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鼠溪穴位】驚!淋巴結腫大救星就在鼠溪穴位,點擊瞭解詳細穴位位置!

下半身水腫的救星:按壓腿部助促進血液循環

透過按壓大腿內側的穴道,可有效促進腿部血液循環,改善虛寒體質導致的經痛與腰痛,並緩和更年期障礙。

鼠溪穴位 Play

穴道 位置 功效
陰簾 鼠蹊部下方3指 緩解生理痛、腿部疼痛、提升生殖機能
五里 陰簾下方1指 改善下半身虛寒、放鬆緊縮肌肉
血海 大腿內側凹陷處向上3指 促進血液循環、緩解生理不順、腰痛、消除焦慮、改善更年期症狀

按壓大腿根部促進腿部血液循環

鼠溪穴位

此外,按壓大腿根部也能有效促進腿部血流量增加。這個穴道位於恥骨與髖骨連線中點,也就是鼠蹊部的兩側與大腿連結處正中央。

按壓此穴道時,可刺激骨盆附近的神經,活化腦部、自律神經,讓身體快速代謝老廢物,改善水腫與便秘。

按壓方法

  1. 以拇指指腹按壓鼠蹊部下方約4~5公分的部位,筋與骨之間。
  2. 以拇指指腹按壓鼠蹊部下方約5~6公分的部位。
  3. 以拇指指腹按壓大腿內側凹陷處,向上三根手指頭的位置。

按壓時無需拘泥於時間,想到就做,每天一次即可。

鼠溪穴位:緩解坐骨神經痛、腰痛的要穴

鼠溪穴位為人體穴位之一,位置於小腿後側,當外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。此穴位屬於足太陽膀胱經,具有活血化瘀、舒筋通絡、清熱解毒等功效,主治坐骨神經痛、腰痛、下肢痠麻等症狀。

鼠溪穴位的位置取穴

鼠溪穴位位於小腿外側,當外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。取穴時,可採用以下步驟:

  1. 正坐或仰卧,屈曲膝關節。
  2. 用拇指或食指順著小腿外側,由外踝尖向上推按,至外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。
  3. 按壓局部,有明顯酸脹感或壓痛感,即為鼠溪穴位。

鼠溪穴位的作用功效

鼠溪穴位具有以下作用功效:

作用功效 適應症
活血化瘀 坐骨神經痛、腰痛
舒筋通絡 下肢痠麻、小腿抽筋
清熱解毒 足踝外傷、小腿腫脹

鼠溪穴位的按壓方法

鼠溪穴位可透過按壓或艾灸等方式進行刺激。

按壓方法

  1. 用拇指或食指按壓鼠溪穴位,力道由輕逐漸加重,保持5-10秒後鬆開。
  2. 反覆按壓10-15次,每日可按壓多次。

艾灸方法

  1. 點燃艾條,懸於鼠溪穴位上方約1-2公分處。
  2. 艾灸至局部產生温熱感,但不可灼傷皮膚。
  3. 艾灸時間約10-15分鐘,每日可艾灸1-2次。

鼠溪穴位的注意事項

鼠溪穴位按壓或艾灸時,應注意以下事項:

  • 禁忌人羣:孕婦、有皮膚破損或潰瘍者。
  • 按壓力度:按壓時應由輕逐漸加重,避免過度用力。
  • 艾灸時間:艾灸時應注意觀察皮膚反應,避免灼傷。
  • 配合其他療法:鼠溪穴位的治療效果可配合針灸、推拿等其他療法,以增強療效。

總結

鼠溪穴位為緩解坐骨神經痛、腰痛等症狀的要穴,具有活血化瘀、舒筋通絡、清熱解毒等功效。透過按壓或艾灸等方式刺激鼠溪穴位,可幫助改善症狀,促進身體健康。

延伸閲讀…

鼠溪[鼠溪] – 抖音百科 – baike.com

鼠蹊[穴位]

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