硝化系統崩潰:餵食過量或過濾系統失常導致。
  2. 氣泡病:過度曝氣或過濾器水流量過大引起。
  3. 藻類孳生:光照過多、温度過高或營養鹽過剩造成。
  4. 過濾器保養:定期清潔和更換濾材,避免水質問題。
  5. 用藥:謹慎用藥,治療期間移除活性碳。

總結

養魚不僅是愛好,更是責任。瞭解養魚的基礎知識,為魚類提供適宜的環境和細心照護,才能讓魚類健康快樂地成長。

養魚要注意什麼

養魚是許多人喜愛的愛好,不僅能美化居家環境,還能舒緩身心。然而,想要 養好魚並非易事,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項,以下整理了幾個常見且重要的重點提醒。

【水質】

水質是影響魚類健康的主要關鍵之一,包括温度、酸鹼值(pH) 、硬度(GH、KH)、硝酸鹽、亞硝酸鹽、氨化物等指標皆必須維持在對飼養魚種理想 的範圍內,過高或過低都有可能造成魚隻傷害或死亡。定期監控水質變化可以及時發現 問題進行調整,而養水循環建置完成更是重中之重,將魚缸中的有害物質分解轉換,維 持穩定的水質環境。

【氧氣】

魚類和大部分活體一樣必需靠攝入氧氣、排出二氧化碳維持生命,尤其是某些 品種對溶氧量需求較多,如果供給不足會讓魚隻感到過度的生理負擔。因此,需要根 據飼養密度、魚缸水量來決定是否安裝打氧機與過濾系統,並調整適中流量提供水體充 分且穩定的溶氧量,讓魚兒能有良好生長環境與體能。

【餵食】

餵食是養魚的日常維護工作之一,選擇合適餌料、餵給適齡魚與控制投餵食 量,是避免水質惡化的重要關鍵。市面上有各種不同魚種專屬飼料,選購時應瞭解飼 養目的、魚種食性習性,避免投餵太單一種類或含不必要添加物的餌料。依魚隻數量、 生長期適度餵給,以免飼料殘留與過量營養累積,造成水體的汙染與藻類滋生。飼主也可 透過定時定點定量的觀察,瞭解愛魚進食狀況避免餵食不足或消化機能不良。

飼料種類 適合對象
薄片狀飼料、顆粒狀飼料、冷凍餌料 各種淡水魚、海水魚 —
活餌(紅線蟲、豐年蝦) 有掠食習性的魚
專用餌塊、蝦飼
:heavy_check_mark:
[專門種類魚如神仙、鼠魚】、蝦

【空間】

不同的的物種,甚至同品種的不同生長期對於活動空間有一定需求,空間過於 匱乏將限制其行動能力,進而影響覓食、追趕嬉戲等,可能產生攻擊、追尾、壓胸等社 會問題,飼養密度要根據魚種尺寸與缸體容納量適時增減調整、缸內可利用沉木、水 草、人造景觀佈置障礙區域提供躲避與休憩。在混養缸、生態造景缸中需特別注意各 品種對於生活環境、水域區位的偏好與兼容度評估。

魚 種 最幼體 ( cm) 成年最大 (cm))
: ———- -:———- : —–: : :
> 短 吻 隆 頭 < 2 : —– 7: : :
> 三 間 鼠 > 1.
> 馬 面 魚
< 2 <10
> 孔雀魚
> 紅劍
<2 <

【混 養 】

混養缸的概念在於重現多重物種共存的水中微生態系態,雖然觀賞樂富卻暗 藏許多需要注意的細節。首先需考量魚種相容性選擇適當成員(如:習性的衝突、攝 食型態的避免、適應水域酸鹼值、温度範圍…等多方面評估),混養的羣種不宜過 多,而幼生體混養可能出現的誤食傷害也必須納入考慮。混種培養需要足夠大的空間 容 積容 載 ,才得以避免發生爭相攝食、領域搶奪、地 盤意識抬頭引響追趕衝突,進而 造成攻擊、壓抑,飼養者必須特別留意。

【生 病】

魚 隻一旦發現疾病,必須適時地隔 離 治療 ,避免感染 他の成員且找出原因防範再 發性 的問題。平 日裡,定期觀察魚的表 觀外型 是否完整無缺 、身上有沒有異常的變 化、 體 力 是否活 躍、攝取餌料的狀況有無 異常,都是提早在初期發 現症狀的觀察 重點;而水質的監控制度、定 量的換 水分 與 否 都會連環地 影 響 病情 的發

延伸閲讀…

養魚新手入門:12個教學讓你養魚一次上手(新手必讀)

魚到底要怎麼養才健康? – 農業知識入口網

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