蘇聯政治笑話:一個諷刺與抗議的出口
蘇聯時期,政治笑話成為了社會抗議和諷刺的出口。它們反映了人們對領導人、政治和生活的不滿。這些笑話最初源於沙俄時期,並在1950年代斯大林統治後期廣泛流傳。
1960-80年代,隨著地下出版物的興起,政治笑話成為異議人士的象徵。當局試圖限制它們的傳播,但收效甚微。這些笑話多為段子或問答形式,簡單易懂,適合於獨角喜劇表演。


一位公民向基輔電台提問:「共產主義是藝術還是科學?」主持人困惑地回答:「我不知,但肯定不是科學。」公民追問:「為何?」主持人嘆道:「若為科學,他們應 экспериментить(做試驗)於狗類。」
在一個劇院上演的劇目中,赫魯曉夫的出現引發熱烈掌聲。一天,赫魯曉夫cognito(喬裝)觀看此劇,卻忘記鼓掌。鄰座急促提醒:「你為何 не аплодировать(不鼓掌)?你不怕死嗎?」
勃列日涅夫在蘇共二十三次代表大會上發言時,突然問道:「我門之中有敵人乎?」一人答:「有之,位在第四列第十八座。」勃問:「其為何為敵?」答曰:「列寧曾言,敵人永不閉目,而吾發覺舉場之中,唯有其一人未寐。」
一次大會上,主持人朗聲宣告:「信奉社會主義者請坐於會場左側,信奉資本主義者請坐於會場右側。」大部分人選擇左側,一小部分選擇右側,唯一人佇立原地不動。主持人問其:「君以為社會主義好否,抑或資本主義好?」答曰:「我信奉社會主義,然我之生活方式猶如資本主義。」主持人驚慌失措:「請君速坐於主席台上。」
列寧臨終前,召見繼承人斯大林,囑託:「我心憂一事,斯大林同志。」斯大林專心聆聽。列寧續道:「我疑人民能否追隨爾。」斯大林斷然地説:「他們定會追隨我。」列寧道:「但願如此,但我 Sorge(擔心)的是,若他們不追隨爾,爾將如何自處?」斯大林自信地答道:「無懼也,彼等屆時必追隨爾!」
一個英國人聽聞這些笑話後,感慨道:「這些笑話一定是英國人編的,因為只有紳士才會與女士分享美味。」
政治笑話:笑看政壇百態
政治笑話,顧名思義,就是以政治為題材的笑話,用幽默的方式諷刺政治現實和時事。從古至今,政治笑話一直是人們表達對政治不滿或諷刺現狀的一種方式。
政治笑話的種類
政治笑話種類繁多,常見的有:
類型 | 特徵 |
---|---|
時事諷刺 | 以最新時事為題材,用幽默的方式點破政治問題 |
政策批評 | 針對政府政策或措施進行調侃,表達對政策的不滿 |
人物諷刺 | 以政治人物為對象,用誇張或戲謔的方式刻畫他們的個性或行為 |
黑色幽默 | 用黑色幽默的方式探討政治問題,用幽默掩蓋沉重的主題 |
政治笑話的影響
政治笑話雖然看似玩笑,但對政治和社會卻能產生一定影響:
影響 | 特徵 |
---|---|
宣洩不滿 | 讓民眾透過幽默的方式表達對政治的不滿和憤怒 |
監督政府 | 用幽默的方式督促政府改善施政,提醒政府不要過於自滿 |
促進思考 | 讓民眾思考政治問題的本質,培養批判性思維 |
著名的政治笑話
歷史上留下了許多著名的政治笑話,至今仍被廣為流傳:
笑話 | 出處 |
---|---|
“政治家就是承諾給你橋樑,即使河上沒有水。” | 馬克·吐温 |
“民主就像一輛火車,你永遠不知道它下一站會開到哪裡。” | 温斯頓·邱吉爾 |
“投票就像在動物園裡選動物,唯一不同的是,在動物園裡,你至少可以確定動物是無害的。” | 喬治·卡林 |
政治笑話的倫理考量
考量 | 特徵 |
---|---|
避免人身攻擊 | 不要針對特定政治人物進行人身攻擊或毀謗 |
尊重不同觀點 | 即使不同意他人的政治觀點,也要尊重他們的觀點 |
避免煽動仇恨 | 不要製造或散佈煽動仇恨或歧視的言論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