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內容目錄
月幹 | 支 | 幹 | 支 |
---|---|---|---|
正月 | 寅 | 甲 | 寅 |
二月 | 卯 | 乙 | 卯 |
三月 | 辰 | 丙 | 辰 |
四月 | 巳 | 丁 | 巳 |
五月 | 午 | 戊 | 午 |
六月 | 未 | 己 | 未 |
七月 | 申 | 庚 | 申 |
八月 | 酉 | 辛 | 酉 |
九月 | 戌 | 壬 | 戌 |
十月 | 亥 | 癸 | 亥 |
十一月 | 子 | 甲 | 子 |
十二月 | 醜 | 乙 | 醜 |
月干支的推算方法
利用年幹乘以二再加上月份數,即可推算出月幹。例如:丙子年的三月,丙為 3,3 × 2 + 3 = 9。三月的支為辰,因此月干支為壬辰。


注意:計算月份數時,需考慮節氣的影響。節氣前後,不同的日期會歸於不同的月份。
月干支的意義
月干支中的「幹」反映了日主的旺衰,影響著日主的個性特質和命運運勢。
月干支口訣
甲己之年丙作首,乙庚之歲戊為頭。丙辛之歲尋庚起,丁壬壬寅順行流。更有戊癸何方覓,甲寅之上好追求。
相關概念
- 八字
- 節氣
- 四柱推命
- 根苗花果理論
- 遁月從年、遁時從日
結論
月干支是四柱推命中重要的組成部分,透過計算和推算,我們可以瞭解日主的旺衰狀態,進而解析其命運運勢。
月幹:時序與命理中的關鍵符號
在中國傳統曆法中,月幹是構成時間體系的重要元素,也是命理學中預測命運的依據之一。本文將探討月乾的定義、組成、規則和在時序及命理上的應用。
定義與組成
月幹分為10個,即: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。在時序中,每個月配一個月幹,按順序循環使用,組成10個月令,也就是10個月。
運行規則
月幹順行,每月一個,至十二月而復始。其運行順序如下:
月份 | 月幹 |
---|---|
正月 | 甲 |
二月 | 乙 |
三月 | 丙 |
四月 | 丁 |
五月 | 戊 |
六月 | 己 |
七月 | 庚 |
八月 | 辛 |
九月 | 壬 |
十月 | 癸 |
十一月 | 甲 |
十二月 | 乙 |
時序應用
- 紀月:月幹用於紀月,例如正月為「甲寅月」。
- 節氣:各月幹配上固定的節氣,有助於理解農時。
- 旬首和旬空:每一旬(十日)都對應一個月幹,可用於推算吉日或避開凶日。
命理應用
在命理學中,月幹被用於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