羅盤叫羅經、羅庚、羅經盤,可以說它是一個高度理化了指南針,是事風水人必不可少工具。 《論語·衛靈公》中曰:“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”故風水師擁有一個質量上乘、度量風水羅盤,並羅盤知識有一個精準了解,故羅盤既是風水師手中“法寶”,是風水師“衣缽飯碗”。它主要是於立坐定、分金、格龍消砂納水。
風水羅盤方形地盤圓形天盤兩大部分構成,我們予以簡述。
羅盤種類很多,大小不一,層數各不相同,有三元盤、三合盤、綜合盤、玄空飛星盤,產地有大陸、香港、台灣。目前市面上羅盤產品而言,台灣產綜合盤確實,大陸有產品。不過,台灣產羅盤雖然質量,但價格。作為一個專業風水師,選用一個質量羅盤是。現在有一種電子風水羅盤,其精確度,各類起盤,但於其太小,度量準確度理想,於度量坐山朝向或定向立坐出差錯,但於各類起盤是。
風水羅盤大體上是兩大部分組成,外面支撐起是地盤,叫方盤或外盤;內能轉動是天盤,叫圓盤。這是古人取“天圓地方”義,於羅盤。我們一下地盤構造作用。
風水羅盤地盤,托盤、尺、十字魚絲線水平尺組成。
現在風水羅盤,外面一個正方形方盤,是一個托盤,材質是絕緣電膠木,它起著承載天盤、水平尺十字魚絲線作用,而且它四條邊中任意一條是要求被測物平行尺。
地盤是一個標準正方形,它有四條,每一條是一條尺,使用時,這條尺被測物盡可能保持平行,確保測量出坐山朝向分金準確度。
地盤每一條邊中心點,鑽一個小孔,穿有一條線,對面,兩條線。這兩條線,保持垂直。度量時當比尺被測物達到平行,轉動天盤,讓天池中指南針海底線高度重合時,持盤人身前這條魚絲線對應坐山朝向、分金、週天度數,我們要取用方位資料。
大多數羅盤,地盤角上安裝有水平尺,水平尺中有一個氣泡。度量時,氣泡處於中心位置時,羅盤盤面地面是平行,以此來判斷持盤人羅盤是否端平,保證天池中指南針能夠毫無阻礙地運動自如。
羅盤中間一個能夠轉動大圓盤,叫做天盤,稱做內盤或圓盤。天盤盤面上印有許多同心圓圈,一個圈叫做一層。各層劃分為等份,有層格子多,有層格子,分成八格,格子一層有三百八十四格。每個格子上印有字符,標示著內容。天盤包含內容複雜,層數多少與排列羅盤大小、生產廠商風水派別而,有羅盤層數多,有層數,有五十二層,只有幾層,我們千萬不可拘泥死法而不知變通。
羅盤各種內容全部印刻天盤盤圈(層)上,是羅盤主要構成部分。是綜合盤,它集各派風水術需大成,將各派風水需要主要內容羅列盤上,使中國羅盤成了中國術數大百科全書。
亡水是指收後天某一卦方來水,然後先天同一卦名方流去,稱為“後天破先天”,主要於陽宅來去水吉凶。
羅盤中心圓圈名為天池,叫海底,它是羅盤“心臟”,因為指南針天池中。羅盤天池頂針、磁針、海底線、圓柱形外盒、玻璃蓋組成,天盤(內盤)中央。
天池內主要部件指南針,任憑羅盤轉向哪個方向,它針尖指向正南180°,針尾(牛角)指向正北0°,測量方位主要依靠這個指南針。圓盒底部中央有一個尖頭頂針,磁針底面中央有一凹孔,磁針置放在頂針上。
天池底面上(海底)繪有一條紅線,是一條虛擬子午線,稱為海底線,海底線尖頭地盤正針午山中線,即虛擬180°上,牛角(紅線兩側各有一個紅點)則地盤正針子山中線,即虛擬0°上。
使用時,羅盤比對尺被測物保持平行,然後轉動天盤,使指南針海底線高度重合,然後讀出十字魚絲線內容或數據。這些內容數據,我們需要坐山朝向、穿山龍、分金度數。
現代有些羅盤海底繪有十字線,使用時要注意,認南北那條線,千萬東西那條線當成了擬子午線。
羅盤第二層即是先天八卦。將天池看作中宮太極,外方位分為八宮。南開始,順時方向,乾卦、兌卦、離卦震卦;南方乾卦右側,逆時針方向,巽卦、坎卦、艮卦坤卦。
南方,後天八卦離宮先天居乾,故離宮丙午丁方位上畫有乾卦符號;
東南,後天八卦巽宮先天居兌,故巽宮辰巽巳方位上畫有兌卦符號;
東方,後天八卦震宮先天居離,震宮甲卯乙方位上畫有離卦符號;
東北,後天八卦艮宮先天居震,故艮宮艮寅方位上畫有震卦符號;
西南,後天八卦坤宮先天居巽,故坤宮未坤申方位上畫有巽卦符號;
西方,後天八卦兌宮先天居坎,兌宮庚酉辛方位上畫有坎卦符號;
西北,後天八卦乾宮先天居艮,故乾宮戌乾亥方位上畫有艮卦符號;
北方,後天八卦坎宮先天居坤,故坎宮壬子癸方位上畫有坤卦符號。
初學風水者,拿著一個羅盤,眼,一頭霧水。一看明明是乾宮,什麼內層畫成艮卦符號;明明是離宮,其內層畫成乾卦符號,叫人理解。這是因為乾居先天艮位,畫是先天八卦艮卦符號;離居先天乾位,畫是先天八卦乾卦符號,這是先天八卦後天八卦羅盤上。
天盤上先天八卦,主要是用以堪定水吉凶,所謂“消亡水”。陰陽二宅如犯消亡水,主丁財兩敗。
消水是指收先天某一卦方來水,然後後天同一卦名方流去,謂“先天破後天”,主要於判斷陰宅來去水吉凶。
若依先天八卦,消水來去卦方是:
乾水流艮,兌水流坎,離水流乾,震水流離,巽水流兌,坎水流坤,艮水流震,坤水流巽。
若依後天八卦,消水來去卦方是:
艮水流乾,坎水流兌,乾水流離,離水流震,兌水流巽,坤水流坎,震水流艮,巽水流坤。
(此水先天離方破後天離方,消水)
先天乾卦,丙午丁後天離宮。 先天兌卦辰巽巳後天巽宮。
若依後天卦方,亡水來去卦方是:
乾水流離,坎水流兌,艮水流乾,震水流艮,巽水流坤,離水流震,坤水流坎,兌水流巽。
八煞黃泉分為殺人黃泉救貧黃泉,一吉一兇,其吉凶收放來去之間,這本書後另闢專節講解,故此不述,以免複。
關於二十四劫曜煞,有歌訣如下:
壬乙二山劫申,申巽二山劫癸臨;
子癸二山劫巳,巳午居酉居辰;
卯艮二位居丁上,乾山卯上丙辛;
辛戌二山劫,丁酉二山怕逢寅;
寅辰未庚居午,甲山丙上是凶神;
坤亥二山同乙起,未山癸禍臨身。
劫曜煞理論不得而知,但到今,風水師,且有準確率,故羊公在此介紹。
劫曜煞是風水坐山而論外圍砂,二十四山每一山會有一劫曜。坐山劫曜方有砂聳、山體破碎、山峰歪斜、惡石嶙峋、山頂尖射。否則,主破敗人丁,血光災,傷災疾病。如果遇,宜定向立坐時予以避。雖然每一山有一劫曜方,但如果劫曜方山峰星體方正、圓潤、均勢,不以煞論之。
風水綜合羅盤當中有三層二十四山,是最內一層地盤二十四山,中間一層人盤中二十四山,最外一層天盤縫針二十四山。我們玄空風水所用是地盤二十四山。中針二十四山縫針二十四山三合派消砂納水之用,而玄空風水是不用此兩層二十四山。
關於地盤二十四山,它是風水學定向立坐,是任何風水流派要用,我們後章節中要專門來進行討論。
既然風水學有云:先天體,後天為用,而羅盤中闢一層標出先天八卦,沒有專門一層標出後天八卦,是因為地盤正針中,包含了後天八卦,即所謂“八山易卦例,一卦管三山。”
穿山七十二龍傳說唐代楊筠松先生所創。它是地盤二十四山(週天360°每一卦宮45°,每一山15°),每一山分成三份,每份得5°,二十四山共七十二份,故曰“七十二龍”,叫“地紀”。
穿山七十二龍是用以龍脈後過峽束咽處下羅盤,看入首龍是二十四山中何山及何穿山龍,換句話說,穿山七十二龍看入首龍是何分金!
穿山七十二龍排列規律是二十四山地支來排列,從坎宮子山開始排甲子,順時方向山乙丑,寅山丙寅,卯山為丁卯,辰山戊辰,巳山己巳,午山庚午,未山辛未,申山壬申,酉山癸酉,戌山甲戌,亥山乙亥,此為甲子旬一圈。接著輪到子山丙子,山丁丑,寅山戊寅,卯山己卯,辰山庚辰,巳山辛巳……直至五圈(甲子、丙子、戊子、庚子、壬子)轉完,到亥山癸亥結束,一個六十甲子。
於穿山七十二龍中,是二十四山任何一山分成三份,每份5°所以每一地支山下排有三個,而兩邊兩個排入了相鄰天干山或卦山。如子山屬五個穿山龍甲子、丙子、戊子、庚子、壬子,而子山下排戊子、庚子與壬子,甲子排在壬山下,壬子排癸山下。
應用穿山七十二龍時,是“楊公五氣”,順時針氣脈、正氣脈、敗氣脈、氣脈和退氣脈,其中正氣脈氣脈可用,氣脈、敗氣脈和退氣脈不用。如下:
甲子旬——氣脈,。包括:甲子、乙丑、丙寅、丁卯、戊辰、己巳、庚午、辛未、壬申、癸酉、甲戌、乙亥。
丙子旬——正氣脈,相。包括:丙子、丁丑、戊寅、己卯、庚辰、辛巳、壬午、癸未、甲申、乙酉、丙戌、丁亥。
戊子旬——敗氣脈,曜煞,錯空亡。包括:戊子、己丑、庚寅、辛卯、壬辰、癸巳、甲午、乙未、丙申、丁酉、戊戌、己亥。
延伸閱讀…
庚子旬——氣脈,相。包括:庚子、辛丑、壬寅、癸卯、甲辰、乙巳、丙午、丁未、戊申、己酉、庚戌、辛亥。
一、先天八卦,是八卦形式說明宇宙先天,即宇宙起源是含有陰陽因子太極化生爲兩儀,即天地,或陰陽二氣。陰陽二氣化生爲四象(太陽,少陽,太陰,陰,東西南北,春夏秋冬),四象陰陽化生爲八卦,八卦陰陽化生爲世界萬物。
《繫辭傳》說:「古者,伏羲氏王天下,仰則觀象於天,俯則觀象於地,觀鳥獸文地宜,取於身,取於物,於是始作八卦,通神明之德,類萬物情」。說明了先天八卦是古人生活和生產實踐中,上觀天象下察地形而宇宙形象而創作,如先天八卦乾(天)、坤(地)、艮(山)、兌(澤)、震(雷)、巽(風)、坎(水)、離(火),形像地表示了宇宙現象。
二、先天八卦爲伏羲氏作,於後天八卦周文王作,所以稱爲先天。
三、先天八卦爲體,後天八卦爲。
所謂「體」,是,是基礎,是宇宙本源,是宇宙現象。 《說卦傳》說:「天地定位,山澤通氣,雷風,水火不相射,八卦。」意思是:太極化生上天下地互相配合定位,山(嶺)和澤(水中重聚)互通氣息,雷雨風雲出入而過逼,水火相射而是資助,八卦天地山澤雷風水火是交錯,即是各卦內自我陰陽和各卦發生陰陽關係鬥爭,統一鬥爭反覆是永恆關係化生過程。
邵子曰:「乾南坤北離東坎西兌居東南震居東北巽居西南艮居西北,所謂先天之學」。是先天八卦各卦方位體。
邵子曰:「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,乾兌離震爲陽,巽坎艮坤爲,乾兌爲陽,離震爲陽,巽坎爲,艮坤爲。」是先天八卦順序及各卦屬性體。
孔安國《周易注》「河圖者,伏羲王天下龍馬出河,其文,畫八卦。洛書者,禹治水時,神龜負文而列於背,其數九,禹遂因而第之,以成九類。」這種說法雖然不可考,但說明先天八卦是源於河圖而後天八卦是源於洛書。
《繫辭傳》曰:「河出圖,洛出書,聖人。曰天一,地二,天三,地四,天五,地六,天七,地八,天九,地十,天數五,地數五,五位相得而各有合,天數二十有五,地數三十,天地數五十有五,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,此河圖數。洛書合取龜甲,故其數戴九履一,左三右七,二四爲肩,六八爲。」
河圖:一六爲水居北,二七爲火居南,三八爲木居東,四九爲金居西,五十爲土居中央。
天數二十有五,即1+3+5+7+9=25
地數三十,即2+4+6+8+10=30
天地數五十有五,即25+30=55
清李光地《周易折中》曰:(河)圖左方,陽內陰外,即先天震離兌乾,陽長而陰消。其右方陰內陽外,即先天巽坎艮坤,陰長而陽消。合所以像二氣交運。
《周易折中》曰:洛書九數,中五配八卦,故九爲乾一爲坤,因自九而逆數,震八,坎七,艮六,乾生三陽。一而順數,巽二,離三,兌四,坤生三陰,八數八卦相配而先天位合矣。先天卦乾坤坎離屬陽,巽兌艮震屬陰。
先天爲體,後天爲。後天水流破。
流破先天傷人丁,流破後天損人丁。
經有云:天地定位,山澤通氣,雷風,水火不相射。
天地定位:即乾卦南,坤卦北。乾爲天坤爲地,天上地下這樣確定下來了。乾卦丙午丁,坤卦壬子癸,一上一下爲定位。乾卦三陽配坤卦三爻,爲陽相配,天地相交。
山澤通氣:兌爲澤,東南,艮爲山,西北。艮山兌澤,山上水往下流成澤,澤中水上升到天上爲雲,交流而,艮卦戌乾亥與兌卦辰巽巳,是配合,這個叫山澤通氣。
雷風,與水火不相射是同樣道理。
先天乾卦,丙午丁後天離宮。 先天兌卦辰巽巳後天巽宮。
延伸閱讀…
先天離卦,甲卯乙後天震宮。 先天巽卦未坤申後天坤宮。
先天震卦,艮寅後天艮宮。 先天坎卦庚酉辛後天兌宮。
先天艮卦,戌乾亥後天乾宮。 先天坤卦壬子癸後天坎宮。
八卦有先天八卦和後天八卦別,前者傳是中華人祖伏羲氏所創,故稱“伏羲八卦”;後者傳是西周奠基人周文王演出,故稱“文王八卦”。先天後天所用名字是,卦符沒有,只是這其中八個字擺放位置有。
這八個字,風水羅盤上八卦層中八個字:乾、兌、離、震、巽、坎、艮、坤。
這個字,大家喜歡,古往今來此字入名多,如家喻戶曉清朝第六位皇帝愛新覺羅·弘曆,他年號叫“乾隆”,因為這年號,大家習慣叫他“乾隆皇帝”。
“乾隆”讓人感是“乾陵”,它是中國歷史上惟一女皇武則天她丈夫、唐高宗李治合葬墓。什麼陵名起為“乾”?說法很多,但“乾”方位屬性有關係,羅盤“地盤二十四龍”中,此字位於西北方,而此陵宮位置處於安城西北方,故為“乾”。是,“乾”這是個代表“天”,帝王陵上太合適了。
“乾”這個字呢,還有性別色彩,它是男性,屬陽。古人認為君子一樣,有四德:元、亨、利、貞,即所謂“乾德”。於一國而言,它是“元首”;於家庭來說,它是“父親”。這麼字會受到中國古人崇尚,先天八卦中,它排 上面,稱為“乾一”。
這個字包含內容現實意義。現在,“兌”動詞,“換”意思,金融界人士此字應該是熟悉了,因為兌換業務是他們日常性工作,如兌換美元,兌換人民幣什麼。古漢字中,它屬性動詞主,但意思上。 《說文》稱“兌,說”;《·序卦》中稱“兌者,說”,兩者小異,即“兌”是說話意思。
從甲骨文,這個字是一個人張著嘴巴手舞足蹈樣子,喜悅之情溢於言表。 “兌”通“悅”,而天下樂才是“悅”,如何做到“天下樂”,那要讓人民說話,這是基本人權,是原始民主基本要求。
所以,那邊麼多漢字中,古人選擇此字卦名,並且排在第二位,於天(“兌二”),說明古人雖然視“乾”這個天子為,是父親,但不能堵天下子民老百姓嘴巴,應該廣開言路,允許他們上訪、發牢騷,表達政見,可見古人集體訴求是十分重視,崇尚言論,而且暗示是人民自己爭取來。
這個字,現代人會陌生,夫妻過下去辦法——離。離婚潮已成目前衝擊傳統家庭洪水猛獸,據《說文解字》,這個“離”古時一種猛獸,一種山里猛獸。這獸,它像有角龍(螭),古人很怕此物,視山神。
羅盤啟這個字,這“神”傳說有關係。八卦意思中,這是字並不怕人,算個字,“離”通“麗”,麗日艷陽天是,所以,“離”代表當空烈日,賦予它“火”化身。
而後天八卦中,“離”受推崇,此字推到位置——太陽高照正南方,取代先天八卦中上面“乾”位置,這個位置給“離”符合規律,同時我看喻示了古人對美好生活、未來憧憬,“乾”這個天。
《說文解字》上,“震”意思是“疾雷”,古人天不怕地不怕,怕天打雷,認為那是天神發怒了,要懲罰人類。這個字不要說古人害怕了,其實現代人敬畏三分。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,中國人震呆了;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島大地震,全地球人震呆了。可見“震”字了,足夠所有人震住,古人因此“震”字小心翼翼,生怕它生氣。
古人面對災害相信“人定勝天”,會變通,施以招,神靈進行賄賂,即老百姓所說“破財消災”,尊這些害人精神,奉上好吃好喝,給男性神選送美女,如河伯娶婦這種意思。
所以,後天八卦中,古人“震”字來代表可怕“雷”,並擺當時受尊崇位置——正東方。東方,是太陽升起地方,是萬物生長地方,是天帝所在位置,“帝出乎震”這原因。
現在考古中發現秦漢及以前早期大中型墓葬,朝向是千篇一律——東,側面反映了古人民俗學上“震”理解。
這個字念xùn,弄清此字本源,我家裡《說文解字》、《漢字起源》、《漢語大字典》、《古文字譜》、《語字典》、《殷墟甲骨文實用字典》十來本專業書一股腦兒翻出來,但十分令我失望,這些厚厚的大書,未能說“巽”本質,可見此字神。
這個字古老,出土銘文多青銅器——毛公鼎、青銅編鐘——曾侯乙編鐘上,發現了此字。古人眼裡“巽”,其神神上面兩個“巳”。一說“巳”是蛇形,而清代學者朱駿聲《通訓》,“未生在腹巳”,“巳”即胎兒。所以許慎《說文》釋“巽”為“具”,即成形了。
但八卦中,古人此“巽”字代表“風”,則因此字有“消散”意思,是一種“風神”。後天八卦中,“巽”排東南宮位,什麼要排這方位,這中國東面南面環海,多東南風有關,每年夏秋季節災害性颱風,是東南沿海登陸。
巽風,古代文學作品中有反映,如吳承恩《西遊記》第十六回中,孫悟空看見有人放火,“他轉捻訣念咒,望巽地上吸一口氣吹去,一陣風起,那火轉刮得烘烘亂著。”
一、先天八卦,是八卦形式說明宇宙先天,即宇宙起源是含有陰陽因數太極化生兩儀,即天地,或陰陽二氣。陰陽二氣化生為四象(太陽,少陽,太陰,陰,東西南北,春夏秋冬),四象陰陽化生為八卦,八卦陰陽化生為世界萬物。
《系辭傳》說:“古者,伏羲氏王天下,仰則觀象於天,俯則觀象於地,觀鳥獸文地宜,取於身,取於物,於是始作八卦,通神明之德,類萬物情”。說明了先天八卦是古人生活和生產實踐中,上觀天象下察地形而宇宙形象而創作,如先天八卦乾(天)、坤(地)、艮(山)、兌(澤)、震(雷)、巽(風)、坎(水)、離(火),形像地表示了宇宙現象。
二、先天八卦為伏羲氏作,於後天八卦周文王作,所以稱為先天。
三、先天八卦體,後天八卦。
所謂“體”,是是基礎是宇宙本源,是宇宙現象。 《說卦傳》說:“天地定位,山澤通氣,雷風,水火不相射,八卦。”意思是:太極化生上天下地互相配合定位,山(嶺)和澤(水中重聚)互通氣息,雷雨風雲出入而過逼,水火相射而是資助,八卦天地山澤雷風水火是交錯,即是各卦內自我陰陽和各卦發生陰陽關係鬥爭———統一——鬥爭反覆是永恆關係化生過程。
邵子曰:“乾南坤北離東坎西兌居東南震居東北巽居西南艮居西北,所謂先天之學”。是先天八卦各卦方位體。
邵子曰:“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,乾兌離震為陽,巽坎艮坤為陰,乾競太陽,離震為少陽,巽坎陰,艮坤為太陰。”是先天八卦順序及各卦屬性體。
孔安國《周易注》“河圖者,伏羲王天下龍馬出河,其文,畫八卦。洛書者,禹治水時,神龜負文而列於背,其數九,禹遂因而第之,以成九類。”這種說法雖然不可考,但說明先天八卦是源於河圖而後天八卦是源於洛書。
《系辭傳》曰:“河出圖,洛出書,聖人。曰天一,地二,天三,地四,天五,地六,天七,地八,天九,地十,天數五,地數五,五位相得而各有合,天數二十有五,地數三十,天地數五十有五,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,此河圖數。洛書合取龜甲,故其數戴九履一,左三右七,二四肩,六八。”
河圖:一六水居北,二七為火居南,三八木居東,四九金居西,五十為土居中央。
天數二十有五,即1+3+5+7+9=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