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竹害 問題】擊退竹害問題 日本變廢為「綠」金

竹林困境與活用挑戰

引言

竹害 問題 Play

竹林,本應生生不息,卻化身「竹害」,威脅森林、人居、氣候。如今在日本,過盛的竹林既是減碳利器,亦是環境挑戰,促使相關產業及專家積極探尋可持續的解決方案。

竹害成因

竹害 問題

戰後日本大肆栽種竹子,供應建築和生活所需材料,隨著產業轉型、人口老化,需求驟降,無人照理的「放置竹林」不斷擴張。另一方面,竹子生長迅速,一旦入侵森林便能迅速佔上風,阻礙陽光,致使原生林退化,影響動物棲息和水源涵養。

生質能源活用

竹子藴藏於豐富生質,成為潛在再生能源。然竹子富含鉀、氯等元素,在燃燒過程中容易產生沉積物和腐蝕性氣體,不利於發電設備。此外,竹子的收集、粉碎等製備步驟存在成本高,效率低的缺點。

日本生質能應用嘗試

儘管面對困難,日本企業仍前僕後繼地嘗試竹子的生質能源應用。如化學大廠德山事業利用竹片與煤炭混燒發電,解決「放置竹林」的問題,並減少碳排。然而,竹子燃料的使用比例受到限制,且大量採集運輸竹子的可行性也待探討。

困境與展望

竹生質能發電面臨氯氣腐蝕、穩定供應不足等困境,業界普遍認為其不如木質生質能量穩定。如何在成本、技術等面向尋求突破和協調,成為後續挑戰。另一方面,日本政府和產業持續尋找竹子多方面應用的可能,盼望在「人與環境調和」的前提下,化危機為轉機。

表一:日本主要竹害問題及影響

竹害問題 影響
入侵森林 造成原生樹種萎縮,生態多樣性下降
土石流災害 竹根淺,水土保持效能弱,易引發土石流
野生動物危害 竹林破壞食物來源,野豬等野生動物被迫進入農田覓食,造成「獸害」
人居安全 過密的竹林危及居民安全,影響交通、建築結構

表二:日本企業竹子生質能應用嘗試

企業 取り組み內容
德山製作所 竹片與煤炭混燒發電,實踐竹林管理,減量碳排
中越製紙工業 開發竹製紙漿原材料,促進竹林資源化利用
日立製作所 研發降低竹子中鉀氯濃度的技術,提升竹生質能源的實用性

竹害問題

竹害問題是台灣山區普遍面臨的環境問題。竹子雖然是重要的經濟植物,但由於其生長快速、蔓延迅速,一旦管理不當,便會對生態環境造成負面影響。

竹害發生的原因

竹害問題的發生,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:

原因 説明
過度濫伐:過度砍伐竹林,導致竹林再生能力下降,失去對土壤的保護作用,造成水土流失。
人為引進:某些外來竹種適應力強,一旦引進後容易擴散,與原生竹種競爭資源,造成生態失衡。
天然災害:颱風、地震等自然災害,會造成竹林倒塌斷裂,導致竹林衰敗,失去對土壤的保護作用。

竹害的影響

竹害會對生態環境造成以下影響:

影響 説明
水土流失:竹根淺,固土力差,當竹林衰敗或消失時,將失去對土壤的保護作用,導致水土流失。
生物多樣性下降:竹林過度蔓延,會抑制其他植物生長,導致生物多樣性下降。
改變水文環境:竹林會截流降雨,影響水文循環,造成乾旱或洪水。
妨礙交通:竹子生長快速,容易遮蔽道路和鐵路兩側,造成交通不便。

竹害防治

防治竹害問題,必須採取綜合措施:

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