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內容目錄
大椎穴:人體小太陽,通七經,養陽氣
序言
對於現代人來説,為了追求美觀,許多女性常穿著露出脖頸的衣服,殊不知這隱藏著疾病的風險。而扼殺這顆隱形種子的方法,就是保護好大椎穴。


大椎穴的關鍵作用
大椎穴位於頸根後方的凹陷處,是人體陽氣匯聚的要塞。它貫穿督脈和六對陽經,是後天氣血運行和陽氣滋養的樞紐。
當大椎穴受阻時,陽氣無法升騰,導致體內濁氣淤積,邪氣入侵。對於女性來説,陽氣不足會導致畏寒、手腳冰冷、氣血不暢,甚至增加肥胖的風險。
大椎堵塞的後果
大椎穴堵塞會引發多種疾病。督脈屬陽,大椎是陽脈的開關。大椎不通,陽氣無法上達頭部,導致肩頸問題、睡眠障礙、記憶力減退。同時,它還會影響左右肩的氣血流通,增加腦血栓、腦梗、肩周炎和手麻等疾病的風險。
富貴包與大椎穴的關係
富貴包通常出現在大椎穴附近,是氣血瘀滯的表現。大椎穴不通,會阻礙氣血上達頭部,導致肩頸氣血不通,進而形成富貴包。長期的富貴包會壓迫胸廓,影響呼吸系統,導致胸悶、氣短等症狀。
艾灸大椎穴的益處
艾灸大椎穴可以温煦陽氣,祛除寒邪。對於畏寒、肩頸僵硬和風濕病患者,艾灸大椎穴能有效緩解症狀。此外,艾灸大椎穴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,改善記憶力,增強免疫力。
刺激大椎穴的方法
除了艾灸之外,刺激大椎穴還有其他方法。洗澡時以温水沖洗大椎穴,或用熱毛巾熱敷,也能祛除寒邪。此外,用電吹風在肩頸部位吹拂,或按摩加艾灸,也可以疏通經絡,緩解肩頸不適。
結論
大堆穴:祛風散寒、疏通經絡
大堆穴 | 特點 | 所在位置 |
---|---|---|
足陽明胃經 | 經外奇穴 | 小腿外側,外踝尖上8寸 |
定位
- 將大拇指放在外踝尖上,沿著小腿外側向上量取8寸。
- 或在小腿外側,膝蓋骨頭下方8寸處。
- 找尋一處肌肉豐厚且壓痛明顯的部位。
功效
- 祛風散寒,温經止痛。
- 疏通經絡,暢通氣血。
- 活血化瘀,消除腫痛。
應用範圍
- 風寒濕邪引起的肢體疼痛、麻木。
- 經絡不通造成的氣滯血瘀、疼痛僵硬。
- 跌打損傷引起的腫痛淤血。
操作方法
- 艾灸:取艾條點燃,在穴位上施灸5-10分鐘。
- 按摩:用拇指或中指按揉穴位,力道以酸脹感為宜,每次按揉1-2分鐘。
- 拔罐:在穴位上拔罐5-10分鐘,可以加強散寒除濕的效果。
注意事項
- 孕婦、有嚴重心臟病或皮膚破損者,應避免使用。
- 艾灸時要注意火候,以免燙傷皮膚。
- 按摩或拔罐時力度不宜過大,以免損傷肌肉。
常見組合
- 與血海穴配合,加強活血化瘀,治療跌打損傷。
- 與肩井穴配合,疏通經絡,緩解肩頸痠痛。
- 與足三里穴配合,祛風散寒,增強體質。