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內容目錄
古時計量時光的巧思與樂趣
時光流逝之測量,於古時並非如今日般精準便捷,然先民於此方面仍發揮無盡智慧和創意,留給後人許多趣聞逸事和奇特時量單位。本文將帶您走入時光長河,探尋那些鮮為人知的計時秘訣。
時序長度因香之長短、香料濕度、環境温濕、風勢而異。一炷香約莫一小時,即半個時辰。

在古代,除了一炷香,尚有「日晷」和「漏壼」等計時器。「日晷」以時辰和刻度標示圓盤,由日照影子判定時間。「漏壼」為一盛水容器,插有刻度竹箭,水滴流入後水位上漲,藉由箭桿刻度觀測時辰。
古老且迷人的時間單位
| 單位名 | 含義 | 約當時間 |
|---|---|---|
| 原子 | 最小測量時間 | 1/6秒 |
| 格里時 | 印度水鍾時間 | 24分鐘 |
| 光年 | 距離單位 | N/A |
| 一英里路 | 行走一英里所需時間 | 20分鐘 |
| 嫩丁 | 每九天舉辦一次羅馬市場 | 9天 |
| 夜畫 | 一日一夜之名 | 24小時 |
| 時角 | 中世紀時間單位 | 15分鐘 |
這些古老單位雖不再普遍使用,卻見證了人類對時間流逝的探索與認識。它們不僅是歷史的印記,更是我們瞭解古人生活智慧的鑰匙。
炷香的由來和用途
| 朝代 | 由來 | 用途 |
|---|---|---|
| 商朝 | 祭祀 | 祭祀天地、祖先 |
| 西周 | 禮儀 | 宗廟、朝儀中使用 |
| 漢朝 | 道教 | 宗教儀式、祈福消災 |
| 唐朝 | 佛教 | 祈求平安、福報 |
| 宋朝 | 民俗 | 日常祭祀、祈求財運、添丁 |
炷香的種類和材質
| 種類 | 材質 | 特色 |
|---|---|---|
| 線香 | 檀香木粉、艾草粉 | 細長、燃燒時間較長 |
| 盤香 | 線香盤繞 | 美觀、燃燒時會形成特殊圖案 |
| 柱香 | 棗木、沉香木 | 筆直、香氣濃鬱 |
| 蠟燭 | 石蠟、動物脂肪 | 明亮、可長時間燃燒 |
| 油燈 | 豆油、桐油 | 傳統照明,香氣微弱 |
| 香環 | 香粉黏結 | 環狀、燃燒時間較短 |
炷香的禮儀和習俗
炷香時,需要 соблю小心謹慎,把握以下禮儀規範:
- 淨手:炷香前應淨手以示虔誠和恭敬。
- 上香:依序點燃三炷香,代表「天地人」或「供養、祝願、迴向」。
- 持香:持香時應端正莊重,香頭朝上,高舉於眉間。
- 插香:將香插入香爐中,深度適中。
- 禮拜:上香後,可行禮拜,祈求福佑。
此外,不同場合和目的對炷香的數量、方位和時間等也有不同的講究。例如:
- 祭祀祖先:上三炷香,插於香爐中間。
- 祈求財運:上五炷香,插於香爐後方。
- 保平安:上七炷香,插於香爐中央。
- 祈求添丁:上九炷香,插於香爐前方。
- 消災避禍:上十二炷香,插於香爐兩側。
- 初一十五:上三炷香或九炷香。
- 農曆七月十五:上十五炷香或二十一炷香。
結語
「炷香」作為一種古老且重要的文化習俗,至今仍傳承在中國社會中。它不僅表達了民俗虔誠信仰,更是凝聚家庭、祈求美好生活願景的載體。在舉香焚燒的嫋嫋煙霧中,寄託着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祈福消災、平安幸福的美好祈願。
延伸閲讀…
辭典檢視[炷香: ㄓㄨˋ ㄒㄧㄤ]
“一炷香時間”是多久?這些罕見的時間單位你看懂了嗎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