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內容目錄
中國儒家倫理思想之綱常內涵
中國儒家文化之核,乃「三綱五常」之説,為歷代儒學尊崇之綱領,藉此教化以維護倫理道德與政治秩序。


三綱之義
「三綱」指君臣、父子、夫妻間之主從關係:君為臣綱,父為子綱,夫為妻綱。臣應忠君,子應孝父,妻宜順夫,而君、父、夫亦應身作表率,以導正綱紀。
五常之德
「五常」乃人倫之道之具體表徵:仁、義、禮、智、信。仁者寬厚仁愛;義者守正尚公;禮者謙恭有禮;智者明辨是非;信者誠實不欺。
八德之行
除三綱五常外,儒家尚有「八德」之説:孝、悌、忠、信、禮、義、廉、恥。孝乃敬老愛親;悌乃友愛兄弟;忠乃盡心竭力;信乃言行一致;禮乃尊重規矩;義乃公正無私;廉乃清廉潔白;恥乃知廉恥。
五倫之序
「五倫」指人倫關係之根本:父子有親、君臣有義、夫婦有別、長幼有序、朋友有信。父與子,君與臣,夫與妻,長與幼,友與友,皆有其應守之倫理本分。
表 格
三綱 | 五常 | 八德 | 五倫 |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君臣 | 仁 | 孝 | 父子 | |
父子 | 義 | 悌 | 君臣 | |
夫妻 | 禮 | 忠 | 夫婦 | |
智 | 信 | 長幼 | ||
禮 | 朋友 | |||
義 | ||||
廉 | ||||
恥 |
三綱五常五倫八德:儒家倫理道德的核心
三綱指君臣、父子、夫婦間的倫理關係,即:
關係 | 義務 |
---|---|
君臣 | 君為臣綱,忠君愛國 |
父子 | 父為子綱,孝順父母 |
夫婦 | 夫為妻綱,敬夫愛妻 |
五常指仁、義、禮、智、信五種基本的道德規範:
常德 | 解釋 |
---|---|
仁 | 愛人及物 |
義 | 符合道德的行為 |
禮 | 符合社會規範的行為 |
智 | 理解事物 |
信 | 誠實守信 |
五倫指人與父母、兄弟、夫婦、朋友之間的倫理關係:
關係 | 義務 |
---|---|
君臣 | 君臣相敬 |
父子 | 父慈子孝 |
兄弟 | 兄弟友愛 |
夫婦 | 夫妻相敬相愛 |
朋友 | 朋友講義氣 |
八德指忠、孝、仁、愛、信、義、和、平八種美德:
德性 | 解釋 |
---|---|
忠 | 對國家、君主或上司的忠誠 |
孝 | 對父母的孝順 |
仁 | 仁慈愛人 |
愛 | 博愛 |
信 | 誠實守信 |
義 | 道義上的行為 |
和 | 和諧相處 |
平 | 心平氣和 |
三綱五常五倫八德,構成儒家倫理道德的核心,強調社會秩序和人際關係的和諧。君臣、父子、夫婦之間有明確的倫理規則,五常是個人修身養性的準則,五倫是人與人之間的行為規範,八德是修身養性的理想境界。儒家認為,遵循這些原則,可以創造一個安定有序、仁愛和諧的社會。
延伸閲讀…
五倫八德_百度百科
什麼是五倫、五常、四維、八德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