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內容目錄
公寓大廈公共空間的規範與違規處罰
違規行為:在樓梯間擺放鞋櫃或物品
法規依據:


法規 | 條文 |
---|---|
公寓大廈管理條例 | 第16條第2項 |
公寓大廈管理條例 | 第49條第1項第4款 |
説明:
- 公寓大廈的樓梯間、走廊等公共空間屬於「小公」,由全體住户共有。
- 住户不得在小公放置鞋櫃、鞋子等物品,以免阻礙逃生避難或通行。
違規處罰:
- 經管理委員會制止仍未改善,可向主管機關舉報。
- 主管機關得處以新台幣 4 萬元以上 20 萬元以下罰鍰,並限期改善,屆期不改善者可連續處罰。
相關實務見解:
- 鞋櫃為日常生活必需品,若緊貼牆壁擺放不阻礙通行,一般不構成違規。
- 但若樓梯間空間狹小或緊急情況下,任何物品放置於樓梯間都會造成阻礙,因此仍建議避免在樓梯間擺放物品。
管理委員會之責任:
- 制止違規住户,給予改善期限。
- 逾期未改善,可向主管機關舉報處理。
主管機關之權限:
- 裁處違規住户罰鍰,並限期改善。
- 可對不制止違規行為的管理委員會處以罰鍰。
大樓走廊放鞋櫃:權益爭議下的社區協調
現代大樓為提升整體空間利用率,常於走廊處規劃鞋櫃設置,作為住户擺放鞋子的儲物空間。然而,公共領域設置私人物,不僅影響樓層整潔,更涉及到居住安全、鄰裏權益等相關議題。
走廊擺放鞋櫃的影響
影響類型 | 説明 |
---|---|
樓層整潔 | 大量鞋櫃堆疊容易造成視覺凌亂,影響走廊環境衞生。 |
居住安全 | 鞋櫃擺放過多可能阻礙逃生通道,增加火災等意外事件發生的風險。 |
鄰裏權益 | 鞋櫃佔用公領域空間,影響其他住户通行或擺放物品的權利。 |
其他影響 | 鞋櫃容易藏匿灰塵或孳生細菌,影響樓層的空氣品質與環境健康。 |
住户管理規約
針對大樓走廊放鞋櫃的問題,應以住户管理規約進行明確規範,並依據規約內容予以執法。規約中應載明:
- 設置條件:明定僅開放於樓層住户申請設置鞋櫃,且限定於符合公設安全及美觀的款式與尺寸。
- 放置數量:規定每户允許放置的鞋櫃數量,確保通道暢通、空間整潔。
- 管理責任:明確管理委員會及住户的管理責任,定期稽查及督促住户維持走廊秩序。
- 罰則規定:對違反規定的住户採取適當的罰則,以保障公領域權益。
社區協調與共識
管理規約僅為強制規範,若要真正改善大樓走廊放鞋櫃的問題,仍需取得住户認同與參與。社區應透過以下措施促進協調與共識:
- 住户大會討論:在住户大會中公開討論走廊擺放鞋櫃的影響及管理方法,徵詢住户意見。
- 提案表決:針對規約修改或管理措施進行提案表決,由住户集體決定最佳方案。
- 社區自治:成立社區自治組織,賦予住户自主管理的權力,共同維護社區公共空間的秩序與衞生。
- 鄰裏溝通:鼓勵鄰裏之間進行溝通,培養互信與尊重,共同遵守樓層管理規範。
結論
大樓走廊放鞋櫃的問題涉及公共秩序、居住安全與鄰裏關係。應透過完善的管理規約、社區協調與共識機制,合理規範鞋櫃放置行為,維護公共領域秩序、保障住户權益,打造和諧宜居的社區環境。
延伸閲讀…
自家門外的走道或樓梯間,究竟可不可以放鞋櫃?律師
大樓走廊不能擺放鞋櫃公共安全一起維護 – NEWS58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