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泊冰川 |
沼澤 |
河川徑流量 |
天然河川徑流量 |
地下水資源量 |
約15億立方米 |
約35億立方米 |
2547.5億立方米 (約73%) |
3489.7億立方米 |
546.9億立方米 |
石油加工、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 |
金屬製品業 |
傢俱製造業 |
化學纖維製造業 |
紡織業 |
22.5% |
12.5% |
10.5% |
16.2% |
9.2% |
汽車製造業 |
計算機、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 |
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 |
股份制企業 |
集體企業 |
12.7% |
12.8% |
8.1% |
10.4% |
11.2% |
酒、飲料和精製茶製造業 |
黑色金屬礦採選業 |
汽車 |
電子計算機整機 |
化學藥品原藥 |
7.7% |
15.6% |
19.1% |
22.9% |
62.8% |
石灰岩 |
核 |
對流活動 |
夜雨 |
季風氣候 |
温度、濕度 |
風向 |
水汽 |
地形 |
太陽 |
盆地內 |
降雨量 |
陰雲 |
強冷天氣 |
半封閉 |
乾燥 |
剝蝕 |
倒流 |
東北邊緣 |
高原 |
四川省 |
四川 |
四川 |
四川盆地 |
四川盆地 |
亞熱帶 |
雨熱同期 |
冬寒夏暑 |
冬無嚴寒 |
夏季降雨 |
濕潤多雨 |
少雨 |
乾旱 |
多湖 |
密林 |
海拔 |
降水量 |
河流 |
塵土飛揚 |
崇山峻嶺 |
貧礦 |
藴藏量 |
儲量 |
分佈 |
複雜 |
狹窄 |
清澈 |
靜止 |
稀少 |
鬱鬱葱葱 |
盆地邊緣 |
盆地中心 |
山脈環繞 |
暴雨洪澇 |
濕地公園 |
無夏 |
日照 |
風化 |
持續 |
夏季 |
地質構造 |
短暫 |
季風 |
大陸性 |
河谷 |
山地 |
平原 |
丘陵 |
林木 |
鄉村 |
不足 |
失眠 |
關節 |
人口 |
當地 |
地理 |
生物 |
經濟 |
政治 |
文化 |
大巴山 |
米倉山 |
巫山 |
青城山 |
武陵山 |
大涼山 |
大婁山 |
大雪山 |
邛崍山 |
峨眉山 |
樂山 |
雅安 |
瀘州 |
宜賓 |
涼山 |
綿陽 |
內江 |
資陽 |
德陽 |
廣安 |
成都平原 |
紫色丘陵區 |
川東平行嶺谷區 |
川西高原地 |
川西南山地 |
西川氣田 |
川西平原 |
亞熱帶 |
蜀道 |
神秘 |
中華第一佛 |
武陵仙境 |
三星堆文明 |
卧龍勝境 |
故宮博物院 |
九寨溝 |
四姑娘山 |
海螺溝 |
虎牙溝 |
諾日朗瀑布 |
四川盆地特色:地理風貌與人文風情

四川盆地,號稱「天府之國」,以其獨特的地理風貌和豐富的人文風情聞名於世。
地理風貌
特色 |
描述 |
盆地地勢 |
四川盆地位於青藏高原東緣,北臨秦嶺,南傍雲貴高原,東西兩側分別為大巴山和巫山山脈所環繞,形成一個封閉的盆地地貌。 |
河流縱橫 |
盆地內河流眾多,長江、岷江、沱江、嘉陵江等重要河流穿流其中,形成發達的水系網絡。 |
氣候温和 |
四川盆地緯度較低,位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,冬暖夏熱,降水充沛,有利於農業的發展。 |
土壤肥沃 |
盆地內土壤以紫色土為主,肥沃疏鬆,保水保肥能力強,素有「紫色金盆」之稱。 |
人文風情
特色 |
描述 |
飲食文化 |
四川以麻辣鮮香的川菜聞名,其代表菜餚有川味水煮魚、四川麻婆豆腐、夫妻肺片等。 |
民俗文化 |
四川民俗文化豐富多彩,有儺戲、變臉、三峽人家等傳統習俗。 |
建築風格 |
四川建築風格獨特,以巴山蜀水為底藴,融合了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各代建築藝術的精華,形成獨特的「巴蜀建築」。 |
歷史底藴 |
四川歷史悠久,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,曾出現過三星堆文明、金沙文明等古代文明。 |
四川盆地特色鮮明,集地理風貌之壯美與人文風情之厚重於一體,使其成為中國最具吸引力的旅遊目的地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